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蜂窝梁板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8978856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113832.9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蜂窝梁板结构体系,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所述装配式蜂窝梁板结构体系,包括主梁、次梁和叠合板,所述主梁和次梁均采用H型蜂窝钢梁,所述次梁穿过主梁上的孔,所述叠合板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所述叠合板包括预制底板和现浇混凝土层,所述预制底板设置在次梁的上翼缘上,预制底板中预埋有桁架。所述装配式蜂窝梁板结构体系能够有节省钢材、减轻结构质量、提高抗震性能,使弯矩传递更加直接。

    一种基于路用性能的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2896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610522696.3

    申请日:2016-07-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路用性能的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根据东北地区的气候、交通和材料特点,通过大量的路用性能试验,应用分形理论建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预测模型和级配检验预测模型;参考现行规范中的要求,提出东北地区沥青路面满足路用性能要求的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分形维数和粗、细集料分形维数的范围;在所提出的范围内选择相应的分形维数作为设计参数,通过分形维数推导矿料各筛孔的通过率,通过建立的路用性能预测模型进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检验,利用级配检验预测模型进行级配骨架检验,最后对满足预测性能要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验证,进而得到满足性能要求的良好级配。

    一种蜂窝型主梁与次梁钢框架梁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8915084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33920.X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一种蜂窝型主梁与次梁钢框架梁节点,包括蜂窝型H型钢主梁、蜂窝型H型钢次梁及组合楼板;在蜂窝型H型钢主梁腹板上开设有若干主梁孔洞,在蜂窝型H型钢次梁腹板上开设有若干次梁孔洞,蜂窝型H型钢次梁穿越主梁孔洞;组合楼板铺设在蜂窝型H型钢次梁的上翼缘板上表面,组合楼板与蜂窝型H型钢次梁的上翼缘板之间通过栓钉锚固件相固连;在蜂窝型H型钢次梁下方的蜂窝型H型钢主梁下翼缘板上表面设置有转接耳板,转接耳板与蜂窝型H型钢主梁下翼缘板之间通过承压型螺栓相固连;在蜂窝型H型钢次梁下翼缘板、蜂窝型H型钢主梁腹板及转接耳板之间固定焊接有第一主梁加劲肋;在蜂窝型H型钢次梁两侧的蜂窝型H型钢主梁上固定焊接有第二主梁加劲肋。

    一种钢构件、边柱、阳角柱及中柱

    公开(公告)号:CN105484428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10029803.9

    申请日:2016-0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构件、边柱、阳角柱及中柱,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单个构件在现场安装过程中,存在焊接工作量大、且焊接点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包括:平钢板腹一、平钢板腹二、平钢板侧一、平钢板侧二、顶钢板一和顶钢板二,其中,所述平钢板腹一上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平钢板腹二上设置有第二孔洞,所述平钢板腹二的第一侧边与所述平钢板腹一的第一侧边相互垂直。

    寒冷地区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评价指标

    公开(公告)号:CN10431641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30707.3

    申请日:2014-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冷地区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评价指标,即提出在45℃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时,以综合损伤变量d指标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综合损伤变量d为损伤后材料弹性模量的损失量与损伤前原材料的弹性模量之比,即;损伤材料的弹性模量为45℃条件下,车辙试验轮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接触压强与其产生的竖向回弹应变之比;建立60min行车荷载作用次数、服务寿命和弹性模量间的关系方程,得到连续损伤系数,进而得到综合损伤变量d,综合损伤变量越大,寒冷地区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越差。该指标综合考虑了行车速率、累积变形量和最大永久变形量等因素,有效避免了高温性能差别明显而动稳定度基本一致的不合理情况。

    一种耗能钢框架砌块填充墙

    公开(公告)号:CN103603445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09617.1

    申请日:2013-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耗能钢框架砌块填充墙,涉及建筑设计和建筑抗震领域,尤其涉及钢框架与砌块填充墙的协同抗震性能,上钢框架梁、下钢框架梁、左钢框架柱和右钢框架柱,砌块填充墙,其特征在于:钢框架柱与砌块填充墙之间及砌块填充墙中部均设有竖向通缝,砌块填充墙与上钢框架梁之间有斜砌的立砖,所述的竖缝用弹塑性材料填实并外贴网格布。所述的钢框架柱与填充墙通过点焊细钢筋以及端头埋入填充墙灰缝中实现连接。本发明在地震作用时,竖缝处弹塑性材料产生弹塑性变形,提供附加阻尼以消耗部分地震能量,同时可以阻止结构的部分弹塑性层间位移,使结构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延性,满足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及耗能要求。

    一种多肢异形格构柱和H型钢梁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67816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556220.0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一种多肢异形格构柱和H型钢梁的连接结构,属于钢结构住宅技术领域。所述多肢异形格构柱和H型钢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多肢异形格构柱,所述多肢异形格构柱包括中心柱肢和多个其他柱肢,所述中心柱肢和所述其他柱肢竖直放置,其中,所述中心柱肢的腹板与所述其他柱肢的翼缘相对设置,所述中心柱肢的翼缘与所述其他柱肢的腹板相对设置,所述中心柱肢与所述其他柱肢通过柱肢间H型钢梁连接,所述其他柱肢与格构柱间H型钢梁连接。所述多肢异形格构柱和H型钢梁的连接结构构造简单,传力明确,连接可靠,在整个生产安装过程中,对环境影响小,绿色环保,柱肢间采用尺寸较小的H型钢梁相连,可以节省数目可观的钢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种扭剪型自锁式高强单向螺栓连接副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8652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56048.9

    申请日:2016-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13/068 F16B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塔桅结构、锅炉钢结构、起重机械及其他钢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扭剪型自锁式高强单向螺栓连接副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扭剪型自锁式高强单向螺栓连接副,包括扭剪型螺栓杆、套管、螺母、平垫圈和弹簧垫圈;扭剪型螺栓杆的一端设有扭剪槽,另一端设有锥形括底;所述套管的一端设有开槽;所述锥形括底最大直径小于所述套管外直径。本发明提供的扭剪型自锁式高强单向螺栓连接副及其使用方法,能够适用于在闭口截面或只能单面操作的截面进行安装,避免了削弱结构截面。

    可移动装配式钢箱独立基础

    公开(公告)号:CN10355664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472127.9

    申请日:2013-10-11

    Inventor: 贾连光 许峰 钟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移动装配式钢箱独立基础。它包括箱形柱、工字钢梁、钢板,箱形柱和四个工字钢梁相固接;钢板分别与箱形柱和工字钢梁连接,形成整个外围护结构;吊耳在钢箱基础的四个角部与钢板相连。钢板上留有可随意开启和关闭的洞口,可向钢箱内增加和减轻配重,利于移动。箱形柱可根据基础的埋深确定其高度,四个工字钢梁连接成十字形。本发明适用于临时轻钢结构建筑或基础可随需要发生移动的轻钢结构。它与钢筋混凝土基础相比,制作简单,不用支模板,施工周期短,自重较轻,吊装方便,便于移动,可实现基础多次利用,避免浪费,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对环境保护也有积极作用。

    一种钢构件、边柱、阳角柱及中柱

    公开(公告)号:CN105484428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29803.9

    申请日:2016-0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构件、边柱、阳角柱及中柱,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单个构件在现场安装过程中,存在焊接工作量大、且焊接点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包括:平钢板腹一、平钢板腹二、平钢板侧一、平钢板侧二、顶钢板一和顶钢板二,其中,所述平钢板腹一上设置有第一孔洞;所述平钢板腹二上设置有第二孔洞,所述平钢板腹二的第一侧边与所述平钢板腹一的第一侧边相互垂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