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丰沙塘鳢和河川沙塘鳢的特异性分子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1626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0952415.4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丰沙塘鳢和河川沙塘鳢的特异性分子鉴别方法,步骤包括:1)分别提取海丰沙塘鳢和河川沙塘鳢基因组DNA;2)PCR扩增海丰沙塘鳢和河川沙塘鳢的线粒体控制区,得到目的片段的PCR产物;3)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海丰沙塘鳢和河川沙塘鳢扩增产物序列比对,序列的第253‑258位点碱基为GGGGGG的是海丰沙塘鳢,序列的第253‑258位点碱基为CCCCCC的则是河川沙塘鳢。本发明能够快速、简便、准确、有效地鉴别海丰沙塘鳢和河川沙塘鳢,结果稳定性好,重复率高,这种鉴定方法将在水产养殖和资源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种河蚬线粒体基因组富集提取及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12190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1050921.3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河蚬线粒体全基因组DNA的富集、提取以及通过线粒体基因对河蚬进行鉴定的方法。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富集、提取方法,能够成功地获得河蚬足量的线粒体基因组DNA。本发明根据河蚬线粒体的序列设计nad2‑cox3基因的引物对Mit1,根据cob基因片段设计的引物对Mit2,本发明提供的两对引物对特异性强,能够特异扩增出河蚬的线粒体序列,但对于其他物种的线粒体均扩增不出该基因片段,具有扩增性能好、区分度好、产生副产物少等优点,可以对河蚬进行物种鉴定。

    一种内陆水域底栖动物定性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141454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04001.6

    申请日:2013-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陆水域底栖动物定性采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上部设置拉拽装置(4);所述箱体(1)内设置若干底栖生物吸附物(2),所述底栖生物吸附物(2)与箱体(1)底部之间设置尼纶筛绢(3)。本发明更加适用于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定性采集,采集到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比较齐全;可适用于底质较硬的水域;制作比较简单。

    一种低能耗预处理样品的溶剂稀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6915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911417536.2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能耗预处理样品的溶剂稀释装置,其包括,容置单元,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放置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输出口和出风口;输入单元,包括输入口以及延伸至所述壳体内的第二输出口和第三输出口;清洗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输出口和所述第三输出口下方的盛接组件和与所述盛接组件连通的输送组件。所述输入单元包括与所述输入口连通的第一管体以及分别延伸出所述第二输出口和所述第三输出口的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本发明通过在箱体内完成样品固定液的冲洗、稀释,减弱了固定液的散出,使操作人员免除不必要的接触,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准确性,并明显降低能耗,减弱人力成本。

    一种利于鱼类趋集的资源增殖礁体及增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9124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921846.9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于鱼类趋集的资源增殖礁体及增殖方法,该增殖礁体其包括礁体主体单元、成像单元和引诱部件,所述成像单元设置在所述礁体主体单元的侧壁表面和/或上部,所述上部成像部件通过弹性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礁体主体单元上,所述引诱部件设置在所述礁体主体单元上,所述引诱部件设置在所述成像单元的成像区域内。该增殖礁体适用于浅水区或生物量偏低的净水区、贫营养水体中,通过引诱部件及其在成像单元上的影像实现直接和间接的引诱鱼类等生物靠近和进入增殖礁体,利于生物在增殖区栖息、生长、繁殖,提高并调整生物的生物量和分布,并为水体中粘性卵提供附着场所,快速发挥增殖礁体的生态价值。

    一种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的分子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9950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29411.0

    申请日:2016-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的分子鉴别方法。一种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的分子遗传鉴别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分别提取待鉴定的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基因组DNA;(2)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的Ctyb基因;(3)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Cytb基因第45位点碱基是T的为大银鱼,该位点是C的为太湖新银鱼。该方法能快速、简便、准确、有效地鉴别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结果稳定性好,重复率高,填补了目前国内分子生物学标准鉴别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的空白。

    一种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的杂交繁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2238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0548836.8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的杂交繁育方法,属于鲶鱼繁育技术领域,本发明给斑点胡鲶施用催产药物,首次施用5.5~6.5h后,再次给施用催产药物,施用7.5~8.5h后,进行人工授精,实现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的杂交繁育;所述催产药物包括鱼脑垂体、促黄体素释放素和地欧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斑点胡鲶为母本,所述尖齿胡鲶为父本。本发明将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杂交繁育后,平均受精率为77.07%或80.57%,平均孵化率为32.48%或31%,平均出苗量为24960尾或24096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