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锦纶面料的染整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23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8140.7

    申请日:2024-03-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锦纶面料的染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锦纶面料依次进行缸练除油处理、聚酰胺聚醚嵌段型助剂与染料同浴染色处理、碱洗处理和聚酰胺聚醚嵌段型助剂处理;再采用聚氨酯型助剂对锦纶面料进行成定得到成品。本发明借助聚酰胺聚醚嵌段型助剂的聚醚嵌段作为桥梁,提升了聚氨酯助剂与纤维之间的结合牢度,使得整理后的锦纶面料兼具两种整理助剂处理后的优势,不仅具有优异的吸湿速干性能,还具备较强的耐水洗性能。本发明中两种整理助剂按特定顺序分别应用于的染整工艺的不同步骤中,相互弥补了各自的缺点,并保持了各自的优点,成功解决了现有整理工艺无法兼顾面料的吸湿速干性能和耐水洗性能的问题,本发明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吸湿发热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7300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12621.0

    申请日:2022-03-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湿发热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吸湿发热棉纤维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步骤:①芳香酸化合物与醇类高分子化合物在酯化催化剂的存在下,经酯化反应得到酯类高分子化合物;所述芳香酸化合物为烷基取代的苯甲酸;所述酯化催化剂为阳离子交换树脂;②棉纤维与步骤①得到的酯类高分子化合物在加成催化剂的存在下,经加成反应得到吸湿发热棉纤维;所述加成催化剂为干燥的氯化氢气体。本发明通过对棉纤维进行改性,使纤维素上羟基与酯类高分子化合物上的羰基反应,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大大提升了纤维素与高分子化合物的结合牢度,从而赋予棉纤维较好的吸湿发热性能。

    一种高牢度防水抗紫外涂料、制备方法及面料涂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4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024869.0

    申请日:2022-08-25

    摘要: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提供一种高牢度防水抗紫外涂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氨基树脂35‑40份,松香树脂10‑15份,羧甲基壳聚糖25‑3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2‑15份,丁烷四羧酸8‑15份,助剂2‑5份。本发明通过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加入,在焙烘过程中能够熔融,粘附到面料表面,提高与面料的结合度;丁烷四羧酸能够与松香树脂、羧甲基壳聚糖和纤维素产生交联,进一步提升对面料的附着;具有抗紫外功能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通过喷射,全部颗粒位于面料的外层,能够充分发挥纳米二氧化钛的抗紫外能力,制备的高牢度防水抗紫外面料涂层材料,具有高牢度、优异的防水能力和抗紫外性能。

    单向导湿抗紫外针织运动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359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385449.0

    申请日:2021-11-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向导湿抗紫外针织运动面料及其生产方法,该面料包括具有吸湿功能的内层、具有吸湿+导湿复合功能的外层以及具有吸湿+导湿复合功能的连接层;内层采用的纱线为粘胶纤维/维纶纤维混纺双股线;外层采用的纱线为包芯纱,纱芯为防缩羊毛,纱皮为抗紫外涤纶;连接层采用的纱线为导湿快干纤维/粘胶纤维/维纶纤维混纺纱;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织造、维纶水解、阳离子改性以及一浴连续轧染。本发明的面料通过在内层和连接层设置维纶且内层维纶含量更高,同时内层采用双股线结构,通过维纶水解实现从内至外空隙依次变小,组织越来越致密,吸湿性能越来越差,导湿性能越来越好,从而形成毛细效应和润湿梯度,具有较好的导湿排汗性能。

    单向导湿抗紫外针织运动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359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1385449.0

    申请日:2021-11-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向导湿抗紫外针织运动面料及其生产方法,该面料包括具有吸湿功能的内层、具有吸湿+导湿复合功能的外层以及具有吸湿+导湿复合功能的连接层;内层采用的纱线为粘胶纤维/维纶纤维混纺双股线;外层采用的纱线为包芯纱,纱芯为防缩羊毛,纱皮为抗紫外涤纶;连接层采用的纱线为导湿快干纤维/粘胶纤维/维纶纤维混纺纱;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织造、维纶水解、阳离子改性以及一浴连续轧染。本发明的面料通过在内层和连接层设置维纶且内层维纶含量更高,同时内层采用双股线结构,通过维纶水解实现从内至外空隙依次变小,组织越来越致密,吸湿性能越来越差,导湿性能越来越好,从而形成毛细效应和润湿梯度,具有较好的导湿排汗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