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华绒螯蟹养殖的遮蔽物

    公开(公告)号:CN10641712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38410.2

    申请日:2016-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华绒螯蟹养殖的遮蔽物,包括1块底板与1块隔断,隔断平面图构成卍”形,“卍”形隔断与底板面积相等,边缘对齐,底板在上放置于水平面上呈现水平状态且形成4个开口面积相等、方向各异的洞口。本发明为中华绒螯蟹养殖提供了一种人工庇护场所,采用硬质无毒塑料制成“卍”形的遮蔽物,4个洞口分别朝向4个方向,实现了互相遮挡,有效降低了蟹类之间的领地争斗与饵料争食,有利于中华绒螯蟹的正常蜕壳生长及提高小水体养殖的成活率。

    一种中华绒螯蟹养殖提前上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8660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28632.6

    申请日:2016-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8 Y02A40/824 A01G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华绒螯蟹养殖提前上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用于中华绒螯蟹成蟹养殖的池塘;其次,每年9月上旬,在其他的成蟹养殖池塘中投放一定数量的蟹种;第三,次年1-2月,在成蟹养殖池塘中移栽水草;第四,2-3月,向成蟹养殖池塘中放养从其他成蟹养殖池塘中获取的蟹种;第五,3月下旬,开始向成蟹养殖池塘中持续投喂动物性饵料;第六,4月上旬,开始向养殖池塘投放螺蛳;第七,8月上旬,开始向养殖池塘增投植物性饵料。本发明采用当年培育的蟹种提前在成蟹养殖池塘中培育并强化营养,成蟹养殖阶段全程采用动物性饵料,有助于增加每一次蜕壳后成活率与膨胀率,以实现其性腺的快速发育,提前上市。

    提高幼蟹规格整齐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6334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336303.6

    申请日:2013-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提高幼蟹规格整齐度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放养水面面积选择合适数量的大眼幼体数量;其次,在放养水面中设置隔挡,隔出一块面积占放养水面面积不超过20%的小池,将所选择数量的大眼幼体放入小池中,保持小池水体与放养水面水体的一致性,使小池中的水与放养水面水体的流通;以使小池中80%以上的大眼幼体保持同步生长发育;第三,进行正常的投料喂养,直至大眼幼体生长至V期幼蟹,撤去隔挡,使V期幼蟹进入整个放养水面,用常规蟹种培育方法培育至蟹种。本发明方法简单,蟹种规格整齐,产量高。

    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2912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308462.0

    申请日:2012-08-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择一个水体流动性好的土池作为培育用池;其次,用筛绢网片将上述土池分割成若干个不影响水体流动的隔断;第三,将各家系抱卵母蟹单独放于笼中,再将装有母蟹的笼挂在对应的隔断中,控制水温和海水盐度并保持水体流动进行放幼;第四,放幼结束后移走装有母蟹的笼,进行家系幼体培育,直至长成大眼幼体;最后,在原隔断中进行水体淡化和最终的夜间灯光诱捕即完成蟹苗的培育。本发明对孵化池的要求低,但由于幼体生产环境直接与池底相接,池底微生物净化能力好,生产环境优良,因此用较少的池塘即可生产较多的家系蟹苗,并且每个家系出苗率和成活率均有大幅度提高。

    黄颡鱼精子超低温冷冻及复苏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1904329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32890.3

    申请日:2009-06-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颡鱼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以及复苏方法,选择形态正常、生长良好、无疾病、达到性成熟的亲鱼,对其用30μg/kg LHRH-A2腹腔注射进行诱导增精,36h后,解剖取精巢于4℃冰箱中预冷的干净研钵中剪碎,将其与任氏液按1∶6稀释后,经4℃平衡30min,加入10%甲醇混匀,分装,在液氮面上方6cm处平衡10min,在液氮面上平衡5min后投入液氮中保存。37℃水浴,激活液SM激活,将黄颡鱼卵挤入容器中,按105∶1的精卵数量比例滴加冻精拌匀,再滴加适量激活溶液SM,拌匀,使卵受精。该发明保存的精子质量高,具备授精能力,其在黄颡鱼的种质保存、遗传育种、可持续养殖及病害防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种小水池养殖中华绒螯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5922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28570.9

    申请日:2016-09-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水池养殖中华绒螯蟹的方法,包括十四个主要步骤。采用由砖块与混凝土或玻璃钢制成的小水池,利用池底铺设遮蔽物、移栽水草及投放螺蛳措施模拟中华绒螯蟹的正常生长环境;通过架设遮阳网降低高温期间池水水温;利用白鲢、水草及螺蛳的净水功能,可有效防止蓝藻发生;通过定期清理池底、间断微流水模式、定期施用EM菌、适时增氧确保了小水池良好的水质条件及水生态环境的稳定,基本实现了对中华绒螯蟹养殖环境的人为控制。

    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9403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25992.4

    申请日:2016-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8‑10日施用肥料进行肥水;其次,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3‑5日施用1次EM菌原露稀释液;第三,大眼幼体放养池塘前8‑10h开启增氧机持续增氧,大眼幼体放养后关闭增氧机;第四,大眼幼体蜕壳至I期仔蟹后,开始投喂添加蜕皮激素的鱼糜;第五,I期仔蟹后直至III期仔蟹变态结束,每隔2日施用1次EM菌原露稀释液。本发明操作简便易行,可有效提高中华绒螯蟹仔蟹阶段成活率20%以上。

    一种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94029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25884.7

    申请日:2016-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01M1/04 A01M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确定用于中华绒螯蟹养殖的池塘;其次,每年1‑2月,在养殖池塘中种植水草;第三,2‑3月,向养殖池塘中放养中华绒螯蟹蟹种;第四,3月下旬,向养殖池塘中投喂动物性饵料;第五,4月上旬,开始向养殖池塘投放螺蛳;第六,4月下旬,在养殖池塘中架设杀虫灯;第七,5‑9月,向养殖池塘中施用EM菌;第八,8月上旬,开始向养殖池塘增投植物性饵料;第九,8月下旬,开始向养殖池塘增投动物性饵料。本发明较大程度地减少了配合颗粒饲料及其他饵料的投入,显著降低了生产投入成本,辅以EM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实现只进水而不换水,不施用任何药物,基本实现了无公害优质中华绒螯蟹的养殖。

    提高幼蟹规格整齐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6334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336303.6

    申请日:2013-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提高幼蟹规格整齐度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放养水面面积选择合适数量的大眼幼体数量;其次,在放养水面中设置隔挡,隔出一块面积占放养水面面积不超过20%的小池,将所选择数量的大眼幼体放入小池中,保持小池水体与放养水面水体的一致性,使小池中的水与放养水面水体的流通;以使小池中80%以上的大眼幼体保持同步生长发育;第三,进行正常的投料喂养,直至大眼幼体生长至V期幼蟹,撤去隔挡,使V期幼蟹进入整个放养水面,用常规蟹种培育方法培育至蟹种。本发明方法简单,蟹种规格整齐,产量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