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组合的格构式支撑结构及施工流程

    公开(公告)号:CN11153561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66829.6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由组合的格构式支撑结构及施工流程,整体结构包括第一格构式、第二格构式、调节丝杆和调节螺杆;其中第一格构式包括上立杆、水平杆,第二格构式包括下立杆、水平杆,所述调节螺杆连接上立杆和下立杆,水平杆连接相邻位置的上立杆或下立杆,调节丝杆设置于上立杆的上端。当上部荷载超出承受的荷载,能够采用异形格构的组合形式增加格构式支撑结构的荷载;当支撑结构需要的高度过高时,采用多组格构式独立支撑结构进行拼装组合,提高支撑结构的高度,形成多单元式格构式独立支撑,满足特种工程需要。

    一种用于建筑外围构造柱施工的操作平台和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222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62659.7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外围构造柱施工的操作平台和施工方法,所述操作平台包括立杆、第一钢管、钢丝绳、直线型平台或转角型平台、防护网,所述立杆顶紧固定于楼层上下面,第一钢管上设置固定环和孔,钢丝绳穿过孔一端固定在固定环,另一端连接直线型平台或转角型平台上设置的吊环,防护网围绕直线型平台或转角型平台固定在钢丝绳上。本发明制作简单且轻便,可以人工搬运而无需借助塔吊等机械设备,且施工方法都在楼层内作业,安全便捷、易于周转。

    一种基于波纹管浆锚的钢筋对接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8002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23816.6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纹管浆锚的钢筋对接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其连接结构包括待连接钢筋、连接钢筋、波纹管和钢筋笼;待连接钢筋和连接钢筋均采用镦头钢筋,待连接钢筋和连接钢筋对接设于波纹管内;波纹管外周设有钢筋笼,波纹管和钢筋笼埋设于预制混凝土内。其连接方法包括步骤:待连接钢筋和连接钢筋均采用镦头钢筋;构件预制时,将待连接钢筋插入波纹管内,波纹管外周设置钢筋笼,并整体埋设在预制混凝土内;构件连接时,将连接钢筋插入波纹管内,并向波纹管内灌注高强度、低收缩灌浆料,灌浆料硬化后形成基于波纹管浆锚的钢筋对接连接接头。本发明能够实现待连接钢筋与连接钢筋的可靠对接连接,成本低,安装效率高。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电梯井筒及其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8005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25096.7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电梯井筒及其装配方法,其电梯井筒包括若干层电梯井筒单元,相邻两层电梯井筒单元间通过竖向钢筋浆锚对接接头实现对接固定;所述电梯井筒单元包括两端连接的不带洞口预制构件和带洞口预制构件,所述不带洞口预制构件和带洞口预制构件的两端交汇处通过竖向后浇混凝土形成固定连接,顶面通过暗梁后浇混凝土形成固定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电梯井筒预制装配化,减少现场后浇混凝土作业,提高钢筋对接接头的安装质量与效率。

    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后浇板带无支撑体系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636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66388.X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后浇板带无支撑体系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模板支撑系统搭设;b.测量放线、贴海绵条;c.叠合板吊装、校正安装;d.T型对拉螺杆安装;e.水电管线敷设、叠合层钢筋绑扎;f.叠合层混凝土浇筑;g.模板拆除。本发明将零料钢筋头与螺杆焊接成的T型对拉螺栓压在叠合板上,与模板下面的支承钢管通过山型卡对拉的方式,抵消叠合板吊装和浇筑混凝时对模板支撑系统的竖向冲击荷载导致的模板弹性变形,简化支撑体系,方便施工的同时保证了后浇板带的成型质量,避免出现漏浆、不密实问题,同时配合海绵条进一步降低漏浆风险。

    用于索塔混凝土结构的空间三维曲面模板体系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591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0784377.6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索塔混凝土结构的空间三维曲面模板体系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S1:建立索塔模型,以索塔外轮廓线作为模板体系内表面,设计模板体系;步骤SS2:将索塔模型的三维模板设计图按照等分原则划分为多块单块整拼模板设计图并编号绘制完成模板加工图;步骤SS3:在模板体系中成双曲面形体的“造型木”采用BIM模型与CAD三维设计方法出图。本发明通过开展索塔结构的模板体系分析、选型和设计的课题,阐述了一种空间三维曲面结构模板体系设计方法,该模板体系使用BIM技术及CAD三维设计,尺寸精确,拼缝无错台,表面平整,加工精度好,满足了复杂异形结构的清水效果,模板弧度能够满足双曲面的效果。

    一种高耸构筑物施工方法及施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9001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474073.4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耸构筑物施工方法及施工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在构筑物基础上安装竖井架、操作平台及垂直运输装置;所述竖井架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组对顶撑装置,所述对顶撑装置一端与所述竖井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构筑物筒壁牛腿处;所述操作平台为辐射状,上挂钩结构,包括多道环梁和连接在所述环梁上的多根辐射梁;步骤B:安装施工层的移置式内模板,并进行施工层的钢筋工程的施工;步骤C:安装施工层的移置式外模板,并浇筑施工层的混凝土;步骤D:拆除并清理施工层的移置式模板;步骤F:提升操作平台至下一施工层,并重复步骤B‑D直至构筑物达到预定标高。施工方法简单易行,工期短,降低了安全风险和工程成本。

    一种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8000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23811.3

    申请日:2021-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其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包括若干层对接固定的全预制剪力墙板;所述全预制剪力墙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本体和贯穿预制混凝土本体分布的若干根竖向对接钢筋,所述预制混凝土本体内部下方设有钢筋对接组件,所述竖向对接钢筋的顶端伸出预制混凝土本体的上表面,底端插入所述钢筋对接组件内;上下两层全预制剪力墙板相互对接固定时,下层的竖向对接钢筋的顶端插入上层的钢筋对接组件内,并与上层的竖向对接钢筋的底端对接固定。本发明能够实现剪力墙构件的全预制,大幅减少现场后浇混凝土作业,提高钢筋对接接头的安装质量与效率。

    用于索塔混凝土结构的空间三维曲面模板体系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591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84377.6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索塔混凝土结构的空间三维曲面模板体系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S1:建立索塔模型,以索塔外轮廓线作为模板体系内表面,设计模板体系;步骤SS2:将索塔模型的三维模板设计图按照等分原则划分为多块单块整拼模板设计图并编号绘制完成模板加工图;步骤SS3:在模板体系中成双曲面形体的“造型木”采用BIM模型与CAD三维设计方法出图。本发明通过开展索塔结构的模板体系分析、选型和设计的课题,阐述了一种空间三维曲面结构模板体系设计方法,该模板体系使用BIM技术及CAD三维设计,尺寸精确,拼缝无错台,表面平整,加工精度好,满足了复杂异形结构的清水效果,模板弧度能够满足双曲面的效果。

    一种预制梁连接支座以及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2747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72193.0

    申请日:2020-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梁连接支座,包括主梁和与主梁连接的减震支座装置;所述支座设置有水平出筋钢筋,所述水平出筋钢筋按照预设位置预埋在主梁中;所述水平出筋钢筋与减震支座装置可拆卸连接。本发明由于减震装置与支座事先就位,从而使得次梁在安装时无需另外架设支撑,从而简化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效率。本发明通过装置上竖向插筋与次梁内的预留灌浆孔道的配合使用,从而简化了节点钢筋绑扎、支模现浇等步骤。同时,由于灌浆过程肉眼可见,因此本方法的连接质量更易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