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部巷道非连续双壳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2197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228806.6

    申请日:2014-05-2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深部巷道非连续双壳加固方法,针对深井巷道受到高地应力及地质构造的影响,巷道全断面的变形破坏严重,围岩稳定难以控制。首先在巷道顶帮进行锚梁网索支护,并施加较大的预紧力,顶帮打3m注浆孔,实施中深部注浆,注浆加固围岩与锚梁网索支护结构共同形成应力承载内壳体;其后采用全断面长环形支架对巷道进行二次支护,利用全断面长环形支架较大的增阻性和可缩性形成应力承载外壳体;内外壳体之间垫大约60mm厚的背板形成柔性层。内外壳体和中间的柔性层形成非连续双壳支护结构,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稳定。该方法操作简单,施工方便,主要应用于深部工程软岩巷道控制工程。

    一种直接顶内无结构岩层冒落带动态发育高度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675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710293179.8

    申请日:2017-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采高工作面冒落带动态发育高度确定方法,传统工作面冒落带高度计算方法普遍适用于采高小于3.5m的工作面,而对于大采高工作面冒落带高度的确定有一定误差,且随着采内部高增加误差越大,本方法尤其适用于近年来我国西部矿区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冒落带高度的确定。本方法认为因采高增加采空区采空空间大,冒落岩石填满采空区需要的直接顶厚度大,同时冒落后的岩石还具有自重压缩作用,更进一步增加了冒落带的高度,因此确定以冒落矸石随时间变化的自重压缩为基础,将冒落带高度确定分为基本顶破断前、基本顶破断回转及基本顶整体下沉压实三个阶段分析,为支架选型、采煤工艺设计、防治顶板水害等提供依据。

    一种深部巷硐连续双壳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4529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10332636.1

    申请日:2013-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埋深大、应力高、围岩破碎、大变形、服务年限长的深部巷硐连续双壳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巷道掘进后立即进行锚喷一次支护;(2)滞后掘进头30~40m实施二次支护,将顶锚索、帮锚索补齐,复喷第二混凝土层;(3)复喷第二混凝土层结束后1~2天,全断面打深度1.5~2m的第一注浆孔;(4)滞后浅部注浆10~20天,帮顶打深度3~5m的第二注浆孔,形成深部注浆加固壳;(5)最后用石子进行底板回填形成底板层,第一混凝土层与第二混凝土层之间形成巷道净断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深部巷硐连续双壳加固方法,通过分步骤、多层次的支护和加固方法,形成了连续双壳叠加支护结构。

    一种直接顶内无结构岩层冒落带动态发育高度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675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93179.8

    申请日:2017-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采高工作面冒落带动态发育高度确定方法,传统工作面冒落带高度计算方法普遍适用于采高小于3.5m的工作面,而对于大采高工作面冒落带高度的确定有一定误差,且随着采内部高增加误差越大,本方法尤其适用于近年来我国西部矿区弱胶结地层大采高工作面冒落带高度的确定。本方法认为因采高增加采空区采空空间大,冒落岩石填满采空区需要的直接顶厚度大,同时冒落后的岩石还具有自重压缩作用,更进一步增加了冒落带的高度,因此确定以冒落矸石随时间变化的自重压缩为基础,将冒落带高度确定分为基本顶破断前、基本顶破断回转及基本顶整体下沉压实三个阶段分析,为支架选型、采煤工艺设计、防治顶板水害等提供依据。

    一种用于锚注工艺控制深部巷道极破碎底板快速成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473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40058.8

    申请日:2014-08-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锚注工艺控制深部巷道极破碎底板快速成孔方法,针对采用锚注支护控制深部高应力巷道严重底鼓过程中,极破碎底板(底板破坏深度大于3~8m)钻进注浆锚杆(索)孔时极易出现塌孔、孔壁泥化,成孔难,钻孔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问题。本方法首先用钢板焊制立方体模具;其次在破碎底板处预挖与模具规格大致相同的坑;最后将立方体模具放入坑内,根据具体工程实际确定合理的混凝土规格浇筑模具,待混凝土凝结后取下模具,对混凝土墩附近进行浇筑并平整处理,达到巷道断面设计要求,从而为破碎底板形成良好的钻孔条件。该方法操作简单,施工方便,特别适合于极破碎底板快速钻进注浆锚杆(索)孔的施工中。

    一种钢管混凝土桩控制巷道底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7966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810755606.4

    申请日:2018-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桩控制巷道底鼓的方法,首先将巷道底板施工为反底拱形状,按一定间排距施工底板浅部围岩注浆孔,并实施注浆;其次基于巷道底板滑移理论,确定底板滑移线形态;三是在巷道两个底角附近施工底板钻孔,向钻孔安装钢管并封孔;四是通过钢管实施高压注浆,形成钢管混凝土桩,利用托盘和钢梁将相邻桩连接;最后向底板表面喷涂一层防水材料,防水材料上部利用碎石填平。该方法考虑了底板岩层滑移理论和岩石遇水软化特性,通过底板浅部注浆强化岩层强度和钢管混凝土桩抵抗底板岩层滑移,实现对巷道底鼓的有效控制,该施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降低巷道返修次数和工人劳动强度。

    一种深部巷道非连续双壳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82197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28806.6

    申请日:2014-05-2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深部巷道非连续双壳加固方法,针对深井巷道受到高地应力及地质构造的影响,巷道全断面的变形破坏严重,围岩稳定难以控制。首先在巷道顶帮进行锚梁网索支护,并施加较大的预紧力,顶帮打3m注浆孔,实施中深部注浆,注浆加固围岩与锚梁网索支护结构共同形成应力承载内壳体;其后采用全断面长环形支架对巷道进行二次支护,利用全断面长环形支架较大的增阻性和可缩性形成应力承载外壳体;内外壳体之间垫大约60mm厚的背板形成柔性层。内外壳体和中间的柔性层形成非连续双壳支护结构,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稳定。该方法操作简单,施工方便,主要应用于深部工程软岩巷道控制工程。

    一种沿空留巷巷旁支护结构及其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490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28235.8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空留巷巷旁支护结构及其支护方法,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位于巷道内靠近采空区侧壁的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护体,支护体为无顶圆柱钢管;支护体外壁设有填充口;支护体内设有充填物;支护体沿采空区侧壁呈一字型排列。能够形成稳定高效的支护结构体系,并能够保证对沿空留巷巷旁顶板的支撑强度,从而对沿空留巷巷旁顶板进行有效的支护,同时,该支护结构的施工操作简单,节省了在井下进行支护施工作业的时间和支护施工的成本,并提高了对沿空留巷巷旁支护的效率和工作面单产率。

    一种钢管混凝土桩控制巷道底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7966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755606.4

    申请日:2018-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桩控制巷道底鼓的方法,首先将巷道底板施工为反底拱形状,按一定间排距施工底板浅部围岩注浆孔,并实施注浆;其次基于巷道底板滑移理论,确定底板滑移线形态;三是在巷道两个底角附近施工底板钻孔,向钻孔安装钢管并封孔;四是通过钢管实施高压注浆,形成钢管混凝土桩,利用托盘和钢梁将相邻桩连接;最后向底板表面喷涂一层防水材料,防水材料上部利用碎石填平。该方法考虑了底板岩层滑移理论和岩石遇水软化特性,通过底板浅部注浆强化岩层强度和钢管混凝土桩抵抗底板岩层滑移,实现对巷道底鼓的有效控制,该施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降低巷道返修次数和工人劳动强度。

    一种用于锚注工艺控制深部巷道极破碎底板快速成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4730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440058.8

    申请日:2014-08-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锚注工艺控制深部巷道极破碎底板快速成孔方法,针对采用锚注支护控制深部高应力巷道严重底鼓过程中,极破碎底板(底板破坏深度大于3~8m)钻进注浆锚杆/锚索孔时极易出现塌孔、孔壁泥化,成孔难,钻孔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问题。本方法首先用钢板焊制立方体模具;其次在破碎底板处预挖与模具规格大致相同的坑;最后将立方体模具放入坑内,根据具体工程实际确定合理的混凝土规格浇筑模具,待混凝土凝结后取下模具,对混凝土墩附近进行浇筑并平整处理,达到巷道断面设计要求,从而为破碎底板形成良好的钻孔条件。该方法操作简单,施工方便,特别适合于极破碎底板快速钻进注浆锚杆/锚索孔的施工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