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吸收氨法脱硫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98584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219246.9

    申请日:2012-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吸收氨法脱硫工艺及装置,在同一吸收塔内实现脱硫、氧化及结晶,在不同的吸收段层采用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吸收剂,使结晶、吸收、除尘及氧化各在相应的分段内进行;含硫烟气从吸收塔中部入口进入,向上依次逆流通过喷淋层、填料层、除雾冲洗层,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经过除尘、除雾后离开吸收塔排放;流程复杂,不易堵塞,保证设备长周期运行;不仅可以有效的脱除二氧化硫,同时还可以有效脱除脱硫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铵粉尘颗粒物。

    一种外置强效氧化氨法脱硫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66746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606822.X

    申请日:2013-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4 Y02A50/23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置强效氧化氨法脱硫工艺及装置,尤其涉及烟气氨法脱硫技术,属于电力、冶金、环保和化工技术领域。脱硫塔从下向上依次为:结晶段、颗粒物洗涤吸收段、脱硫洗氨段、除雾段等四段。来自锅炉除尘器的烟气从脱硫塔下段的结晶段进入,然后向上依次逆流通过颗粒物洗涤吸收段、脱硫洗氨段、除雾段,脱除烟气中的烟尘、二氧化硫和部分氮氧化物,并经过颗粒物洗涤、氨洗涤、去除雾滴后离开脱硫塔排放。结晶、除尘、脱硫、洗涤、除雾在同一脱硫塔内进行,而亚硫酸铵的氧化在外置氧化箱内进行,由于采用了很低的硫酸铵浓度和良好的空气分布管网,氧化效率很高,是常规氧化的2~3倍,成功解决了氨法脱硫氧化困难的问题。

    一种分段吸收氨法脱硫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98584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19246.9

    申请日:2012-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段吸收氨法脱硫工艺及装置,在同一吸收塔内实现脱硫、氧化及结晶,在不同的吸收段层采用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吸收剂,使结晶、吸收、除尘及氧化各在相应的分段内进行;含硫烟气从吸收塔中部入口进入,向上依次逆流通过喷淋层、填料层、除雾冲洗层,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经过除尘、除雾后离开吸收塔排放;流程复杂,不易堵塞,保证设备长周期运行;不仅可以有效的脱除二氧化硫,同时还可以有效脱除脱硫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铵粉尘颗粒物。

    一种双吸收剂双循环脱硫塔

    公开(公告)号:CN11216954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245554.X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吸收剂双循环脱硫塔,其中部设置液体收集器将脱硫塔内二氧化硫吸收区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下方区域自下而上设置气液分布器和第一级喷淋层,上方区域设置第二级喷淋层;第一级喷淋层与吸收塔浆池连接,第二级喷淋层与塔外浆液箱相连,塔外浆液箱与碱液输送管相连;液体收集器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液体收集盘、液体收集盘排放管道、液体收集盘冲洗管道和液体收集盘除雾器;液体收集盘排放管道上部与液体收集盘相连、下部分为两条支路分别与吸收塔浆池和塔外浆液箱相连;液体收集盘冲洗管道上布置喷嘴口朝上的喷嘴。本发明不仅可以提高二氧化硫和粉尘的脱除效率,实现烟气超超低排放,而且施工难度小、检修方便、运行过程中不易结垢。

    烟气中二氧化硫深度脱除协同气态重金属硒高效脱除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4404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460796.4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中二氧化硫深度脱除协同气态重金属硒高效脱除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S1、使用臭氧发生装置生成氧化性高的臭氧,并将臭氧与氧化空气混合后一起通入脱硫塔底部的浆液氧化区域;S2、脱硫塔底部浆液运行在较高的pH值范围;S3、将脱硫塔底部浆液通过循环泵抽入喷淋层,再通过喷嘴喷淋形成喷淋浆液;S4、烟气从脱硫塔底部的浆液氧化区域和喷淋层中间进入脱硫塔,并在脱硫塔内自下而上流动与喷淋浆液逆流接触;装置包括:臭氧发生装置、氧化风机、石灰石浆液制备装置、氧化浆池、pH控制装置、喷淋层、烟气入口、循环泵和排出泵。本发明实现了脱硫装置对气态重金属Se的高效协同脱除,该方法和装置实现过程既简单又经济,且操作方便。

    一种蓄热焚烧炉进出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05901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89563.6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热焚烧炉进出口结构,所述焚烧炉包括氧化室、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分别连接所述氧化室且相互隔离;该进出口结构包括两个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一个竖向开口和两个水平开口,所述三通阀通过内部阀芯在两个水平开口之间的切换实现其中一个水平开口与竖向开口的连通,所述两个三通阀分别通过其竖向开口与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的进出口连接,所述两个三通阀的一个水平开口均与所述进气管连接,其另一个水平开口均与所述排气管连接。本发明有效改善了蓄热焚烧炉气流均布和温度场分布,提高了燃烧效率和热回收效率。

    一种有效降低氨法脱硫中硫酸铵颗粒物生成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28199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19264.7

    申请日:2012-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效降低氨法脱硫中硫酸铵颗粒物生成的方法和装置,含硫烟气从脱硫吸收塔的中部入口烟道进入脱硫吸收塔,经过喷淋层和填料层的净烟气从出口烟道排出;其特征在于:在脱硫吸收塔的入口烟道处设置喷淋降温装置,有效降低吸收塔入口烟气温度,从源头上控制硫酸铵颗粒物的排放,从而有效减少排放净烟气中硫酸铵粉尘颗粒的含量;所述的喷淋降温装置对入口烟气喷射5%~30%的硫酸铵溶液或水。可有效提高脱硫副产品硫酸铵产量,同时减少随同烟气带出的硫酸铵粉尘颗粒物排入大气,二次污染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