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54168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897504.7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IPC: G05D9/12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泵站自动化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相同泵串联给水泵站反馈控制系统,整个系统包含不同功能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分:蓄水池液位反馈控制部分控制泵站出口阀门开度;泵‑阀转矩反馈控制部分控制泵的电机转动转矩;泵‑泵转速控制部分保持串联泵组的泵转速一致;安全控制阀开度反馈控制部分控制蓄水池瞬间过大出水量。本发明建立了独立而且功能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集检测与控制于一体的功能,可以提高给水泵站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82248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919845.X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18 , F04D29/66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体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类椭圆形双吸四流道泵叶轮。叶轮整体呈类椭圆形,具有前后两个盖板,一个中间隔板,四个螺旋型薄壁流道叶片,一个轴心,轴心的两侧各有一个进口,其中所述两个盖板,中间隔板与四个螺旋型薄壁流道叶片共同形成四个流道,由中间隔板隔开成前双流道和后双流道,叶轮的流道出口为双边宽型出口,出口边呈大V型,出口的V型顶点在流道中线上。叶轮叶片薄,重量轻,出口为折变V型,出口宽,结构简单,对各种大颗粒、长纤维、生活垃圾等杂质通过性好,效率高,噪音低运行平稳可靠。安装在排污泵中可用于生活、市政、工业等污水的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等。
-
公开(公告)号:CN106354980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88693.1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86 ,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转水泵工况下泵外特性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它给出了实型泵正转水泵工况时的一系列实验点,选取实验点时的流量值间隔均匀,且分别记录了相应流量点下的扬程、效率和轴扭矩值,为了获得更直观的外特性曲线,将得到的试验点扬程、流量和轴扭矩分别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筛选,将筛选后得到的试验点值带入数学模型中,计算得到系数唯一确定的数学模型,进而将其运用在理论分析和实际运行过程中。采用本发明可以得到与实验数据贴合的数学模型,对未进行实验的工况点进行相对可靠的预测,还可以为泵最佳运行的工况点的确定提供依据,进而延长使用寿命并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354168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97504.7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IPC: G05D9/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9/12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泵站自动化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相同泵串联给水泵站反馈控制系统,整个系统包含不同功能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分:蓄水池液位反馈控制部分控制泵站出口阀门开度;泵-阀转矩反馈控制部分控制泵的电机转动转矩;泵-泵转速控制部分保持串联泵组的泵转速一致;安全控制阀开度反馈控制部分控制蓄水池瞬间过大出水量。本发明建立了独立而且功能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集检测与控制于一体的功能,可以提高给水泵站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99005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97859.6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泵站自动化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给水泵站的反馈控制系统,整个系统包含不同功能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分:上游-水泵反馈控制部分对水泵叶片角度进行全调节自动控制;泵-泵转速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根据进水流量控制工作泵的转速变化;安全阀门反馈控制部分减少停泵时水锤对工作泵和管道的回流冲击破坏作用;蓄水池进水反馈控制部分调控蓄水池进水量。本发明建立了灵活且功能多样的自动化反馈控制系统,提高了泵站的管理效率,改进了泵站的运行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49900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897859.6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泵站自动化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给水泵站的反馈控制系统,整个系统包含不同功能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部分:上游‑水泵反馈控制部分对水泵叶片角度进行全调节自动控制;泵‑泵转速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根据进水流量控制工作泵的转速变化;安全阀门反馈控制部分减少停泵时水锤对工作泵和管道的回流冲击破坏作用;蓄水池进水反馈控制部分调控蓄水池进水量。本发明建立了灵活且功能多样的自动化反馈控制系统,提高了泵站的管理效率,改进了泵站的运行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7244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888694.6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流泵全特性数学模型构建方法。本发明针对混流泵提出了一种满足研究、工程需要的数学模型,使用试验数据求出数学模型含有的全部系数的准确值后可以获得所有系数均已知的数学模型,用于描述混流泵在全特性各工况下的外特性。本发明提出的数学模型精度高,与混流泵全特性的相关性好,不仅能够很好地贴合试验数据,而且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没有试验数据的工况点处的外特性。本发明提出的数学模型为使用数学方法研究混流泵全特性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567827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17655.4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IPC: F04B5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5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用汽液混合试验装置,涉及泵用混合装置,包括汽体输送单元、液体输送单元、汽液混合装置、驱动单元、汽液分离单元,泵用汽液混合试验装置为闭式系统,系统在工作时与外界是不连通的,泵用汽液混合试验装置的所有部分都采取保温措施。本发明安装有汽液混合装置和汽液分离单元,利于汽液混合物进入试验泵前充分均匀混合,流过试验泵的汽液两相流中的汽体在汽液分离装置内进行了分离,分离后的汽体被排出闭式系统,保证了闭式系统的平衡,使试验系统更加稳定,保证了试验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37244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88694.6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流泵全特性数学模型构建方法。本发明针对混流泵提出了一种满足研究、工程需要的数学模型,使用试验数据求出数学模型含有的全部系数的准确值后可以获得所有系数均已知的数学模型,用于描述混流泵在全特性各工况下的外特性。本发明提出的数学模型精度高,与混流泵全特性的相关性好,不仅能够很好地贴合试验数据,而且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没有试验数据的工况点处的外特性。本发明提出的数学模型为使用数学方法研究混流泵全特性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35498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610888693.1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转水泵工况下泵外特性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它给出了实型泵正转水泵工况时的一系列实验点,选取实验点时的流量值间隔均匀,且分别记录了相应流量点下的扬程、效率和轴扭矩值,为了获得更直观的外特性曲线,将得到的试验点扬程、流量和轴扭矩分别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筛选,将筛选后得到的试验点值带入数学模型中,计算得到系数唯一确定的数学模型,进而将其运用在理论分析和实际运行过程中。采用本发明可以得到与实验数据贴合的数学模型,对未进行实验的工况点进行相对可靠的预测,还可以为泵最佳运行的工况点的确定提供依据,进而延长使用寿命并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