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抗病毒聚丙烯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6587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39395.2

    申请日:2021-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病毒聚丙烯非织造布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制备丙烯酸改性的聚丙烯非织造布,在聚丙烯纤维表面引入亲水性羧基;再采用室温溶剂浸渍法使铜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原位生长并均匀稳定地负载在聚丙烯纤维表面,得到铜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功能化聚丙烯非织造布;然后将其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通过紫外光引发银离子还原反应,使银纳米粒子负载于铜基金属有机骨架的孔道和表面,得到抗菌抗病毒聚丙烯非织造布。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实现银离子和铜离子的有机结合和聚丙烯非织造布表面银和铜离子的可控释放,从而在不影响原有非织造布透气性的同时利用铜、银离子间的协同作用赋予聚丙烯非织造布持久有效的广谱抗菌抗病毒性能。

    马来酰化透明质酸琥珀酰亚胺酯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8908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10482.3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来酰化透明质酸琥珀酰亚胺酯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先在透明质酸上接枝马来酰基,得到马来酰化透明质酸,再采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处理马来酰化透明质酸,将琥珀酰亚胺酯基团接枝到马来酰化透明质酸的羧基上,得到马来酰化透明质酸琥珀酰亚胺酯水凝胶前体,并将其置于超纯水中,加入光引发剂得到前体溶液;应用时对前体溶液进行紫外光照射,即得马来酰化透明质酸琥珀酰亚胺酯水凝胶。本发明通过引入高取代度的马来酰基,采用EDC/NHS协同处理,使马来酰化透明质酸琥珀酰亚胺酯分子链上同时含有双键、琥珀酰亚胺酯基团,提高了其作为粘合剂时的粘附性能及力学性能。

    氧化粘胶纤维包芯纱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9841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788202.1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粘胶纤维包芯纱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壳聚糖纤维生条作为皮层,将强力长丝作为芯层,进行环锭纺纱得到壳聚糖双层复合包芯纱;再将氧化粘胶纤维生条包覆于其外层,得到三层复合包芯纱;将三层复合包芯纱置于丙烯酸的乙醇溶液中,以对中间层的壳聚糖纤维进行羧基化改性;反应结束后,用氢氧化钠/乙醇的水溶液洗涤,然后再依次用乙醇/水的混合溶液和乙醇洗涤,最后干燥得到氧化粘胶纤维包芯纱止血材料。本发明通过构建氧化粘胶纤维/羧基化壳聚糖/强力长丝三层包芯纱止血材料,并通过调节pH值使其达到等电点,同时增强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最终实现协同高效止血作用。

    高强度多元交联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271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364873.0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多元交联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富含羟基的水凝胶基质与纤维素纳米晶体进行初交联得到凝胶,然后再在多酚类物质的溶液中浸渍交联,得到高强度多元交联水凝胶。如此操作,水凝胶中包含纤维素纳米晶体‑聚合物链的氢键作用、纤维素纳米晶体‑单宁酸的氢键作用和聚合物链‑单宁酸的氢键作用,三者协同作用,能够将应力由聚合物转移到刚性的纤维素纳米晶体中,在保证聚合物分子链柔性的同时使其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对其含水量的影响不大。

    载药诱导细胞网架型生长脱细胞心脏瓣膜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432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585841.3

    申请日:2021-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载药诱导细胞网架型生长脱细胞心脏瓣膜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该支架包括脱细胞心脏瓣膜和平行排列于脱细胞心脏瓣膜一侧的载药聚乳酸/丝素蛋白中空纤维。本发明先采用皮芯湿法纺丝法制备聚乳酸/丝素蛋白中空纤维,在其内部封装药物后得到载药聚乳酸/丝素蛋白中空纤维;再利用聚乳酸纱线将载药聚乳酸/丝素蛋白中空纤维缝合于脱细胞心脏瓣膜上,得到载药诱导细胞网架型生长脱细胞心脏瓣膜支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充分发挥了药物缓释与诱导细胞生长技术间的协同作用,通过药物缓释增加脱细胞心脏瓣膜一侧的药物含量,诱导细胞向药物浓度高的一侧生长,使细胞呈网架型结构生长,解决细胞在脱细胞心脏瓣膜表面粘附力不强的问题。

    杏鲍菇基光热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98954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085292.3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杏鲍菇基光热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杏鲍菇生长方向对其进行裁剪后真空冷冻干燥,然后将其置于光热转换材料改性反应液中,反应一定时间,使得光热转换材料吸附于杏鲍菇的多孔结构及其表面上,再对其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即得到杏鲍菇基光热转化材料。本发明利用盐酸多巴胺的超强黏附性和杏鲍菇的多孔性质巧妙地将多巴胺黏附在杏鲍菇的表面及孔壁上,得到了集光热转化部分、保温部分、水分传输部分为一体光热转换材料。不仅可以通过芯吸效应自动由下而上的运输水分,还可以保温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可自然降解、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一种取向多孔聚偏氟乙烯压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00931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1396497.8

    申请日:2018-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取向多孔聚偏氟乙烯压电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将Fe3O4纳米磁性颗粒均匀分散在聚偏氟乙烯溶液之中形成聚偏氟乙烯复合溶液,然后将其置于磁场中流延成膜,磁场诱导Fe3O4纳米磁性颗粒聚集成均匀取向的圆锥体,随着溶剂的挥发,纳米磁性颗粒诱导聚偏氟乙烯β相结晶及在圆锥体面取向排布,形成Fe3O4/PVDF复合膜,将其干燥后用稀盐酸除去Fe3O4纳米磁性颗粒,获得取向多孔聚偏氟乙烯压电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制备技术中不能达到高β晶相转变以及其有序取向排布,得到的压电膜柔软性差的特点,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对制备条件与设备要求较低,所制备的取向多孔聚偏氟乙烯压电膜具有柔软特性及较高的压电常数与能量转换系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