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法兰连接系统紧密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9208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54787.3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法兰连接系统紧密性评价方法,分析产生法兰偏转角的位置;计算法兰总偏转角:以圆筒段与锥颈段的连接处为分界线,计算圆筒段与锥颈段连接处的法兰偏转角;以锥颈段与法兰盘的连接处为分界线,计算锥颈段与法兰盘连接处的法兰偏转角;利用外力矩作用下圆盘转角公式来计算法兰盘在弯矩作用下的转角;计算上述三个偏转角的总和,作为法兰总偏转角;对法兰连接系统进行轴向位移的协调分析,求解垫片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法兰紧密性进行评价;综合垫片应力和法兰总偏转角两方面给出法兰在工况下的安全运行时间。本发明对高温法兰连接系统的紧密性给出简单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为衡量高温法兰连接系统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一种高温法兰连接系统紧密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9208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510454787.3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法兰连接系统紧密性评价方法,分析产生法兰偏转角的位置;计算法兰总偏转角:以圆筒段与锥颈段的连接处为分界线,计算圆筒段与锥颈段连接处的法兰偏转角;以锥颈段与法兰盘的连接处为分界线,计算锥颈段与法兰盘连接处的法兰偏转角;利用外力矩作用下圆盘转角公式来计算法兰盘在弯矩作用下的转角;计算上述三个偏转角的总和,作为法兰总偏转角;对法兰连接系统进行轴向位移的协调分析,求解垫片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法兰紧密性进行评价;综合垫片应力和法兰总偏转角两方面给出法兰在工况下的安全运行时间。本发明对高温法兰连接系统的紧密性给出简单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为衡量高温法兰连接系统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一种新型法兰密封结构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20390U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20056266.8

    申请日:2015-0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及管道法兰的密封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法兰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法兰、下法兰和柔性石墨金属波齿复合垫片,所述柔性石墨金属波齿复合垫片位于上法兰和下法兰之间;所述柔性石墨金属波齿复合垫片的金属骨架上下表面都设有多圈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形凸台,多圈环形凸台之间等间距布置,并且与上法兰、下法兰和柔性石墨金属波齿复合垫片同圆心;所述柔性石墨金属波齿复合垫片的上下表面均设有柔性石墨层;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与柔性石墨金属波齿复合垫片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环形凸台的数量、位置及形状均相匹配。该法兰密封结构能应用于高温高压工况,并长期保持良好的紧密性,能有效防止法兰的泄漏。

    一种机械振打器双向密封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509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010646536.6

    申请日:2020-07-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振打器双向密封性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包括导筒、活塞杆和撞击杆;还包括测距元件一、测距元件二、反光元件一、反光元件二和处理器,反光元件一和反光元件二沿振打器的轴向间隔固定安装在导筒内的尾部;测距元件一和测距元件二沿活塞杆的轴向间隔固定安装在活塞杆的伸缩端,其均位于反光元件一和反光元件二之间,测距元件二位于测距元件一远离活塞杆伸缩端部的一侧;测距元件一和测距元件二分别与处理器通讯连接,并分别用于测量测距元件一与反光元件一之间的间距以及测距元件二与反光元件二之间的间距。有益效果是可实现振打器密封性能的快速测试,测试方法简便,同时也可以提高实验效率,系统整体机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一种滑动式极板、分离式极板总成及电化学水软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5940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210803462.1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动式极板、分离式极板总成及电化学水软化装置,所述滑动式极板包括子极板和两根滑轨,两根所述滑轨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并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子极板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在两根所述滑轨之间,且所述子极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动件与两根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子极板在外力作用下可沿两根所述滑轨左右滑动,使得其适应性更佳,如此可灵活的调节该子极板至另一极板的间距。

    一种旋流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3955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085595.7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旋流器,包括均呈竖向分布的柱型的外筒、柱型的内筒和锥形筒,外筒的上端具有溢流口,其下端设有开口,且其周向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料口,锥形筒上下两端敞口,锥形筒的锥底面固定安装在外筒下端的开口处并与其内部连通,且其下端敞口处构成底流口,内筒同轴安装在外筒内,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于外筒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密封接触,内筒的侧壁上设有多组沿其周向间隔均匀的分布且与其内部贯通的通孔,且每组通孔分别包括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分别沿内筒的轴向间隔均匀的分布,且每个通孔均不朝向内筒的中部。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内部产生稳定涡流,内部流场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的旋流器。

    宿舍居家多功能套层水桶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7648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79205.2

    申请日:2020-07-15

    Inventor: 徐建民 冯亮

    Abstract: 一种宿舍居家多功能套层水桶,涉及桶领域。该宿舍居家多功能套层水桶包括顶部具有桶沿的底桶、底部可收容于底桶内的内盆及可盖设于内盆上的坐凳盖,内盆的顶部具有与桶沿抵接的盆沿,坐凳盖的四周分别向下延伸形成支撑部,内盆收容于底桶内且坐凳盖盖设于内盆上时,使各个支撑部分别罩设于底桶的四周;底桶内设有至少一根可旋转的转轴,转轴上设有多个按摩轮,每个按摩轮上均凸设有多个按摩颗粒,底桶的内壁还设有位于转轴上方的凹槽,底桶铰接有可转动以收容于或脱出凹槽的搓衣板。本申请提供的宿舍居家多功能套层水桶能够兼做泡脚桶、洗衣桶、水桶、脸盆及坐凳使用,能够有效的节约宿舍空间并提供多样化功能。

    阀门旋塞模压成型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8090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50709.6

    申请日:2019-08-14

    Abstract: 一种阀门旋塞模压成型装置,涉及成型装置技术领域。该阀门旋塞模压成型装置包括下模板、可升降的设于下模板上方的上模板、用于驱动上模板升降的液压装置及模温机,下模板连接有下模具,下模具设有填料腔,上模板连接有上模具,上模具设有凸台,上模具和下模具抵压合模时,使凸台和填料腔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模腔;下模具开设有至少两条绕设于填料腔外侧的下部导油通道,上模具开设有至少两条穿过凸台的上部导油通道,模温机用于将油加热或冷却后循环的注入和导出下部导油通道和上部导油通道。本申请提供的阀门旋塞模压成型装置具有模压成型加工材料受热均匀的优点。

    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6128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32049.4

    申请日:2019-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包括供气机构、供钠机构、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所述钠储存机构上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所述供气机构具有出气口,所述供钠机构具有出钠口,所述供气机构的出气口与所述钠储存机构的进气口连接并连通,所述供钠机构的出钠口与所述钠储存机构的进钠口连接并连通,并在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具有进钠口,所述钠储存机构的出钠口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的进钠口连通,且在二者连通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内固定有工件,所述供气机构用以将所述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内抽真空并向其内供应惰性气体,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一种碱性有机废水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79377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37085.8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有机废水净化装置。本发明的一种碱性有机废水净化装置,包括电极装置和壳体,电极装置设置在壳体内,电极装置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用于电离出阳离子,用于电离出与碱性有机废水中的OH根离子生成絮凝剂的阳离子。本发明的一种碱性有机废水净化装置,电极装置电解产生的阳离子与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OH根离子反应,生成具有絮凝作用的絮凝剂,这些由装置内部产生的絮凝剂进而与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有害微颗粒,杂质,悬浮物等发生絮凝沉淀,很好的解决了高浓度有机物结构复杂且难以降解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