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细芯的均温板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6461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080847.4

    申请日:2016-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细芯的均温板及制造方法,该均温板包括吸收热源的第二板材和用于散热的第一板材,所述第一板材上安装有第一梯度多孔毛细芯,第二板材上安装有第二梯度多孔毛细芯,第一梯度多孔毛细芯与第二梯度多孔毛细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梯度多孔毛细芯面向第一梯度多孔毛细芯的一侧设有空腔,第二梯度多孔毛细芯侧面设有与空腔导通的充注管,所述第一梯度多孔毛细芯和第二梯度多孔毛细芯均为梯度孔隙结构,第一梯度多孔毛细芯和第二梯度多孔毛细芯中均充注有流体工质。本发明克服传统均温板流动阻力和毛细力之间的矛盾,该板具有毛细压力大、流动阻力小、均温性好、散热性能高、避免局部干涸等优点。

    应用于船舶水余热回收系统的水锤冲击波脉动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2305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39359.7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船舶水余热回收系统的水锤冲击波脉动换热装置,包含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一路由柴油机缸套水热源产生的热量经过板式换热器换热,通过第一水泵在板式换热器中循环换热,另一路通过离心水泵驱动冷却介质流经设置在主回路上的流量调节阀、冲击阀进入到板式换热器中吸热,在流量调节阀与冲击阀之间设有三通阀,三通阀的一个端口与弹簧单向阀连接,弹簧单向阀位于储能罐中,储能罐中通过支路管道与主回路连接,在主回路上设有对升温后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的取热设备。本发明通过在主管道中产生脉动,脉动的冷却介质击打板式换热器的内壁,具有余热利用效率高、换热器尺寸小、不易结垢的优点。

    一种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细芯的均温板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1646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80847.4

    申请日:2016-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方向梯度多孔毛细芯的均温板及制造方法,该均温板包括吸收热源的第二板材和用于散热的第一板材,所述第一板材上安装有第一梯度多孔毛细芯,第二板材上安装有第二梯度多孔毛细芯,第一梯度多孔毛细芯与第二梯度多孔毛细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梯度多孔毛细芯面向第一梯度多孔毛细芯的一侧设有空腔,第二梯度多孔毛细芯侧面设有与空腔导通的充注管,所述第一梯度多孔毛细芯和第二梯度多孔毛细芯均为梯度孔隙结构,第一梯度多孔毛细芯和第二梯度多孔毛细芯中均充注有流体工质。本发明克服传统均温板流动阻力和毛细力之间的矛盾,该板具有毛细压力大、流动阻力小、均温性好、散热性能高、避免局部干涸等优点。

    应用于船舶水余热回收系统的水锤冲击波脉动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23055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839359.7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船舶水余热回收系统的水锤冲击波脉动换热装置,包含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一路由柴油机缸套水热源产生的热量经过板式换热器换热,通过第一水泵在板式换热器中循环换热,另一路通过离心水泵驱动冷却介质流经设置在主回路上的流量调节阀、冲击阀进入到板式换热器中吸热,在流量调节阀与冲击阀之间设有三通阀,三通阀的一个端口与弹簧单向阀连接,弹簧单向阀位于储能罐中,储能罐中通过支路管道与主回路连接,在主回路上设有对升温后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的取热设备。本发明通过在主管道中产生脉动,脉动的冷却介质击打板式换热器的内壁,具有余热利用效率高、换热器尺寸小、不易结垢的优点。

    一种采用脉动流及泡沫金属板强化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97735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510571315.6

    申请日:2015-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脉动流及泡沫金属板强化散热装置,包括脉动泵、热沉室、积液腔和冷却器,所述脉动泵通过液体流入管将冷却液送入积液腔连接,积液腔通过分液器将冷却液喷入到热沉室,热沉室通过液体排出管将换热后的液体送入冷却器中冷却,脉动泵通过连接管从冷却器吸入冷却后的冷却液;所述热沉室包含泡沫金属板、换热载板和盖板,所述换热载板与高热流密度器件连接,所述泡沫金属板与换热载板固定连接,分液器与盖板顶部垂直连接。本发明中的脉动流配合双层泡沫金属结构能够增大工质的横向和纵向扰动和掺混,热边界层不断重组,同时在扰动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变化会导致空化和涡旋的形成,能够大大的提高换热效率。

    一种高速旋转轴系的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0063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31450.5

    申请日:2014-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7/015 F16F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旋转轴系的减振装置,包括颗粒阻尼器壳体,颗粒阻尼器壳体内填充有颗粒,所述颗粒阻尼器壳体顶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磁铁和与第一磁体极性相反的第二磁体,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下方固定安装有空心壳体,空心壳体内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连接支撑圆柱体,支撑圆柱体内固定安装有铁芯,铁芯上缠绕有通电线圈,通电线圈与位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中间的金属圈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旋转轴系的减振装置,依靠电磁感应系统产生的电流经过通电线圈生成磁场,颗粒受到的离心力被磁场力所抵消,以此消除了颗粒边缘化挤压现象,使其达到减振的最佳状态。

    一种高速旋转轴系的减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00635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831450.5

    申请日:201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旋转轴系的减振装置,包括颗粒阻尼器壳体,颗粒阻尼器壳体内填充有颗粒,所述颗粒阻尼器壳体顶部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磁铁和与第一磁体极性相反的第二磁体,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下方固定安装有空心壳体,空心壳体内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圈连接支撑圆柱体,支撑圆柱体内固定安装有铁芯,铁芯上缠绕有通电线圈,通电线圈与位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中间的金属圈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旋转轴系的减振装置,依靠电磁感应系统产生的电流经过通电线圈生成磁场,颗粒受到的离心力被磁场力所抵消,以此消除了颗粒边缘化挤压现象,使其达到减振的最佳状态。

    一种采用脉动流及泡沫金属板强化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97735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71315.6

    申请日:2015-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脉动流及泡沫金属板强化散热装置,包括脉动泵、热沉室、积液腔和冷却器,所述脉动泵通过液体流入管将冷却液送入积液腔连接,积液腔通过分液器将冷却液喷入到热沉室,热沉室通过液体排出管将换热后的液体送入冷却器中冷却,脉动泵通过连接管从冷却器吸入冷却后的冷却液;所述热沉室包含泡沫金属板、换热载板和盖板,所述换热载板与高热流密度器件连接,所述泡沫金属板与换热载板固定连接,分液器与盖板顶部垂直连接。本发明中的脉动流配合双层泡沫金属结构能够增大工质的横向和纵向扰动和掺混,热边界层不断重组,同时在扰动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变化会导致空化和涡旋的形成,能够大大的提高换热效率。

    一种采用脉动流及泡沫金属板强化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039146U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20691938.2

    申请日:2015-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脉动流及泡沫金属板强化散热装置,包括脉动泵、热沉室、积液腔和冷却器,所述脉动泵通过液体流入管将冷却液送入积液腔连接,积液腔通过分液器将冷却液喷入到热沉室,热沉室通过液体排出管将换热后的液体送入冷却器中冷却,脉动泵通过连接管从冷却器吸入冷却后的冷却液;所述热沉室包含泡沫金属板、换热载板和盖板,所述换热载板与高热流密度器件连接,所述泡沫金属板与换热载板固定连接,分液器与盖板顶部垂直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脉动流配合双层泡沫金属结构能够增大工质的横向和纵向扰动和掺混,热边界层不断重组,同时在扰动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变化会导致空化和涡旋的形成,能够大大的提高换热效率。

    应用于船舶水余热回收系统的水锤冲击波脉动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160781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070008.6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船舶水余热回收系统的水锤冲击波脉动换热装置,包含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一路由柴油机缸套水热源产生的热量经过板式换热器换热,通过第一水泵在板式换热器中循环换热,另一路通过离心水泵驱动冷却介质流经设置在主回路上的流量调节阀、冲击阀进入到板式换热器中吸热,在流量调节阀与冲击阀之间设有三通阀,三通阀的一个端口与弹簧单向阀连接,弹簧单向阀位于储能罐中,储能罐中通过支路管道与主回路连接,在主回路上设有对升温后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的取热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管道中产生脉动,脉动的冷却介质击打板式换热器的内壁,具有余热利用效率高、换热器尺寸小、不易结垢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