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47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673827.9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H04W12/00 , H04W12/60 , H04W4/30 , H04W72/044 , H04B17/309 , H04B17/345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智能电网安全通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构建一个面向智能电网的无线能量传输使能传感通信网络架构,然后基于该网络架构,确定智能电网安全通信的有效安全吞吐量,构建以最大化智能电网安全通信的有效安全吞吐量为目标的优化问题模型P1,最后通过求解优化问题模型P1,得到能量收集阶段和无线信息传输阶段的最优码长组合,实现智能电网无线能量传输的安全通信。本发明通过调整能量收集阶段和无线信息传输阶段的码长组合,最大化智能电网安全通信的有效安全吞吐量,在动态复杂的电网环境下实现安全、可靠且高效的数据通信,同时保证了电网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649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42799.5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4W72/53 , H04W72/044 , H04W72/5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WPT使能的纳米通信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多源无线能量传输使能的分簇多跳纳米通信网络架构并基于簇内收集‑簇间多跳合并转发传输协议进行传输;获取簇内的纳米节点传输的信噪比和簇头进行跨簇传输的信噪比,构建以最小化多个纳米节点间最大错误概率为目标的公平感知联合功率和码长分配问题;基于子时隙分配的多源功率分配策略,构建局部凸的最大传输错误概率最小化的优化问题并通过迭代优化的算法求解。本发明满足密集纳米节点业务需求同时扩展了纳米设备的通信范围,为实现大规模较远距离的高可靠低时延纳米通信提供了可能性。此外,本发明有效提高系统面向公平性的可靠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2295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613405.7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码传输场景下总误码率最小化能量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预设个数的发射基站以广播形式并以设定的总发射功率约束,向设定个数的传感器发送射频信号;各传感器通过天线进行射频信号的接收,并通过整流器将射频信号转换为直流电,进行非线性能量的获取;基于TDD技术,各传感器分别在不同时隙内依次利用各自获取的能量进行信息数据的传输,将信息数据无线传输中同一终端。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无线能量及信息传输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9023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24032.9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4W72/044 , H04W72/51 , H04W72/50 , H04W72/542 ,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射频信号能量采集的多传感器网络资源调度方法,具体为:多源节点以不同发射功率广播射频信号,多个无源传感器通过能量采集技术将射频信号转化为自身可用的电能;多传感器在时分复用协议下,利用采集的能量,依次以一定的传输码长进行短包传输至同一信息处理终端,对多源节点发射功率和多传感器短包传输码长进行联合优化来最小化所有传感器短包传输中最大误块率。本发明使用多射频信号能量采集技术,不需要依赖传统的电力供应,可以在没有电力供应的地方实现能量采集和资源分配。此外,该方法的公平性调度算法可以灵活适应具有不同业务需求的多传感器网络,保证资源分配公平性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229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13405.7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码传输场景下总误码率最小化能量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预设个数的发射基站以广播形式并以设定的总发射功率约束,向设定个数的传感器发送射频信号;各传感器通过天线进行射频信号的接收,并通过整流器将射频信号转换为直流电,进行非线性能量的获取;基于TDD技术,各传感器分别在不同时隙内依次利用各自获取的能量进行信息数据的传输,将信息数据无线传输中同一终端。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无线能量及信息传输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6496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42799.5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4W72/53 , H04W72/044 , H04W72/5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WPT使能的纳米通信网络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多源无线能量传输使能的分簇多跳纳米通信网络架构并基于簇内收集‑簇间多跳合并转发传输协议进行传输;获取簇内的纳米节点传输的信噪比和簇头进行跨簇传输的信噪比,构建以最小化多个纳米节点间最大错误概率为目标的公平感知联合功率和码长分配问题;基于子时隙分配的多源功率分配策略,构建局部凸的最大传输错误概率最小化的优化问题并通过迭代优化的算法求解。本发明满足密集纳米节点业务需求同时扩展了纳米设备的通信范围,为实现大规模较远距离的高可靠低时延纳米通信提供了可能性。此外,本发明有效提高系统面向公平性的可靠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4113524U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21920794.0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B65D6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自锁式尼龙扎带,包括扎带体、定位齿,还包括扎带扣、缺口;所述扎带体的一端与扎带扣连接,其表面设有定位齿,其边缘开有缺口;所述扎带体的另一端设有尾部,所述尾部开有通孔;所述扎带体的尾部设有定位齿;与扎带扣咬合,形成自锁,完成捆扎。本实用新型在扎带体的边缘开有缺口,便于扎带完成捆扎后,去除多余的扎带体;其扎带扣为长方体结构,方便在自动化扎袋过程中,夹持装置对其进行牢固的夹紧,从而实现扎带的自动供料,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208283477U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20802181.3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监测包装物内部静电电压的装置,包括:电连接的直流高压电源和金属电极板;电连接的非接触式静电探头和静电场强检测仪器;以及支撑组件;所述金属电极板和所述非接触式静电探头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且相对距离可调。金属电极板模拟为包装袋内部物料情况,非接触式静电探头和静电场强检测仪器测量包装袋外部参数。通过建立包装袋内外侧参数模型,使用外侧数据得到内侧数据,降低测试难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