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扰气升吸泥组件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485238U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21863385.0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扰气升吸泥组件,包括:吸泥罩的上口与升液排泥管的下口相连通,吸泥罩的下口周围布置气体扰动管,气体扰动管具有向下曝气的曝气口。有益效果是:对该排泥方式进行了改进,布置型式具有特色,适应了净水厂污泥容易沉积的特性,提高了污泥提升效率;该气体扰动管布置在吸泥罩外圈,尽可能对吸泥罩周边尽可能大范围内淤泥进行扰动,使淤泥吸入吸泥罩内,且扰动后的压力空气也能顺利进入吸泥罩内;吸泥罩能够将气体扰动管扰动产生的气液全部收集,避免了浓缩池内上部清水被搅浑,影响浓缩功能;气扰的空气进入吸泥罩后,与气升的空气共同作用,节省气升空气量,提高空气的利用效率,以及提高升液排泥管吸泥效率。

    一种给水厂沉淀池泵吸式吸刮泥行车

    公开(公告)号:CN220968188U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22374096.5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厂沉淀池泵吸式吸刮泥行车,行车的主梁下方固定至少一个支架,每个支架的下端均伸向沉淀池的池底,每个支架的下端均设置至少一块刮泥板,每个支架上均设置大流量潜水泵,每台大流量潜水泵的下方均布置竖向分布的吸泥管,每台大流量潜水泵的入口端各与一根吸泥管的上端连通,每根吸泥管的下端伸向沉淀池的池底,每根吸泥管的下端均设置至少一个与吸泥管连通的吸泥嘴;每台大流量潜水泵的出口端各与一根第一排泥管的入口端连通;每根第一排泥管的出口端伸出沉淀池外,并竖直向下延伸。有益效果为:采用吸泥嘴+刮泥+大流量泵吸的排泥方式,可以有效的对池底积泥进行扰动,吸泥效果均匀稳定,排泥效果好,排泥流量稳定。

    一种多罩式防缠绕防堵塞气扰气升排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071285U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22385522.5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罩式防缠绕防堵塞气扰气升排泥装置,包括:升液管,升液管的下端具有多个入口,升液管下端的每个入口均连接一个集气罩;每个集气罩的下方均布置气扰盘,气扰盘的进气口和升液管上的压力空气注入口分别与气源端相连。有益效果为:采用了多罩式提泥方式,解决了单管单点提泥均匀性较差,集泥坑内单点提泥处淤泥排出效果较好,但其它部位淤泥难以排出导致淤积的问题;集气罩置于气扰盘上方,能够将气扰盘扰动产生上升的气液流全部收集,再通过升液管排出,可以避免对浓缩池污泥沉降功能产生影响,提高污泥的浓缩效率,同时节省气量,柔性提升,无需复杂动力机械。

    一种净水厂污泥浓缩池中心集泥坑气扰及异位气升排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389015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22735436.9

    申请日:2020-11-23

    Inventor: 朱海涛 张凯 冯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厂污泥浓缩池中心集泥坑气扰及异位气升排泥系统,包括浓缩池、升液排泥管、空压机和供气管,浓缩池的中心具有集泥坑,升液排泥管埋设于浓缩池的池底内,且其一端进入集泥坑内,并垂直向下弯折延伸预设深度,另一端经浓缩池的池壁贯穿至浓缩池外;供气管的一端与空压机相连,另一端与升液排泥管进入集泥坑内的一端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升液排泥管采用异位布置,实现了从池中心到池边的异位排泥,提泥效果显著;通过气升的方式,气液沿升液排泥管沿线满管均匀混合扰动,解决了排泥管内污泥板结导致堵塞的问题;因气升方式为柔性提升,提泥过程中污泥携带水量小,排泥浓度高,对后续污泥脱水起到了提高效率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