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6889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74129.3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系统提供备用发电的经济补贴标准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配电网中供电公司调度储能提供备用时获取的年效益;确定供电公司支付给储能系统的费用;计算储能系统的年支出与年收入;确定政府给予储能系统的经济补贴标准。该方法旨在设计政府给予储能系统的经济补贴机制,以保证在现有储能技术发展水平下,储能系统能够获利运行,提高储能系统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激励独立投资者投资储能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584643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74089.2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温控负荷动态响应能力的微电网联络线功率控制方法,其包括位于用电用户内的用电负荷以及用于提供所述用电负荷所需电能的供电网络,所述供电网络包括配电网以及接入所述配电网的微电网;所述用电负荷包括不可控负荷以及可控温控负荷;还包括用于测量微电网输出电能的负荷控制中心以及安装于所需用电用户内的负荷采集传输装置,所述负荷采集传输装置与所在用电用户内的用电负荷连接,负荷采集传输装置能与负荷控制中心无线连接;本发明能实现微电网?配电网的功率交互优化控制,达到微电网再生能源的最大化利用目的,适应范围广,智能化程度高,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504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611032058.X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融合分布式电源与柔性负荷的配电网检修负荷转供方法,所述融合分布式电源与柔性负荷的配电网检修负荷转供方法,在配电网检修时,将检修导致停电区域内所有分布式电源可外送功率之和与所述停电区域内负荷的总功率、停电区域内柔性负荷的总负荷以及与所有停电区域相连的一级支持馈线容量裕度的总和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供电恢复方式,且在确定供电恢复方式后,利用优化潮流模型确定每个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以及所需切除的最优柔性负荷的的负荷量,以获得负荷转移策略的最优潮流。本发明实现负荷最优转供方案的快速决策,提升配电网检修时负荷转供能力,减少负荷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50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32058.X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6 , H02J3/0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分布式电源与柔性负荷的配电网检修负荷转供方法,所述融合分布式电源与柔性负荷的配电网检修负荷转供方法,在配电网检修时,将检修导致停电区域内所有分布式电源可外送功率之和与所述停电区域内负荷的总功率、停电区域内柔性负荷的总负荷以及与所有停电区域相连的一级支持馈线容量裕度的总和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供电恢复方式,且在确定供电恢复方式后,利用优化潮流模型确定每个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以及所需切除的最优柔性负荷的负荷量,以获得负荷转移策略的最优潮流。本发明实现负荷最优转供方案的快速决策,提升配电网检修时负荷转供能力,减少负荷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3337869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302750.X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222 , Y02E40/10 , Y04S2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池储能系统及其功能一体化设计的方法,该系统包括储能单元和储能监控系统EMS;所述储能单元包括储能电池组EB、电池管理系统BMS和储能变流器PCS;所述储能电池组EB与电池管理系统BMS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分别与所述储能电池组EB和所述储能变流器PCS连接;所述储能监控系统EMS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PCS和储能监控系统EMS相互通信。该方法包括BMS和PCS实现的储能电池的监控分析方法和PCS和EMS实现的储能系统的监控分析方法。本发明的电池储能系统功能一体化设计覆盖电力系统中的各大应用场合,目标明确,满足各种需求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993599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454297.3
申请日:2015-07-29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热用户互动终端和方法,互动终端包括:通信单元,用于接收主站服务器下发的互动指令、指导信息和调度容量,以及将主控单元计算后的申报容量发送到主站服务器;人机交互单元,用于显示互动指令和指导信息并采集用户的互动意愿;主控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用电量计算上报的申报容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互动终端装置的数据。本发明中存储用户互动终端能够满足储热用户与调度中心的双向通信需求,进而促进储热用户参与电网互动,以达到降低配电网峰谷差。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956760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049502.3
申请日:2014-02-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平抑城市负荷增长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所述储能容量为安装于电网中的储能系统存储的电能量;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系统安装点处的典型日负荷数据;计算储能系统的输出功率;计算储能电池配置容量及储能额定功率;构建储能容量配置优化目标函数;迭代运算直至得到最优解。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城市配电网中移峰填谷、减小负荷峰谷差的作用;该方法根据储能接入点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合理选择储能容量,适应性较好;综合考虑电能损耗及储能投资成本,在调整配电网电压分布、改善配电网电压偏差、减小配电网损耗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小了投入成本,避免了储能装置容量的浪费;本发明可用迭代法进行计算,简单易行,收敛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3337869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302750.X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222 , Y02E40/10 , Y04S2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池储能系统及其功能一体化设计的方法,该系统包括储能单元和储能监控系统EMS;所述储能单元包括储能电池组EB、电池管理系统BMS和储能变流器PCS;所述储能电池组EB与电池管理系统BMS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分别与所述储能电池组EB和所述储能变流器PCS连接;所述储能监控系统EMS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PCS和储能监控系统EMS相互通信。该方法包括BMS和PCS实现的储能电池的监控分析方法和PCS和EMS实现的储能系统的监控分析方法。本发明的电池储能系统功能一体化设计覆盖电力系统中的各大应用场合,目标明确,满足各种需求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74832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710780059.0
申请日:2017-09-01
IPC: G01R31/388 , G01R31/392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电池组在线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工作电压与SOC校准值的关系表;根据所述关系表分别确定SOC精度和SOH精度;根据所述SOC精度和SOH精度确定储能电池组评估系数,并利用所述储能电池组评估系数评估储能电池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提取工作电压与SOC校准值的关系表的SOC校准值来获取SOC和SOH的精度,从而确定储能电池组的评估系数,根据评估系数及时掌握储能电池组的运行特性,提示用户进行储能电池组的运行维护,延长储能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从而有效提升储能电池组的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993599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510454297.3
申请日:2015-07-29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热用户互动终端和方法,互动终端包括:通信单元,用于接收主站服务器下发的互动指令、指导信息和调度容量,以及将主控单元计算后的申报容量发送到主站服务器;人机交互单元,用于显示互动指令和指导信息并采集用户的互动意愿;主控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用电量计算上报的申报容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互动终端装置的数据。本发明中存储用户互动终端能够满足储热用户与调度中心的双向通信需求,进而促进储热用户参与电网互动,以达到降低配电网峰谷差。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的目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