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0703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0879646.4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6/23 , G06F16/245 , G06F16/25 , G06F1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lasticsearch的CMDB信息全文检索方法,通过检索模型,能够达到实时搜索,稳定,可靠,快速,保证数据的准确信;检索模型包括:业务系统信息数据存储和数据快速检索。该方法基于Elasticsearch搜索服务,对CMDB中不同对象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适配写入Elasticsearch服务,并封装Elasticsearch查询接口,对CMDB提供使用任意关键字进行一键搜索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745334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22556.0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服务架构下云原生应用的管理方法,提前创建项目文件以设置相应的基础数据,通过微服务架构模块,搭建前端系统;使用程序开发模块,对相关单元代码进行编写和调试,对应用系统进行前端开发和后端开发;通过云原生管理模块构建成容器编排集群;容器编排集群与云原生管理模块中的容器镜像单元相连接,实现对代码的统一管理;通过数据储存单元实现对容器编排集群状态的保存,再将容器编排集群内的数据挂载至数据储存单元,在数据储存单元中对相应的内容进行备份。本发明能够有效保障所有配置及数据内容都可以在本地进行存储、备份以及管控,不用担心数据丢失,数据泄露等安全性问题,满足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435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22311.8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8 , G06F16/215 , G06F16/22 , G06F16/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企业信息化资源的数据稽核管控方法,包括:数据获取及预处理,基于企业系统中获取内控数据;稽核体系建立,基于获得的标准化数据,将其转换为SQL表数据并得到待稽核数据表,基于企业内控管理流程中业务表、业务关联关系、监控指标、业务关键属性创建稽核规则;获取规则维表,预选一个或者多个数据稽核规则,得到规则集合,将规则集合的业务表、业务关联关系、监控指标、业务关键属性转化为SQL格式的监控脚本,得到预选规则维表;对待稽核数据表进行稽核处理,得到待稽核数据表的稽核结果;稽核结果统计分析。本发明基于各种规则脚本的规则维表,无需每次数据稽核时都重新编写规则脚本,提高了数据稽核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4406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417086.3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spectJ的移动端性能指标监控方法,将实现的SDK集成到相应的APP内;用户使用终端操作该移动APP;APP启动时,加载sdk方法,初始化RPC框架和各种采集的关键类信息;在程序调用okHttp底层发送数据请求时,AspectJ针对okHttp方法进行切入拦截,获取请求的相关信息;在APP切换时调用Activity,AspectJ针对Activity方法进行切入拦截采集性能数据;当SDK内发生异常时,AspectJ针对全局异常进行捕获处理,确保不影响第三方app应用正常运行,从而实现无侵入式移动端监控的关键;创建定时任务,将采集的数据,通过RPC发送给链路监控平台,从而更直观地查看移动端的监控信息。本发明实现对移动端App的指标进行性能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398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42680.6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1/30 , G06F11/32 , G06F16/2455 , G06F11/07 , H04L67/02 , G08B21/24 , G08B25/00 , G08B2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明式可视化配置Prometheus监控告警的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告警信息判断和处理、告警信息发送。本发明将历史采集数据和维护数据统一存放在数据存储器中,当目标监控节点当前的数据与历史数据中问题发生前的数据和趋势走向一致时,产生告警预测信息,从而可以在问题发生之前,通过异常的数据进行问题预测,同时通过记录的维护操作方法自行进行维护操作,从而可以降低开发人员的维护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856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32940.1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5 , G06F16/242 , G06F16/27 , G06F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lasticsearch的数据库多表关联查询速度优化方法,包括数据存储层优化、数据同步层优化、数据检索层优化、数据引用层优化、应用层优化、计算查询请求的分页参数,并与分页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向Elasticsearch发送数据请求的方式,并发送数据查询请求;连接多张数据库表的查询,对多表连接查询的SQL进行抽取。本发明实现数据快速查询,并优化了查询的效率,且对于现有复杂业务数据检索方法的优化,提高了该优化方法的检索效率,同时降低了对硬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2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41833.5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0 , G06F16/2455 , G06V20/20 , G06F40/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领域驱动设计对运维平台进行设计建模的方法,通过对各个领域对象进行业务划分得到子域和业务最小边界,并根据各个领域对象的子域和业务最小边界创建与设备相互映射的虚拟设备,同时整理出多个最小子域模型之间的关联,然后识别真实运维场景,并将这些数据在模型中进行关联编辑,使得通过本方法的运维平台建模过程可以通过最小的各个领域对象的子域和业务最小边界进行划分,从而不存在领域拆分和建模困难的问题,同时随着运维平台的发展和用户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可以根据加设的内容建立不同的最小子域模型并与之前的模型进行融合,从而方便了后期的扩展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431773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0417358.X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penTracing的链路跟踪方法,包括:客户端发起请求:客户端访问带有探针的服务器对外暴露的服务信息;探针服务器拦截请求:在各个组件侧部署定制化的探针,当组件收到用户请求时,探针将调用链等信息写到符合OpenTracing的请求头中;链路监控平台根据请求形成链路拓扑:链路监控平台在接收到数据后,按照链路标识构建成一条链路拓扑。本发明解决异构环境多服务系统遇到故障及性能排查困难、耗时长等相关问题,为业务功能使用情况分析、应用性能优化等提供数据支撑,从而提升应用的运行稳定性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444066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0417391.2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yteBuddy对JVM字节码进行切入增强的服务端性能指标监控方法,包括:指定类和方法切入增强:对指定类和方法通过ByteBuddy进行增强,并把相应的数据放进缓存中,等待定时任务通过RPC将数据发送至链路监控平台;监控数据传递:RPC框架把数据转换成字符流传递到链路监控平台,从而直观明了地查看被监控服务的各类指标信息与链路情况。本发明实现对各种服务的监控以及发送监控指标数据,解决不同服务端使用服务繁多无法全面监控、侵入式监控成本较高等相关问题,也是实现无侵入式服务端监控的基础和关键。
-
公开(公告)号:CN111444066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417391.2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yteBuddy对JVM字节码进行切入增强的服务端性能指标监控方法,包括:指定类和方法切入增强:对指定类和方法通过ByteBuddy进行增强,并把相应的数据放进缓存中,等待定时任务通过RPC将数据发送至链路监控平台;监控数据传递:RPC框架把数据转换成字符流传递到链路监控平台,从而直观明了地查看被监控服务的各类指标信息与链路情况。本发明实现对各种服务的监控以及发送监控指标数据,解决不同服务端使用服务繁多无法全面监控、侵入式监控成本较高等相关问题,也是实现无侵入式服务端监控的基础和关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