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11101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060440.7
申请日:2012-03-08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互联电网运营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包括:计算电网和新建项目分别在每个电网分区的各指标作为原始的样本数据,构建样本空间;采用每个电网分区的负荷大小占总网负荷的比例作为每个电网分区的专家权重值,加权计算得到单个指标的合成值并作为样本数据;计算各个指标的关联度,归一化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的客观权重值;基于各个指标的客观权重值,计算单个指标的合成值后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关联系数;单个指标的客观权重值与所得关联系数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电网和新建项目的优劣排序;以指标的客观权重值加权计算每个电网分区的安全性总指标并作为样本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各电网分区的关联度,得到各个电网分区的安全性优劣排序。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66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98988.7
申请日:2017-08-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多晶硅负荷的含高渗透率风电孤立电网频率控制方法,对多晶硅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多晶硅负荷的电气模型,结合工业数据,对电压电流与多晶硅棒半径的关系进行拟合,建立多晶硅负荷功率特性模型;根据多晶硅负荷功率特性模型,得出多晶硅负荷功率控制数学模型;在考虑冷却水进水速率与硅棒温度这两个限制因素情况下,改变拼波电压与拼波时刻可以快速改变多晶硅负荷消耗功率,在考虑多晶硅负荷多样性的情况下,提出多晶硅负荷响应孤立电网功率波动的控制策略,以赤峰孤立电网为背景,在极端风功率波动的情况下,通过负荷响应功率波动维持孤立电网稳定,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663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710698988.7
申请日:2017-08-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多晶硅负荷的含高渗透率风电孤立电网频率控制方法,对多晶硅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多晶硅负荷的电气模型,结合工业数据,对电压电流与多晶硅棒半径的关系进行拟合,建立多晶硅负荷功率特性模型;根据多晶硅负荷功率特性模型,得出多晶硅负荷功率控制数学模型;在考虑冷却水进水速率与硅棒温度这两个限制因素情况下,改变拼波电压与拼波时刻可以快速改变多晶硅负荷消耗功率,在考虑多晶硅负荷多样性的情况下,提出多晶硅负荷响应孤立电网功率波动的控制策略,以赤峰孤立电网为背景,在极端风功率波动的情况下,通过负荷响应功率波动维持孤立电网稳定,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21652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10004835.5
申请日:2012-01-10
IPC: G06N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运营效率评价决策方法,从电网安全稳定性、设备利用水平、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资产管理水平与经济收益五个方面,运用现代智能算法对电网运营效率进行多层次性、长期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的全视角评价;从电网安全稳定性、设备利用水平、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促进电网协调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方面,运用优化算法,从项目分值、单位投资分值及多目标综合寻优三方面对电网基建项目辅助决策,确定电网基建项目排序以提高电网运营效率,为电网规划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236023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097343.X
申请日:2013-03-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输电适用范围的获取方法,它能够在给定的输电距离和输电容量下建立从电源到受端电网的各高电压等级交直流输电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功率传输特性、电磁环境特性、经济性等多因素的交直流输电方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基于最优组合权重的综合优选方法,结合交直流输电模型,对多组典型输电情景进行交直流输电方式的综合优选,总结得到了交直流输电方式适用范围。该方法对于未来电网建设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特别是为各大能源基地外送输电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323691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078817.6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数字化二次设备试验的综合试验仪,由上位机、下位机两部分组成。其中,上位机为软件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构建,装载在外接的PC机中,下位机为底层硬件平台,采用FPGA+ARM的主体结构。综合试验仪可根据需要,在四种工作模式中选择任意一种工作模式,可以作为数据源输出IEC61860-9-2格式、GOOSE格式或者是IEC60044-8格式的报文;也可以作为数据格式转换装置,将小电压模拟量信号(<±10V)或IEC60044-8格式报文转换为IEC61850-9-2格式报文,以及实现GOOSE格式报文和开关量信号之间的转换,开展智能变电站数字式二次设备的测试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633354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710807812.0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用直流系统运行状态健康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其步骤是:A、建立了考虑直流系统设备健康、运行缺陷、使用年限、电压电流运行状态等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B、通过统计计算获取各指标值,并进行标准化和归一化处理;C、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和标准差、平均差算法计算主客观权重;D通过线性加权法得到待评估直流系统运行状态健康程度的两量化评估结果。评价过程不仅兼顾了评价的主客观性,而且体现了不同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的重要程度。评价结果更加趋于合理,更加微观细致地区别系统运行状态的健康程度变化过程,为直流系统的维护检修计划的优化决策提供量化的评价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723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801839.X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H02J3/38 , H02P9/00 , H02P9/10 , H02P1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馈风电机组基于风功率跟踪自适应调节的虚拟惯性控制方法。研究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对于提高风电并网系统的频率动态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转速控制器分析了最大风功率跟踪的实现原理。接着,通过建立电网频率与双馈风电机组转子动能的联系,基于转子运动方程推导了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表达式。同时,基于因式分解最大风功率跟踪曲线的二次拟合函数,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基于最大风功率跟踪曲线线性比例调节的转速调节方法。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双馈风电机组基于风功率跟踪自适应调节的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并通过建立风电并网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723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801839.X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H02J3/38 , H02P9/00 , H02P9/10 , H02P1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馈风电机组基于风功率跟踪自适应调节的虚拟惯性控制方法。研究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对于提高风电并网系统的频率动态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转速控制器分析了最大风功率跟踪的实现原理。接着,通过建立电网频率与双馈风电机组转子动能的联系,基于转子运动方程推导了双馈风电机组的虚拟惯量表达式。同时,基于因式分解最大风功率跟踪曲线的二次拟合函数,研究了双馈风电机组基于最大风功率跟踪曲线线性比例调节的转速调节方法。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双馈风电机组基于风功率跟踪自适应调节的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并通过建立风电并网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33354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07812.0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用直流系统运行状态健康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其步骤是:A、建立了考虑直流系统设备健康、运行缺陷、使用年限、电压电流运行状态等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B、通过统计计算获取各指标值,并进行标准化和归一化处理;C、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和标准差、平均差算法计算主客观权重;D通过线性加权法得到待评估直流系统运行状态健康程度的两量化评估结果。评价过程不仅兼顾了评价的主客观性,而且体现了不同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的重要程度。评价结果更加趋于合理,更加微观细致地区别系统运行状态的健康程度变化过程,为直流系统的维护检修计划的优化决策提供量化的评价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