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非饱和土壤中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原位在线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94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299113.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饱和‑非饱和土壤中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原位在线测量方法。本技术方案中,饱和土壤条件下,土壤水通过陶瓷渗透膜直接进入测量室,非饱和条件下,通过建立土壤溶液‑陶瓷渗透膜‑测量室水体联系使得土壤溶液中污染物进入测量室,土壤溶液中NO3‑N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透过膜体进入测量室内。通过解析方法对测量条件下的溶质迁移方程进行求解,确定土壤溶液浓度和测量室内水体浓度函数关系,基于所建立的测量室~土壤溶液NO3‑N浓度函数关系,确定土壤溶液中的NO3‑N的浓度。本项发明为饱和‑非饱和土壤主要污染物(NO3‑N)在线、连续过程监测提供了方法支持。

    基于三维CT图像的股骨颈轴线自动定位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77802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72255.4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CT图像的股骨颈轴线自动定位方法、系统及设备,首先采集三维体CT图像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基于三维体CT图像切片分层重建髋部骨骼增强冠状面,获得骨骼增强冠状图;然后初步定位股骨颈轴线,提取矩形定位框四角点坐标A1、A2、A3、A4;接着基于股骨颈轴线初步定位结果进行股骨颈横断面的重建;提取股骨颈横断面的轮廓及轮廓中心坐标;最后对股骨颈横断面中心点集进行直线拟合,准确定位股骨颈轴线。本发明在没有人工辅助的情况下重建股骨颈横截面,自动准确定位股骨颈轴线,便于后续针对髋部和股骨的医学研究和分析。

    饱和-非饱和土壤中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原位在线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9401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99113.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饱和‑非饱和土壤中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原位在线测量方法。本技术方案中,饱和土壤条件下,土壤水通过陶瓷渗透膜直接进入测量室,非饱和条件下,通过建立土壤溶液‑陶瓷渗透膜‑测量室水体联系使得土壤溶液中污染物进入测量室,土壤溶液中NO3‑N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透过膜体进入测量室内。通过解析方法对测量条件下的溶质迁移方程进行求解,确定土壤溶液浓度和测量室内水体浓度函数关系,基于所建立的测量室~土壤溶液NO3‑N浓度函数关系,确定土壤溶液中的NO3‑N的浓度。本项发明为饱和‑非饱和土壤主要污染物(NO3‑N)在线、连续过程监测提供了方法支持。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设备液滴滴速的快速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1536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155778.5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nventor: 李立 汪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设备液滴滴速的快速测量方法。本发明采集液滴滴落过程的图像构建图像数据集,通过图像预处理、人工标记方法构建液滴图像训练集以及液滴图像测试集;选取二分类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液滴图像训练集训练二分类神经网络模型,得到训练后二分类神经网络模型;将智能终端采集的图像通过预处理后得到待测液滴图像,通过训练后二分类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若第二次滴落状态预测为滴落状态则间隔多帧图像后继续通过训练后二分类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直至下一次滴落状态预测为滴落状态,计算得到相邻两次均处于滴落状态之间的间隔所用时长,进一步计算当前滴速。本发明测量液滴滴速快速、准确,极大提高液滴滴速的测量效率。

    一种基于LSTM-BP时空组合模型的流域污染物通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3974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11906.8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nventor: 李立 刘迎军 王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STM-BP时空组合模型的流域污染物通量预测方法,包括:S1、以实时监测数据作为驱动因子、前期降雨量及降雨强度作为表征土壤干湿程度的状态因子、不同土地利用下的污染物通量理论值序列作为响应因子、月份特征及水文期特征作为时间因子,对流域产汇污过程进行模拟;S2、使用基于LSTM的时间模拟器自动提取历史数据间的固有特征以及输入特征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S3、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间组合器,自动捕获各个监测站点间的空间位置关系;S4、利用深度学习建立基于LSTM-BP时空组合模型的流域污染物通量预测模型,实现对流域污染物日通量的精确预测。本发明为长期持续性预测流域污染物通量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且建立的模型可靠性高,预测结果精确。

    非饱和土壤紊散动力学系数测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67576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0322421.X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非饱和土壤紊散动力学系数测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土样装填;按照一定间隔布设监测位点,各监测位点均布设土壤基质势监测系统和土壤示踪溶质浓度监测系统,用于对各监测位点的土壤含水率变化以及土壤中示踪溶质浓度变化进行连续监测;划分断面,测定各断面上、下边界土壤基质势确定水势差和各断面的水分运动通量;根据各断面水分运动通量,计算任一时刻t的平均断面水分通量;将土壤负压转化为土壤含水率,进一步耦合测定的断面平均水分通量,最终通过公式求得各测试位点的溶质迁移的紊散动力学系数。本发明建立数学模型,易于操作、测量精度高,实验模型容易搭建,条件易于实现,样本丰富多样,结果直观。

    通过植物耗散调节垃圾填埋场渗沥的覆盖层结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91916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0250641.6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植物耗散调节垃圾填埋场渗沥的覆盖层结构优化方法,包括:S1试验区设计,所述的试验区包括植物覆盖试验区和对比试验区;S2实测数据采集,包括覆盖层的水均衡要素数据、物理和水动力参数、植物的生理参数和气象观测数据;S3分析各植物覆盖试验区覆盖层的水均衡要素动态变化规律;S4根据采集的水均衡要素数据以及物理和水动力参数数据,采用Hydrus2D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各设计场景下覆盖层的渗沥控制效果;S5分析各设计场景下覆盖层的渗沥控制效果,通过比较确定最优覆盖层结构。本发明结合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对不同设计场景下覆盖层的渗沥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从而实现覆盖层结构的优化。

    一种电梯运动异常的实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416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52958.5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运动异常的实时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小波变换将电梯运动的加速度数据与角速度数据转化为相应的频域数据,在频域对电梯运动数据进行与运动状态结合的阈值分析等数据分析,实时获得电梯运动的安全水平评估结果;所述的阈值分析,其阈值可根据运动状态的不同调整,并且通过调整小波变换的参数,使得检测方法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具有不同的时间分辨率与频率分辨率。本发明方法实现了一种角度新颖、符合实际情况、准确度高、分辨率可调的电梯安全评估方法,且对硬件要求低、可移植性高。

    一维溶质运移中纵向弥散系数室内测定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173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981461.X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维溶质运移中纵向弥散系数室内测定系统,包括一个土柱,土柱顶部连接有进水口,土柱底部连接有排水口,进水口通过管道与进水漏斗相连,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排水漏斗相连,进水漏斗与进水装置相连,排水漏斗与排水装置相连,在土柱的柱壁上每隔一定距离安装有一支电导电极,电导电极与电导仪相连。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维溶质运移中纵向弥散系数室内测定方法。本发明可以为盐碱土改良时提供冲洗定额等基本参数。

    结构性差异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现场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8909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482544.X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性差异非饱和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现场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土壤粒径分析,确定土壤剖面的结构性差异;基于定水头边界条件使土壤中的水分和溶质进入再分布过程,通过布设传感器测定不同时刻土壤基质势和溶液浓度剖面分布;基于再分布过程中的质量连续性原理提出了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关系方程,采用中心差分方法,根据两个相邻时刻的测定土壤基质势及溶质浓度分布,确定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关系方程参数,进而确定不同质地土壤的非饱和水动力弥散系数。本发明方法物理概念明确,计算公式简单,易于操作、测量精度高,实验结果直观,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确定存在结构性差异土壤的水动力弥散系数,在该领域具有独创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