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床泥沙模型试验用合成生物质模型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09773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510045053.X

    申请日:2015-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床泥沙模型试验用合成生物质模型沙的制备方法,进行木材或木质、稻壳原料的炭化处理;温度180℃~800℃;粉碎至300目以下,取生物质炭30~40份、白土或超细滑石粉10~20份、酚醛树脂50~70份的比例混合,形成模型沙混合料;经挤出机融合处理,温度为180℃~200℃,保持时间2小时以上,获得合成炭固结基材;粉碎分选,获得适合试验需要的模型沙,粒径范围为0.08mm~5.0mm。合成生物质模型沙,具有容重可调、颗粒粒径可调、颗粒粒径范围广、颗粒形状接近天然沙、性能稳定、廉价等优点,能同时适合悬沙模型、底沙模型和全沙模型试验用,为动床模型设计特别是全沙模型设计和选沙提供新的选沙途径。

    一种动床泥沙模型试验用合成生物质模型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09773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45053.X

    申请日:2015-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床泥沙模型试验用合成生物质模型沙的制备方法,进行木材或木质、稻壳原料的炭化处理;温度180℃~800℃;粉碎至300目以下,取生物质炭30~40份、白土或超细滑石粉10~20份、酚醛树脂50~70份的比例混合,形成模型沙混合料;经挤出机融合处理,温度为180℃~200℃,保持时间2小时以上,获得合成炭固结基材;粉碎分选,获得适合试验需要的模型沙,粒径范围为0.08mm~5.0mm。合成生物质模型沙,具有容重可调、颗粒粒径可调、颗粒粒径范围广、颗粒形状接近天然沙、性能稳定、廉价等优点,能同时适合悬沙模型、底沙模型和全沙模型试验用,为动床模型设计特别是全沙模型设计和选沙提供新的选沙途径。

    一种动床泥沙模型试验用稻壳炭模型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2100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45241.2

    申请日:2015-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床泥沙模型试验用稻壳炭模型沙的制备方法,选取稻壳为原料,采用窑烧法、干馏方法,进行炭化处理,稻壳炭是稻壳原料经稻壳炭化机在炉内高温条件下进行干馏、无氧炭化而成,过程中炉内温度控制在300℃~800℃;进行粉碎和分选,得到粒径为0.05mm~0.8mm的稻壳炭颗粒;将稻壳炭颗粒,以1%~5%的洗衣粉溶液为分散剂,经3~5小时浸泡后并清洗,得到稻壳炭模型沙。稻壳炭模型沙,其物理化学特性稳定、运动和输沙特性良好、成本更低,解决了目前泥沙物理模型试验中常用木屑模型沙易腐烂、现有合成沙价格昂贵及颗粒粒径难以做到0.1mm以下的难题,为动床泥沙模型试验选沙提供了一种性能优良、廉价实用的新资源。

    一种动床泥沙模型试验用稻壳炭模型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12100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510045241.2

    申请日:2015-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床泥沙模型试验用稻壳炭模型沙的制备方法,选取稻壳为原料,采用窑烧法、干馏方法,进行炭化处理,稻壳炭是稻壳原料经稻壳炭化机在炉内高温条件下进行干馏、无氧炭化而成,过程中炉内温度控制在300℃~800℃;进行粉碎和分选,得到粒径为0.05mm~0.8mm的稻壳炭颗粒;将稻壳炭颗粒,以1%~5%的洗衣粉溶液为分散剂,经3~5小时浸泡后并清洗,得到稻壳炭模型沙。稻壳炭模型沙,其物理化学特性稳定、运动和输沙特性良好、成本更低,解决了目前泥沙物理模型试验中常用木屑模型沙易腐烂、现有合成沙价格昂贵及颗粒粒径难以做到0.1mm以下的难题,为动床泥沙模型试验选沙提供了一种性能优良、廉价实用的新资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