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床身导轨直线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61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86904.9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床检测领域,提供一种机床床身导轨直线度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一套拉钢丝工装,包括固定端工装、移动端工装,所述固定端工装包括支架,支架一端侧板上穿过手柄顶杆,手柄顶杆端部设有销轴,支架另一端侧板与滚轮支架固连,滚轮支架上架设滚轮,所述移动端工装包括连接部、夹持部,连接部侧向设置尼龙棒,夹持部包括两个L型板,L型板一端穿过调节螺钉,另一端与连接部固连,夹持部用于夹持深度千分尺;本发明利用拉钢丝法检测导轨直线度,分段检测记录床身各处的读数,即可计算出导轨直线度。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能用于长距离导轨直线度检测,适用于单台或多台机床床身导轨直线度的检测工序,可以大幅减少成本投入。

    一种重型数控滚齿机切向刀架丝杆孔加工工艺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570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10977.1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型数控滚齿机切向刀架丝杆安装孔的加工工艺,包括1)以丝杆安装孔轴线为基准加工丝杆安装孔;2)提高加工基准精度:采用从刀具、刀片及切削参数三个方向集成优化方法,在保证尺寸公差前提下,进一步实现孔的圆柱度和粗糙度的提高。重型数控滚齿机切向刀架丝杆安装孔加工精度检测方法,包括采用三坐标测量机对丝杆安装孔进行加工精度检测;采用一个检套,将检套敲入丝杆安装孔,并拉表检查检套端面与丝杆安装孔轴线垂直度在偏差之内;保证检棒两侧伸出长度对等。本发明能满足施工现场重型数控滚齿机切向刀架易于安装和轻便检测的需求,降低返厂率和缩短加工周期。

    一种无人搬运车故障监测与追溯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703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88477.X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搬运车故障监测与追溯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车辆正常运行时运行状态数据的上下限阈值;获取车辆实时运行状态数据并与阈值进行比对;当车辆实时运行状态数据达到阈值时,获取车辆当前位置信息,对车辆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拍摄录制视频并保存,同时保存从此刻起的车辆实时运行状态数据,持续到车辆实时运行状态数据恢复到正常值或车辆故障报警停机。本申请的方法可实现对车辆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并在车辆运行异常时对车辆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拍摄录制视频并保存,保存从此刻起的车辆实时运行状态数据,为小车的故障排查提供数据支撑,以更快的排查出故障位置和原因,确定处理手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预防同类故障的发生。

    一种减压夹紧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2602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1008947.8

    申请日:2015-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3/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压夹紧结构,包括夹紧油缸、支撑螺杆、夹紧螺杆、卡紧板、活动压紧块、垫圈等。夹紧油缸和支撑螺杆安置在横梁上,夹紧螺杆安置在卡紧板的一端,活动压紧块安置在卡紧板的另一端,卡紧板安置在支撑螺杆上,活动压紧块与立柱接触,夹紧螺杆与夹紧油缸活塞A的一端接触。挡板、活塞A、活塞B均安置在夹紧油缸的缸体内,挡板固定在缸体内;活塞A的一端伸出到缸体外,另一端与活塞B相接触;活塞B的一端安置有碟形弹簧,锁紧装置设置在夹紧油缸的一端。本发明靠碟形弹簧力完成夹紧,在断电时对工作状态没有影响。由于采用了双作用缸,所以油缸放松油压力只需传统结构的一半即可完成动作,降低了油压系统的压力,提高了安全性能。

    一种双层接油盒结构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504868U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20854030.4

    申请日:2014-12-29

    Inventor: 桂林 王晓丹 王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接油盒结构,包括上接油盒、下接油盒、储油盒、抽油管、盖板、液位发讯器、过滤网,双层接油盒安置在机床的横梁下部,横梁防护罩安置在横梁的导轨上;上接油盒设置在横梁的下部,并被包裹在横梁防护罩里面;下接油盒安置在上接油盒的下方,下接油盒也设置在横梁防护罩的下方;上接油盒与储油盒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液位发讯器的发讯装置以及抽油管均设置在储油盒内。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双层接油盒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接油盒相比,具有接油过程中能有效防止液压油的甩出和泄露的效果,并能够更加有效地接油和防止滴油污染地面,起到保护工作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一种油腔压力补偿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504867U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20853533.X

    申请日:2014-12-29

    Inventor: 桂林 王潇 王晓丹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腔压力补偿装置,包括分油多头泵、单向阀、快插接头、油路块,液压油油管与分油多头泵相连接,分油多头泵与油路块相连接,分油多头泵上分出的一路以上的液压油与油路块上的各个进油孔相连接,形成一条以上的油路,油路块上的各个出油孔与各个静压油腔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块的各条油路中均设置有快插接头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通过快插接头设置在各个油路上;在所述的油路块上设置有用于对油路进行补油的补偿油路。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对油腔压力进行检测,无法对压力进行补偿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不仅能够检测到静压导轨系统中某些油腔无压力或压力不足的情况,而且能够对其油腔压力进行补偿的装置。

    一种自动辅助支撑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1638419U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22366005.7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辅助支撑机构,包括多个布置在固定工作台上的多个支撑单元组,每个支撑单元组包括多个支撑单元和驱动装置,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若干安装支架和若干支撑板,所述安装支架嵌入式安装到固定工作台中,每个安装支架上设有两个矩形孔,每个安装支架铰接有两个呈扇形的支撑板,所述驱动装置设有两组,每组驱动装置包括动力单元和推动杆,所述动力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推动杆一端铰接,推动杆与支撑单元组的同一侧的所有支撑板铰接,另一组驱动装置与另外一侧的所有支撑板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板材钻孔过程中的多点辅助支撑和智能化避让。

    一种铣削主轴结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53590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0974158.3

    申请日:2016-08-29

    Inventor: 王潇 赵明 王晓丹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削主轴结构,包括滑枕、主轴组件、传动轴组件、铣削变速箱组件、冷却管。主轴组件、铣削变速箱组件和传动轴组件分别安置于滑枕内部的下端、上端和中段;主轴组件、传动轴组件、铣削变速箱组件独立组装后安置于滑枕上;传动轴组件直接插入滑枕内;传动轴组件的轴套与滑枕之间有间隙;端部轴承座安置于轴套两端并与滑枕接触;中间轴承座与轴套之间有间隙,轴套和传动轴组件上均设置有调整螺钉,调整螺钉的端部与传动轴组件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使其在各组件组装时就可以成套,将整个传动轴连接成一个整体,优化了铣削主轴结构,降低了安装难度,安装精度易于保证,提高了极限转速。

    一种减压夹紧结构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290468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1116574.1

    申请日:2015-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压夹紧结构,包括夹紧油缸、支撑螺杆、夹紧螺杆、卡紧板、活动压紧块、垫圈等。夹紧油缸和支撑螺杆安置在横梁上,夹紧螺杆安置在卡紧板的一端,活动压紧块安置在卡紧板的另一端,卡紧板安置在支撑螺杆上,活动压紧块与立柱接触,夹紧螺杆与夹紧油缸活塞A的一端接触。挡板、活塞A、活塞B均安置在夹紧油缸的缸体内,挡板固定在缸体内;活塞A的一端伸出到缸体外,另一端与活塞B相接触;活塞B的一端安置有碟形弹簧,锁紧装置设置在夹紧油缸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靠碟形弹簧力完成夹紧,在断电时对工作状态没有影响。由于采用了双作用缸,所以油缸放松油压力只需传统结构的一半即可完成动作,降低了油压系统的压力,提高了安全性能。

    一种工作台防水圈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290389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1113400.X

    申请日:2015-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台防水圈结构,包括防水圈装置、防护罩、冷却液循环装置,防水圈装置包括下防水圈、上防水圈和密封胶;下防水圈安置在工作台外沿,下防水圈上部靠近工作台的内环设置有环槽,上防水圈安置在下防水圈的上部,密封胶灌注在下防水圈、上防水圈以及工作台之间构成的环槽中。所说的防护罩安置在工作台的外部下端,冷却液循环装置安置在防护罩的漏水口下方。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工作台防水圈结构在下防水圈上增设了上防水圈,使得密封胶被安置于在下防水圈、上防水圈以及工作台之间构成的环槽中,可以有效地保护密封胶不与切屑直接接触,延长密封胶的使用周期,并可以提高工作台防水圈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