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77924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0771304.6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排微型钢管桩注浆成墙隔断结构及方法,该隔断结构包括一对双排桩支护机构、设置于每个双排桩支护机构顶部的冠梁以及连接两个冠梁的连接梁,所述双排桩支护机构包括后排桩、前排桩和中间高压旋喷桩,所述前排桩位于所述后排桩的外侧,所述后排桩和前排桩均为钢管桩,所述钢管桩包括钢管以及注满于所述钢管内的水泥和水玻璃的混合浆液,所述钢管上沿轴向设有若干个注浆孔,所述中间高压旋喷桩设置在所述后排桩与前排桩之间并将两者连接成整体以在桩间形成止水幕墙,所述中间高压旋喷桩为高压旋喷于后排桩与前排桩之间土体的水泥浆液。本发明可以作为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既有邻近基础设施的加固保护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0397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10702625.5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区域自沉式钢沉井结构,包括若干竖向布置且依次首尾相连的箱体单元,箱体单元包括四块钢板、若干加强槽钢和若干钢管A;所述四块钢板整体围合成框体,框体外侧四周布置加强槽钢,加强槽钢上间隔安装若干钢管A;上下两个箱体单元的钢管A对正连接;顶层箱体单元的钢管A其上端入口通过软管与高压水泵,底层箱体单元的钢管A其下端安装有喷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软土区域自沉式钢沉井支护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高水压切割钢沉井结构底部土体的方式,加速了下沉速率,缩短了施工工期;在开挖初期,钢沉井结构已下沉至预定标高,形成稳定的嵌固体,提高了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7792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771304.6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市市政工程机械化施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排微型钢管桩注浆成墙隔断结构及方法,该隔断结构包括一对双排桩支护机构、设置于每个双排桩支护机构顶部的冠梁以及连接两个冠梁的连接梁,所述双排桩支护机构包括后排桩、前排桩和中间高压旋喷桩,所述前排桩位于所述后排桩的外侧,所述后排桩和前排桩均为钢管桩,所述钢管桩包括钢管以及注满于所述钢管内的水泥和水玻璃的混合浆液,所述钢管上沿轴向设有若干个注浆孔,所述中间高压旋喷桩设置在所述后排桩与前排桩之间并将两者连接成整体以在桩间形成止水幕墙,所述中间高压旋喷桩为高压旋喷于后排桩与前排桩之间土体的水泥浆液。本发明可以作为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既有邻近基础设施的加固保护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039705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02625.5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区域自沉式钢沉井结构,包括若干竖向布置且依次首尾相连的箱体单元,箱体单元包括四块钢板、若干加强槽钢和若干钢管A;所述四块钢板整体围合成框体,框体外侧四周布置加强槽钢,加强槽钢上间隔安装若干钢管A;上下两个箱体单元的钢管A对正连接;顶层箱体单元的钢管A其上端入口通过软管与高压水泵,底层箱体单元的钢管A其下端安装有喷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软土区域自沉式钢沉井支护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高水压切割钢沉井结构底部土体的方式,加速了下沉速率,缩短了施工工期;在开挖初期,钢沉井结构已下沉至预定标高,形成稳定的嵌固体,提高了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1172039U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921227047.6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土区域自沉式钢沉井结构,包括若干竖向布置且依次首尾相连的箱体单元,箱体单元包括四块钢板、若干加强槽钢和若干钢管A;所述四块钢板整体围合成框体,框体外侧四周布置加强槽钢,加强槽钢上间隔安装若干钢管A;上下两个箱体单元的钢管A对正连接;顶层箱体单元的钢管A其上端入口通过软管与高压水泵,底层箱体单元的钢管A其下端安装有喷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软土区域自沉式钢沉井支护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高水压切割钢沉井结构底部土体的方式,加速了下沉速率,缩短了施工工期;在开挖初期,钢沉井结构已下沉至预定标高,形成稳定的嵌固体,提高了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981334U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821324800.9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围护加固结构,包括:位于原支护桩外侧的第一新增支护桩,所述第一新增支护桩顶端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连接原支护桩中部。本实用新型在既有支护桩一侧新建低支护桩,形成高-低双排支护桩结构,利用既有支护桩承受较小的上部水平荷载,新增支护桩承受下部较大的水平荷载,使得荷载得到合理的分配,有效的利用了既有支护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08844614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1279756.4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开挖新旧支护综合结构,包括旧支护结构的部分段和新支护结构,新支护结构与旧支护结构部分段之间采用过渡结构进行衔接,过渡结构采用冠梁式,过渡结构包括旧支护结构连接部和新支护结构连接部。综合结构包括旧支护结构的部分段和新支护结构,在通过过渡结构进行衔接,可以充分利用旧支护结构,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同时也减少新支护结构的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同时也避免在新支护结构施工时对旧支护结构造成影响;过渡结构采用冠梁式,通过冠梁的方式连接旧支护结构和新支护结构,旧支护结构连接部用于连接旧支护结构,新支护结构连接部用于连接新支护结构,新支护结构与旧支护结构之间有机统一,不会由于施工时间的不同而产生安全隐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