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69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34464.8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IPC: A47K11/02 , C05F3/06 , C05F17/964 , C05F17/97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农业生态厕所系统,属于能源再利用技术领域,其包括反应室、厕所主体、秸秆粉碎组件、控制组件以及集气组件。厕所主体设置有用于与反应室连通的第一输送管,秸秆粉碎组件设置有用于与反应室连通的第二输送管,利用控制组件能够对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的开闭进行控制,从而保证肥料与秸秆的同步且按比例被投入至反应室内。集气组件用于收集反应室内产生的氢气。本发明公开的农业生态厕所系统将厕所与发酵设备结合到一起,令肥料可以直接被投入到进行发酵的反应室内进行发酵,减少中间输送环节,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且能极大的降低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48857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844295.4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21/02 , C12M21/04 , C12M23/38 , C12M23/58 , C12M27/02 , C12M29/04 , C12M47/02 , C12P3/00 , C12P19/14
Abstract: 配有酶回收利用的同步糖化发酵产氢反应器,包括酶解单元、产氢单元、酶脱附单元和酶吸附单元;酶解单元位于产氢单元内部;酶解单元与产氢单元连通,酶解单元的下端与酶脱附单元上端的进料口连接,产氢单元的底部通过第一支撑管道与酶吸附单元的顶部连通,酶脱附单元的底部出料口通过第二支撑管道与酶吸附单元的顶部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配有酶回收利用的同步糖化发酵产氢反应器的实验方法。本发明在产氢过程结束后进行纤维素酶的回收利用,将纤维素酶回收可重复利用酶解反应后的纤维素酶,有效利用纤维素酶的残余活性,提高单位酶的得糖率,进一步减少纤维素酶用量,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工艺成本,促进秸秆类生物质能源转化的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929897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189494.5
申请日:2019-03-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生物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HAU-M1光合细菌菌群产氢的培养基及其应用;所述培养基组成为NH4Cl 0.1~1 g/L、MgCl2 0.01~0.5 g/L、酵母膏0.01~0.2 g/L、K2HPO4 0.1~1 g/L、NaCl 1~3 g/L、谷氨酸钠1~5 g/L、产氢氨基酸0.3~2.5 g/L;所述产氢氨基酸为L-半胱氨酸、L-丙氨酸、L-苏氨酸、L-亮氨酸、L-丝氨酸一种或几种任意比例混合物;基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培养基在生物制氢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了HAU-M1光合细菌菌群的产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929897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10189494.5
申请日:2019-03-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生物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HAU‑M1光合细菌菌群产氢的培养基及其应用;所述培养基组成为NH4Cl 0.1~1 g/L、MgCl20.01~0.5 g/L、酵母膏0.01~0.2 g/L、K2HPO40.1~1 g/L、NaCl 1~3 g/L、谷氨酸钠1~5 g/L、产氢氨基酸0.3~2.5 g/L;所述产氢氨基酸为L‑半胱氨酸、L‑丙氨酸、L‑苏氨酸、L‑亮氨酸、L‑丝氨酸一种或几种任意比例混合物;基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培养基在生物制氢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了HAU‑M1光合细菌菌群的产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488578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710844295.4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河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配有酶回收利用的同步糖化发酵产氢反应器,包括酶解单元、产氢单元、酶脱附单元和酶吸附单元;酶解单元位于产氢单元内部;酶解单元与产氢单元连通,酶解单元的下端与酶脱附单元上端的进料口连接,产氢单元的底部通过第一支撑管道与酶吸附单元的顶部连通,酶脱附单元的底部出料口通过第二支撑管道与酶吸附单元的顶部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配有酶回收利用的同步糖化发酵产氢反应器的实验方法。本发明在产氢过程结束后进行纤维素酶的回收利用,将纤维素酶回收可重复利用酶解反应后的纤维素酶,有效利用纤维素酶的残余活性,提高单位酶的得糖率,进一步减少纤维素酶用量,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工艺成本,促进秸秆类生物质能源转化的产业化生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