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95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82708.7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IPC: G06F17/11 , G06Q10/063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源微网碳减排强度对电能质量影响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定义多能源微网碳减排强度对电能质量影响的影响指数,影响指数包括影响参数;测量影响参数,得到影响参数测量值;根据影响参数测量值,确定时间序列,和影响参数测量值对下一时间段多能源微网碳减排强度对电能质量所产生影响的影响因子;根据时间序列和影响因子,确定下一时间段的影响参数预测值;根据影响参数预测值,对多能源微网储能电池的充放电功率或分布式风电的功率进行调整。本发明根据上述步骤。可以建立一个非常准确且广泛认可的方法来量化碳减排强度对电能质量的具体影响,以保证多能源微网能够利用充足的能源转换进行优化运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7350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26214.5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网电储能能量时间尺度平移能力指数预测方法,配网电储能能量时间尺度平移能力指数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定义配网电储能能量时间尺度平移能力指数;测量配网电储能能量时间尺度平移能力指数相关参数;对配网电储能能量时间尺度平移能力指数相关参数的测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配网电储能能量时间尺度平移能力指数相关参数历史数据对下一时刻配网电储能能量时间尺度平移能力指数的影响因子;计算下一时刻配网电储能能量时间尺度平移能力指数的预测值,通过以上方法能够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下一时刻配网电储能能量时间尺度平移能力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对下一时刻的配网电储能能量时间尺度平移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086785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911199052.5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多能源系统多源储能装置容量配置方法。首先依次建立对储氢,储热,储电的数学模型,然后建立多能源系统中的多源储能装置原始成本的数学模型,通过云计算中的禁忌搜索算法计算多源储能装置原始成本的数学模型中的储热、储电、储氢装置的装配数量的最优解,本发明可以准确的计算出多能源储能容量的装配数量,在满足用户侧需求的同时减少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7110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0293172.8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配电网负荷频率指数的多源储能装置控制方法,属于多源储能装置控制的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锂电池与氢氧燃料电池对频率指数高低响应速度的不同,根据下一日预测的配电网负荷功率与发电功率差额的24个整点时刻数据,快速计算出其配电网负荷功率与发电功率差额对应的频率指数,通过与锂电池、储氢装置和氢氧燃料电池的调节能力指数进行比较,选择不同的调节策略。本发明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对多能源系统的调节效果,达到多源储能装置控制频率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41704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910653094.5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新能源消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热系统消纳多能源发电的协调控制方法,是储热系统在不同时刻与多能源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模块;判断风光出力处于系统运行状态的大致阶段;根据所使用的电储热设备的情况计算得到此控制阶段的电储热储放参考速度,按照电储热的对于能量的消纳能力分为三个阶段,考虑风光出力的变化过程,根据参数变化精准的协调消纳过程。本发明能使控制策略的执行更为精准,保证在大量弃风弃光需要被消纳时,电储热容量处于最低点;在风光出力的最低点时段,电储热容量处于最高点,可释放热量。更好的协调热负荷对风光发电的消纳问题,经过策略优化后的消纳效果更优秀。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86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811295345.9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消纳的“源‑网‑荷”协调优化的控制方法,是新能源消纳的源网荷协调优化的控制方法。包括:以电源侧指标为例,以矩阵的形式将电源测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对消纳新能源的储能装置进行筛选,使储能单元达到就近均衡;计算源网荷的工作状态矩阵系数: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根据电源侧,用户侧,电网侧的经济指标建立目标函数F(X,Y,Z);根据各影响参数的关系,建立相关参量的内积空间,利用加权迭代法求出经济效益最大时的G,S,E矩阵系数。针对新能源消纳,实现源网荷协调优化控制,全面满足源网荷的各项指标,并减少系数矩阵的复杂程度,加快该模型求解的速度,避免迭代可能进入的死区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9474007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811341193.1
申请日:2018-11-12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一种基于大数据云技术的能源互联网调度方法,将能源互联网中各能量负荷节点微元化,得到若干个能量负荷微节点。本发明方法对能源互联网内能量负荷节点微元化,通过云技术对微元能量负荷节点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将能源互联网转化成一个较小能源互联网加上若干个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孤岛运行的电网的形式,达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最大化利用的效果,加强对风电、光伏、清洁生物质能的消纳。该方法优势在于:(1)减小能量传输损耗,节约资金;(2)统一能源互联网内能量调度标准;(3)提高能量传输效率,加大能源互联网优化精度;(4)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量,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97091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1105712.9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电池储能系统动态控制方法,涉及电池储能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对影响可再生能源出力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根据当前可再生能源的输出功率对电池储能系统单电池组、电池组串、电池组容量进行三级独立控制,平抑电力系统中的功率波动,通过云计算对每一级的电气量进行精确计算,控制每一级的并网电流、交直流环流与电感电压实现储能系统的功率动态调节,减小电力系统的功率波动,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针对电池储能系统中多个电池组模块的功率受限问题,通过云计算对储能系统中的电池模块SOC进行均衡控制,实现储能系统在进行动态功率控制时各电池模块的SOC均衡,充分发挥储能系统的功率平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98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46312.2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水淡化负荷消纳弃风电量的集群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建立海水淡化单元运行模型,计算海水淡化单元的产水量Vt、储水箱淡水量RV,t;根据居民用水需求、储水箱的淡水量及储水箱的储水体积计算海水淡化单元运行功率极限与以海水淡化厂能耗成本Cdesal最低为目标函数,以弃风电量利用率、电网购电功率、海水淡化负荷能耗、海水淡化单元启停、储水箱的储水体积作为约束条件,构建海水淡化单元集群调度模型。能最大化消纳弃风电量、降低生产淡水的能耗成本、以及提高海水淡化设备的利用率,最终实现“清洁淡水”。
-
公开(公告)号:CN10806345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11246365.2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沈阳工业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电厂深度调峰能力的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领域。本发明在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不足的情况在火电厂侧设置大容量电储热装置提高火电厂深度调峰能力。提高电厂出力降低幅度,有效提升了电厂深度调峰的能力,同时增加了具有深度调峰能力电厂的数量。同时通过该方法设置电储热装置,促使热电联产机组供热与供电有效分离,提高了热电联产电厂供电的灵活性,有效提高了供热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