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184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34559.3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壳混凝土脱空扫描式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中,将中子源和热中子探测器内置于不锈钢容器,对钢壳混凝土的检测区域按中子中子源的显著影响范围尺寸进行划分标记,以便于标记钢壳混凝土的实际检测区域,并且对钢壳混凝土的检测区域按照旁向重叠度和纵向重叠度之间的比例进行调节,以便于调节旁向重叠度和纵向重叠度之间的比例提高检测精度,待旁向重叠度和纵向重叠度之间的比例调节完成时,检测设备相对于钢壳混凝土的检测区域保持匀速运动,并对钢壳混凝土的检测区域进行扫描;基于标定公式对比相同采集时间中检测区域内热中子探测器的计数,并判断脱空的具体位置坐标和脱空深度,提高了钢壳混凝土的脱空情况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99228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0836936.3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城市新区下渗测算方法,属于雨洪管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规划后新区下垫面分布进行测点空间布置;2)在各测点安装测量下渗量的装置;3)对各个测点进行下渗量和降雨量监测,收集建设前一年降雨量、产流量和下渗量数据;计算下渗率,对规划空间进行分布式下垫面下身率赋值进而规划各区域雨洪排水管布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提供了一种新的对城市新区的下渗率测算方法;2,该方法的测算结果可以进行新区的分布式下垫面下渗特征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28613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910670863.2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IPC: G01N23/20 , G01N23/20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壳混凝土界面等效脱空中子法检测装置,包括主机、热中子探测器和显示设备;主机具有防护增高腔;热中子探测器包括探测器主板、探测器安装板、中子源和探测管;中子源包括一个主中子源和2个或4个分中子源;探测器安装板邻近底板的一侧设置有主中子源槽和n个分中子源槽;主中子源安装在主中子源槽中,每个分中子源槽中放置一个分中子源;n个分中子源槽位于两根探测管之间,且关于主中子源槽对称,每个分中子源槽与邻近探测管间的距离均相等;显示设备与探测器主板直接或间接相连,显示设备的显示位数不小于九位,且小数点后位数不小于四位。本申请能数倍提高热中子探测器的探测精度,从而实现微脱空的定量准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723028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0080090.2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快速搭建河道物理模型的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河道模型领域。包括有支撑板和围板,围板与支撑板连接,支撑板安装有移轮,支撑板连接有多组支撑螺栓,支撑螺栓上连接有调节模块柱,支撑板与调节模块柱之间设有数控线管,数控线管内设置有数控线和电源线,数控线管与调节模块柱电连接,支撑板设有内凹槽,内凹槽内连接有电控伸缩杆,电控伸缩杆的外端连接有衔接装置,电控伸缩杆和衔接装置均与电源线电连接,支撑板设有两组衔接槽,衔接槽与衔接装置相卡接,衔接槽内壁左右两侧设置有卡槽,衔接装置设置有卡头,卡头与卡槽相匹配;结合装配式快速搭建河道物理模型的方法,可以快速搭建河道模型,便于工作使用,同时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67070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91328.8
申请日:2019-11-1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新区初期雨水分流装置及其布置,属于城市水利设施领域。包括:排水槽、雨水篦孔、污水收集箱、雨水管、过水槛。其布置是将城市新区总规中的主要交通干线作为区域边界进行空间划分,得到以规划交通干线为边界的雨区,在雨区中布置雨水分流装置。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城市新区不同时段雨水分类排入城市雨污管网,减少河流污染。本发明完全采用机械装置不使用传感器和控制器,成本较低,可靠性高,适合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024456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0304996.9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预测河道水体透明度的原位清水置换方法,本发明先进行原位清水置换实验,获取清水置换率C与水体透明度的特征曲线图,再通过原型观测构建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接着对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率定进行,最后通过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清水置换率与透明度关系论证清水工程规模和效果,从而使水体水质上升,水体的透明度达标,合理的建设清水工程也能够节省物力、财力和人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47371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416596.9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异构模块采用标准化通信的梯级航电枢纽优化调度系统包括:一维模块,零维模块,二维模块,通信模块,判断模块,运行模块,经过标准化的数据在其中按一定的规则流转,属于水利工程调度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全航道断面水力要素的同步计算的优化调度系统,满足梯级通航枢纽联合调度对航道水位和口门区流速的高计算精度要求;通过标准化封装数据的跨维度调用,改善了水库调度后口门区和引航道水流条件,同时优化发电策略,实现梯级通航和发电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473716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16596.9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异构模块采用标准化通信的梯级航电枢纽优化调度系统包括:一维模块,零维模块,二维模块,通信模块,判断模块,运行模块,经过标准化的数据在其中按一定的规则流转,属于水利工程调度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全航道断面水力要素的同步计算的优化调度系统,满足梯级通航枢纽联合调度对航道水位和口门区流速的高计算精度要求;通过标准化封装数据的跨维度调用,改善了水库调度后口门区和引航道水流条件,同时优化发电策略,实现梯级通航和发电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91259.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 ,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诗怡 , 黎东洲 , 顾昊 , 陈靓 , 梁云辉 , 范子武 , 刘国庆 , 刘建龙 , 冯俊 , 乌景秀 , 刘思恩 , 杨帆 , 杨光 , 马剑波 , 杨奕 , 吴皓明 , 王波 , 巢予恬
IPC: G06Q50/26 , G06Q10/0635 , G06Q10/0637 ,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生命线内涝风险评估快速模拟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关键数据;基于关键数据构建包含地表层、地下管网层与生命线设施层的多层叠置网格模型;以多层叠置网格模型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预先计算不同降雨强度下的积水深度分布数据,利用预计算的方法插值得到实况降雨强度下的积水深度值;将积水深度值与生命线设施进行叠加,计算生命线设施的受淹风险程度;对积水深度分布数据以及受淹风险程度进行可视化展示。本发明实现了不同降雨条件下积水深度分布的预计算与实时插值,在实况降雨条件下,无需进行复杂的实时计算即可快速获得精确的积水深度分布,大幅缩短了模拟时间,为城市内涝应急响应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66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95972.4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范子武 , 王诗怡 , 刘国庆 , 黎东洲 , 乌景秀 , 刘思恩 , 黄玄 , 杨光 , 杨帆 , 陈雨璇 , 巢予恬 , 马振坤 , 洪磊 , 廖轶鹏 , 洪云飞 , 梁云辉 , 杨奕
IPC: G06F30/28 , G06F16/27 , G06F16/29 , G06Q50/2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层网格叠置分析的淹没水深快速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洪涝风险分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气象网格、汇水区网格、水动力模型网格;利用气象网格与汇水区网格之间的相交面积作为分配权重,并获取实时降雨数据计算汇水区单元上分配的雨量;利用汇水区网格与水动力模型网格之间的叠置关系和汇水区单元上分配的雨量,计算水动力模型网格单元的最大淹没水深。本发明结合分布式数据库和并行计算技术,提出基于静态—动态变量解耦插值方法,在短时间内提供与专业模型相对一致的结果;通过叠置分析、分布式数据库、并行计算的有机结合,不仅实现了复杂数据分析与模拟的准确计算,还确保了快速响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