-
公开(公告)号:CN10972826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504954.0
申请日:2018-12-10
申请人: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硅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材料。该方法包括:S1,将片状氧化石墨烯分散在第一溶剂中形成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将纳米硅分散在第二溶剂中形成纳米硅分散液,第一溶剂为沸点高于180℃的有机溶剂,第二溶剂为沸点低于120℃的有机溶剂;S2,将两种分散液在搅拌速度≥500r/min、搅拌时间30~120min的机械搅拌下混合,得到混合物;S3,去除混合物中的第二溶剂及一部分或全部第一溶剂,得到预包覆产物;S4,将预包覆产物和高分子包覆剂分散在第三溶剂中,喷雾干燥得到固体产物;S5,将固体产物在惰性气氛下热处理,得到硅碳材料。包含该硅碳材料的负极材料能有效改善锂离子电池的首次放电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1682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69884.0
申请日:2018-09-13
申请人: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10/5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回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进行第一次热处理,以使其中的粘结剂碳化形成负极粉,得到预处理极片;分离预处理极片中的负极粉;对负极粉进行第二次热处理,以使负极粉中的SEI膜分解,得到活化负极粉;酸洗去除活化负极粉中的锂,得到酸洗产物;对酸洗产物进行还原处理,得到负极粉回收产物。利用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的粘结剂经碳化后形成了负极粉回收产物中的一部分,且该方法得到的负极粉回收产物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首次循环效率和放电容量,综合性能更佳,能够再次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7901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37515.5
申请日:2018-07-26
申请人: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10/5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其包括:S1:将锂离子电池回收金属后留下的石墨渣收集、破碎过筛,得到较细及较均匀的石墨渣;S2:将石墨渣:沥青:催化剂按质量比100:1~20:1~10混合,得到混合物;S3:在惰性气体气氛保护下,先将该石墨渣混合物在500‑1100℃条件下碳化处理2‑20h;然后在1500‑2250℃石墨化处理10‑35h,得到石墨材料。该方法可用很少的沥青、较低的石墨化温度和较短的石墨化时间,获得性能优异的石墨负极材料,且得到的石墨负极材料的性能可直接满足制作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98771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05508.7
申请日:2018-07-20
申请人: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锂硫电池。涉及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烧结连接的硫化锂和掺杂有硫元素的碳材料,缓解现有采用Li2S/金属氧化物或Li2S/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活性材料时,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将硫化锂掺杂有硫元素的碳材料相复合,能够显著提高硫化锂的导电性,同时掺杂有硫元素的碳材料,能够为多硫化物提供结合位点,提高多硫化物与正极活性材料的结合力,从而使得锂硫电池能够保持较高的比容量,循环稳定性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19297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37245.0
申请日:2018-10-23
申请人: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4/36 , H01M4/48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碳负极材料的碳包覆方法,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非碳负极材料的碳包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先利用气相包覆法在非碳负极材料表面包覆第一碳层,得到前驱体;(B)然后再利用液相包覆法在所述前驱体表面包覆第二碳层,完成非碳负极材料的碳包覆。利用该碳包覆方法能够缓解直接利用液相包覆法进行非碳负极材料的碳包覆时,碳包覆层均匀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52801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643567.5
申请日:2018-12-29
申请人: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钴和锂的回收方法。该回收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弱酸性材料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浸渍形成第一浸渍体系,其中弱酸性材料的pH值在4~6之间;步骤S2,对第一浸渍体系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固体分离物和含锂液体分离物;步骤S3,利用强酸性材料对第一固体分离物进行浸渍形成第二浸渍体系,其中强酸性材料的pH值小于等于1;以及步骤S4,对第二浸渍体系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二固体分离物和含钴液体分离物。通过控制浸渍体系的pH值,使得锂离子和钴离子分别被浸渍到不同的浸出液中,从而避免了两种金属的交叉,最终得到的钴产品和锂产品纯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68697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481258.2
申请日:2018-12-05
申请人: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4/583 , H01M10/0525
CPC分类号: H01M4/583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炭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硬炭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淀粉与水混合形成淀粉乳,在淀粉乳中加入浓硫酸,烘干,然后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炭化。本发明选用绿色环保可再生的淀粉为原料,通过添加浓硫酸作为脱水剂,促进淀粉的脱水固化过程,极大的缩短了硬炭负极材料的制备周期,提高了材料的制备效率。本发明提供的硬炭负极材料为球形结构,有利于其在循环过程中,锂离子从各个方向嵌入,缩短扩散路径,体积表面积比值小,在首次循环过程中,形成SEI膜所消耗电解液中的锂离子少,从而降低了不可逆比容量,有利于其循环稳定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952473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237243.1
申请日:2018-10-23
申请人: 桑德集团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10/54 , H01M4/587 , H01M10/0525 , C01B32/205
CPC分类号: H01M10/54 , C01B32/205 , H01M4/587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电池中石墨的回收方法及其用途,涉及电池回收领域,该废旧电池中石墨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酸洗提纯:提供废旧电池回收中产生的石墨渣作为回收原料,然后酸洗去除杂质得到初步纯化的石墨;S2)去除裂解碳;S3)包覆及碳化:用加热分解后为碳的碳源材料对二次纯化后的石墨进行包覆,然后进行包覆层的碳化,得到石墨材料。利用该回收方法,能够缓解利用现有石墨回收方法回收得到的石墨材料比表面积大、加工性能差以及作为负极材料时电池首次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16822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1069884.0
申请日:2018-09-13
申请人: 桑德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10/5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回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进行第一次热处理,以使其中的粘结剂碳化形成负极粉,得到预处理极片;分离预处理极片中的负极粉;对负极粉进行第二次热处理,以使负极粉中的SEI膜分解,得到活化负极粉;酸洗去除活化负极粉中的锂,得到酸洗产物;对酸洗产物进行还原处理,得到负极粉回收产物。利用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的粘结剂经碳化后形成了负极粉回收产物中的一部分,且该方法得到的负极粉回收产物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首次循环效率和放电容量,综合性能更佳,能够再次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2473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1237243.1
申请日:2018-10-23
申请人: 桑德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10/54 , H01M4/587 , H01M10/0525 , C01B32/20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电池中石墨的回收方法及其用途,涉及电池回收领域,该废旧电池中石墨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酸洗提纯:提供废旧电池回收中产生的石墨渣作为回收原料,然后酸洗去除杂质得到初步纯化的石墨;S2)去除裂解碳;S3)包覆及碳化:用加热分解后为碳的碳源材料对二次纯化后的石墨进行包覆,然后进行包覆层的碳化,得到石墨材料。利用该回收方法,能够缓解利用现有石墨回收方法回收得到的石墨材料比表面积大、加工性能差以及作为负极材料时电池首次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