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9566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580045326.9
申请日:2015-03-24
申请人: 永田精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巻和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连圈部分与其他线圈同样致密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及圆编机系统。使移动针在编织针的轴方向上进入,而使移动针与编织针在轴方向上相连。使移动针的前端突起向内侧偏移。使移动沉降片从编织针沿编织针轴方向转移至移动针。向位于比钩在编织针的最终线圈靠针织物的内侧的内侧线圈插入移动针的前端突起,针织物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将移动至移动针的内侧线圈连圈。比起使最终线圈移动至移动针而进行的连圈,进行连圈的线圈尺寸减小。能够使连圈部分与其他线圈同样地致密,耐久性或外观品质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79566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45326.9
申请日:2015-03-24
申请人: 永田精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巻和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连圈部分与其他线圈同样致密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缝合方法及圆编机系统。使移动针(34)在编织针(21)的轴方向上进入,而使移动针(34)与编织针(21)在轴方向上相连。使移动针(34)的前端突起(34e)向内侧偏移。使移动沉降片(49)从编织针(21)沿编织针轴方向转移至移动针(34)。向位于比钩在编织针(21)的最终线圈(26)靠针织物(27)的内侧的内侧线圈(26a)插入移动针(34)的前端突起(34e),针织物(27)从编织针(21)移动至移动针(34)。将移动至移动针(34)的内侧线圈(26a)连圈。比起使最终线圈移动至移动针而进行的连圈,进行连圈的线圈尺寸减小。能够使连圈部分与其他线圈同样地致密,耐久性或外观品质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661784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80045323.5
申请日:2015-03-24
申请人: 永田精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巻和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具有脚尖部等剩余部分的圆编机的针织物从编织针确实地移动至移动针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移动方法与装置。使移动针向编织针的轴方向进入,而使移动针与编织针在轴方向上相连。使移动沉降片从编织针筒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向内侧进入至各编织针的间隙。利用移动沉降片的卡止爪,将钩在编织针的针织物的最终线圈挤压至编织针筒的内侧,而在编织针的内侧面与最终线圈的之前的内侧线圈之间形成间隙。使移动沉降片从编织针沿编织针轴方向转移至移动针,将最终线圈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由于间隙,最终线圈能够不卡止于移动针与编织针的相连部分地,顺畅地将针织物移动至移动针。
-
公开(公告)号:CN10666178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5323.5
申请日:2015-03-24
申请人: 永田精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巻和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具有脚尖部等剩余部分的圆编机的针织物从编织针确实地移动至移动针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移动方法与装置。使移动针(34)向编织针(21)的轴方向进入,而使移动针(34)与编织针(21)在轴方向上相连。使移动沉降片(49)从编织针筒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向内侧进入至各编织针(21)的间隙。利用移动沉降片(49)的卡止爪(49e),将钩在编织针(21)的针织物(27)的最终线圈(26)挤压至编织针筒(19)的内侧,而在编织针(21)的内侧面与最终线圈(26)的之前的内侧线圈(26a)之间形成间隙(G1)。使移动沉降片(49)从编织针(21)沿编织针轴方向转移至移动针(34),将最终线圈(26)从编织针(21)移动至移动针(34)。由于间隙(G1),最终线圈(26)能够不卡止于移动针(34)与编织针(21)的相连部分地,顺畅地将针织物(27)移动至移动针(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