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7751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80654.2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困难立地的种草装置及种植方法,具体涉及种草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凹形板,而凹形板的顶端焊接有两个套块,套块的内壁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部安装有联动种植机构;其中,联动种植机构包括安装在传动轴一端部的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用于驱动传动轴旋转;两个套块之间安装有两个转块。本发明通过联动种植机构,压条沿着定位板内壁的矩形槽向下挤压,种植草皮和降解滤孔膜的边缘部位牢牢锁紧在定位板内部的矩形槽内,传动轴同时携带两个定位板向下旋转,将降解滤孔膜和种植草皮种植在困难立地边坡面上,困难立地边坡面上种草更加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0775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80654.2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困难立地的种草装置及种植方法,具体涉及种草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凹形板,而凹形板的顶端焊接有两个套块,套块的内壁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部安装有联动种植机构;其中,联动种植机构包括安装在传动轴一端部的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用于驱动传动轴旋转;两个套块之间安装有两个转块。本发明通过联动种植机构,压条沿着定位板内壁的矩形槽向下挤压,种植草皮和降解滤孔膜的边缘部位牢牢锁紧在定位板内部的矩形槽内,传动轴同时携带两个定位板向下旋转,将降解滤孔膜和种植草皮种植在困难立地边坡面上,困难立地边坡面上种草更加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913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0071953.1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堆土场用的植物固碳结构,涉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解决了现在的固碳装置结构复杂,且不能很好的在光照不充分的环境中使用的问题,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内部安装有若干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支撑有种植盘,固定底座的一侧安装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与固定底座在互相贴合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安装有植物生长灯,固定底座的内壁上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一侧安装有若干喷头,固定底座的一侧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与出水管相连。该发明能够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固定在土壤中,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且在光照不充分的环境中,也能起到良好的固碳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381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24200.9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业种植的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方法,包括:分析当前退化草地土壤侵蚀现状;进行退化草地水土流失阻控;进行基于边坡植被需水与稳定的灌水调控,对比确定边坡稳定建植的灌水调控方式;进行植被快速建植土壤保育,组合试验土壤保水育肥效果;进行退化草地建植稳定混播;为生产建设项目影响区草地水土保持提供生态补偿。本发明基于退化草地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两种要素,提出边坡灌水调控和建植土壤保育,然后实现建植稳定,从而对退化草地的生态环境以林业种植方式进行改善,能够帮助提升植被恢复率,有效控制退化草地水土流失,为草地水土保持提供技术支撑,能以生态补偿方式改善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8089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33380.8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秸秆资源在生态环境风沙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葵花秸秆沙障条带及葵花秸秆沙障的铺设方法。葵花秸秆沙障条带包括多个葵花秸秆沙障基本单元,每个所述葵花秸秆沙障基本单元均包括两条连接条和多根葵花秸秆,两条所述连接条平行间隔分布,两条所述连接条分别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贯通二者的多组葵花秆固定孔,每组所述葵花秆固定孔中均贯穿设有一根所述葵花秸秆,多个所述葵花秸秆沙障基本单元排布成线型,且相邻两个所述葵花秸秆沙障基本单元的所述连接条在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部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优点:葵花秸秆沙障条带设计合理,制作方便、快速,能有效的应用治理风沙,可实现农业废弃物秸秆资源的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77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188752.X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向16方位集沙量测定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一、集沙圆盘、称重圆盘、16个电子秤、16个用于盛沙的容器及控制器,本发明通过在集沙圆盘的外周侧面对应风向16方位开设16个独立的集沙槽,进入到集沙槽内的沙粒依次通过漏沙孔一和漏沙孔二,进入16个容器内,16个电子秤分别测算16个容器重量的变化值,从而测定风向16方位的集沙量,为后续研究区域风沙防治、风蚀造成的土壤荒漠化以及荒漠草原生态环境改善等课题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69664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197689.1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IPC: A01B77/00 , A01B49/06 , A01B49/04 , A01B49/02 , A01C15/12 , A01C15/00 , A01B79/02 , B01F33/81 , B01F27/90 , B01F1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及其设备,一种盐碱地改良设备,包括牵引机架,牵引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旋耕机构,还包括铲型框架和输送箱体,铲型框架与牵引机架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角度调整组件,铲型框架内设置有土壤输送组件,输送箱体固定连接在牵引机架的底部,输送箱体的一侧与铲型框架连通,输送箱体内设置有移动输送组件,输送箱体的另一侧底部连通有排料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及其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在施肥过程中,首先不便于将少量化肥均匀的撒在盐碱地上,并且也较难针对不同的盐碱地来及时调整复合化肥的多种化肥比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7687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05779.3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董雷 , 代海燕 , 于庆峰 , 傅恒 , 李海宽 , 姚立强 , 闫哲 , 鲁旭东 , 李银 , 唐国栋 , 田秀民 , 王奇 , 周慧 , 阿比亚斯 , 程波 , 高磊 , 席伟东 , 李红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露天矿土壤改良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翻土机构与输送带,所述机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喷洒组件,所述机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破碎辊,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筛分组件与输送破碎装置,所述机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风机。该用于露天矿土壤改良装置及其方法通过翻土机构、输送带、破碎辊、筛分组件与输送破碎装置的使用,使该装置能够对土壤进行翻土,并将土壤中的大块石料与土块输送至机体中,实现对大块石料与土块得到充分破碎,并且修复药剂能够喷洒在石料与土料上,提高对土料得到修复效果,同时也能够对石料进行利用,防止大的石块存在土壤中影响露天矿土壤改良后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2809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26158.6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肥料进料领域,尤其是一种播种机的肥料进料方法,针对现有的播种机在播散肥料时,需要人工将肥料倒入播种机内,非常浪费人力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混合好的化肥投入挖掘机的挖斗内;S2、在挖斗上开设投料孔,投料孔通过锥形封堵块进行封堵;S3、投料时,将挖斗转移至播种机上方,通过控制机构控制锥形封堵块移动,打开投料孔;S4、挖斗内的化肥经过投料孔下落,进入播种机内;S5、对锥形封堵块下落的距离进行控制,本发明不需要人力进料,极大的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通过对锥形封堵块下落的距离进行控制,进而对化肥出料速度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进入播种机内肥料的进料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7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635553.3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周慧 , 郭珈玮 , 刘一 , 王健 , 刘虎 , 苑淑娟 , 钱宏宇 , 刘晓岩 , 阿比亚斯 , 李锦荣 , 田秀民 , 李红芳 , 董雷 , 王奇 , 苗恒录 , 葛楠 , 程波 , 唐国栋 , 梁英 , 靳灵娜 , 张子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无机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生物炭配施有机无机肥及其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动物粪便45~55份、草木灰25~30份、尿素15~20份、过磷酸钙8~12份、磷酸二氢钾4~8份、腐殖酸1~2份、氨基酸0.5~1份。本发明采用动物粪便为有机原料,配合草木灰、尿素和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等原料,通过原料之间的调配,能够为盐渍化土壤提高丰富的有机质、钾、氮、钙等元素,同时氨基酸加入为产品提高丰富的有机酸物质,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生化特性,同时采用有机、无机原料之间的复配,协调改善土壤的性状,优化土壤的盐渍程度,协调改进产品的性能,改进作物生长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