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柔性直流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565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241734.1

    申请日:2019-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对暂态零模电流采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提取出特征模态IMF1分量,并对IMF1进行一阶差分运算,获得突变奇异点,通过在奇异点附近计算累积斜率和,通过斜率和值与启动阈值的比较,区分故障状态与正常状态;接着,采用普罗尼算法对IMF1分量进行参数辨识,获得IMF1分量中的特征频率分量与直流分量,再计算特征频率分量与直流分量的能量比,通过能量比数值的不同进一步区分不同状态。相比已有方法,本发明能适应强噪声环境下的准确特征提取,且特征提取过程具有自适应性,应用方便,检测精度高,能敏锐判定出配电网系统运行状态,同时提高了计算速度。

    基于柔性直流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565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41734.1

    申请日:2019-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对暂态零模电流采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提取出特征模态IMF1分量,并对IMF1进行一阶差分运算,获得突变奇异点,通过在奇异点附近计算累积斜率和,通过斜率和值与启动阈值的比较,区分故障状态与正常状态;接着,采用普罗尼算法对IMF1分量进行参数辨识,获得IMF1分量中的特征频率分量与直流分量,再计算特征频率分量与直流分量的能量比,通过能量比数值的不同进一步区分不同状态。相比已有方法,本发明能适应强噪声环境下的准确特征提取,且特征提取过程具有自适应性,应用方便,检测精度高,能敏锐判定出配电网系统运行状态,同时提高了计算速度。

    油缓冲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13584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210372993.6

    申请日:2012-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缓冲器,包括主油缸和调节油缸,所述调节油缸通过连通通道与所述主油缸连通,所述调节油缸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桶状缸体,所述主油缸的底部插设在所述桶状缸体内且桶状缸体的侧壁内表面与所述主油缸的侧壁外表面围成环形调节腔,所述环形调节腔内设置有用于上下移动调节所述环形调节腔内的油量的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与桶状缸体的侧壁内表面和主油缸的侧壁外表面均液密封配合。采用具有桶状缸体的调节油缸,可以将调节油缸围绕主油缸的外周设置,调节油缸中的环形活塞可通过沿与主油缸环形活塞运动方向一致的方向上下运动,与现有技术中横向设置的侧油缸相比,调节油缸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

    基于颜色关系分类器的柔性直流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20436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632932.0

    申请日:2019-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颜色关系分类器的柔性直流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对暂态零模电流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提取出特征模态分量,采用特征模态分量比较区分故障状态和正常状态;接着,计算特征模态分量的欧几里德距离,将欧几里德距离转化为灰度,并计算灰度的均值;最后,采用颜色关系分类器将灰度均值转化为六角锥体空间模型,根据色相、饱和度和明度值进一步判定运行状态。与已有的高阻故障诊断方法相比,本发明故障检测方法具有灵活的推理模型,且故障检测可靠性高,颜色关系分类器模型便于嵌入设备中,实现实时监测,克服故障检测过程的复杂性,同时提高了计算速度。

    柔性直流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2043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632932.0

    申请日:2019-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对暂态零模电流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提取出特征模态分量,采用特征模态分量比较区分故障状态和正常状态;接着,计算特征模态分量的欧几里德距离,将欧几里德距离转化为灰度,并计算灰度的均值;最后,采用颜色关系分类器将灰度均值转化为六角锥体空间模型,根据色相、饱和度和明度值进一步判定运行状态。与已有的高阻故障诊断方法相比,本发明故障检测方法具有灵活的推理模型,且故障检测可靠性高,颜色关系分类器模型便于嵌入设备中,实现实时监测,克服故障检测过程的复杂性,同时提高了计算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