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抗病性的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3781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07404.0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芦笋抗病性的鉴定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虫源的获取;(b)待鉴定材料的培养;(c)饲毒;(d)共育传毒;(e)抗病性鉴定。本发明采用芦笋植株与病毒传播的重要媒介白粉虱或蓟马进行共育传毒,模拟自然传毒方式,可有效降低人工汁液摩擦法对植株造成的伤害等误差,可以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供试芦笋种质材料对病毒病的抗性水平,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

    一种克服露地芦笋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3781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07687.9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服露地芦笋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原来2个栽培行正中间挖发酵沟;2在发酵沟内填充发酵物,发酵物为:未腐熟的生鸡粪与麦秸或稻草按照体积比7:3的比例混合,然后按照混合后的总体积添加磷酸钙10-12kg/m3、尿素1.5-2kg/m3,然后喷水,发酵;3将待定植到定植田的芦笋所在的芦笋育苗床浇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然后定植芦笋秧苗;4定植后2-3d和8-10d时各施用1次化感物质抑制剂;5定植后,发现有芦笋植株萎蔫时浇灌枯草芽孢杆菌和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栽培法中存在的连作后植株生长受抑,病害加剧,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问题。

    一种克服露地芦笋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37816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910207687.9

    申请日:2019-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克服露地芦笋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原来2个栽培行正中间挖发酵沟;2在发酵沟内填充发酵物,发酵物为:未腐熟的生鸡粪与麦秸或稻草按照体积比7:3的比例混合,然后按照混合后的总体积添加磷酸钙10‑12kg/m3、尿素1.5‑2kg/m3,然后喷水,发酵;3将待定植到定植田的芦笋所在的芦笋育苗床浇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然后定植芦笋秧苗;4定植后2‑3d和8‑10d时各施用1次化感物质抑制剂;5定植后,发现有芦笋植株萎蔫时浇灌枯草芽孢杆菌和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栽培法中存在的连作后植株生长受抑,病害加剧,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问题。

    一种日光温室黄瓜-蒜苗间作的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2546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00304.1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光温室黄瓜‑蒜苗间作的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前茬作物拉秧后,每隔70 cm~80 cm起一个小高垄,小高垄上铺一条滴灌管,每隔两个小高垄的行间内铺3~4条滴灌管,用于种植蒜苗;(2)小高垄上单行定植黄瓜;(3)黄瓜定植5d~7d后,定植蒜苗;(4)蒜苗行间滴灌管每隔10~12d开启一次;小高垄上滴灌管每隔16~18d开启一次;(5)蒜苗生长30~40 d,地上部20~25 cm时收割第1刀,30 d~35 d后收割第2刀;(6)清除行间残留蒜头,蒜苗栽培行与田间操作管理通道互换,定植第2茬蒜苗,黄瓜栽培管理不变。本发明在不影响两种作物各自生长和产量的前提下,减少黄瓜根腐病和霜霉病以及蒜苗蒜蛆的发生,提高了温室内土壤的利用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