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58550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051281.X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 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EC61850规约的电能质量暂态数据传输方法,主要是实现在电能质量采集终端上实现电能质量暂态事件先进先出的存储,以及基于IEC61850暂态数据模型设计、通过IEC61850日志服务功能完全实现暂态事件传输到前置机的功能。主要步骤包括(1)暂态事件模型定义,实现暂态数据在电能质量采集终端的存储和上送传输的模型;(2)在终端上的存储结构的建立,终端上稳态事件以先进先出的方式存储暂态事件记录,而暂态事件的传输主要采用IEC61850规约的LOG模型,将暂态事件以一条记录写入LOG模型,本发明设计的该存储结构,具备先进先出存储和访问功能;(3)暂态事件查询服务,主要分为按时间读日志条目(暂态事件)、按标识ID读日志条目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2339355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051283.9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 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质量综合评估归一化处理的方法,以便能直接对区域内电能质量的总体状况给出一个更加直观的评价,使得电力供应更加经济和安全。本发明根据实际测量计算得到的电能的各项指标的95%概率值,然后根据国家标准等级的标准限值来进行单项指标的归一化处理,由归一化结果得出各项指标的评估系数,再将评估系数与每项指标所赋予的权值进行乘法运算,从而得到单项指标的分数,将各个单项指标的分数进行加法运算而得到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分数,最后结合电能质量得分情况对照表,根据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分数,判定电能质量的总体情况。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质量监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374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51282.4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 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将IEC61850规约在电能质量监测装置中的应用,采用IEC61850规约的建模方法建立电能质量的数据信息模型,所建立的数据信息模型,主要包括有测量逻辑节点(MMXU),统计功能节点(MSTA),相序不平衡逻辑节点(MSQI),谐波和间谐波逻辑节点(MHAI),闪变逻辑节点(MFLK),电压暂升暂降节点(QVVR),电流波动节点(QIVR)等等;使用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框架;利用通讯服务接口ACSI映射到为应用层服务MMS,最终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的数据通讯。
-
公开(公告)号:CN102158550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051281.X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 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EC61850规约的电能质量暂态数据传输方法,主要是实现在电能质量采集终端上实现电能质量暂态事件先进先出的存储,以及基于IEC61850暂态数据模型设计、通过IEC61850日志服务功能完全实现暂态事件传输到前置机的功能。主要步骤包括(1)暂态事件模型定义,实现暂态数据在电能质量采集终端的存储和上送传输的模型;(2)在终端上的存储结构的建立,终端上稳态事件以先进先出的方式存储暂态事件记录,而暂态事件的传输主要采用IEC61850规约的LOG模型,将暂态事件以一条记录写入LOG模型,本发明设计的该存储结构,具备先进先出存储和访问功能;(3)暂态事件查询服务,主要分为按时间读日志条目(暂态事件)、按标识ID读日志条目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201993752U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1120054182.2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 珠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5/16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成本、彻底摆脱了因数据传输慢而导致性能下降的困境的用于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双核处理器。该双核处理器集成于单一芯片上,包括:ARM内核(1)、DSP内核(2)、图形加速引擎(3)、摄像头模块(5)和USBHOST模块(6),所述图形加速引擎(3)、摄像头模块(5)和USBHOST模块(6)通过内部总线与所述ARM内核(1)以及DSP内核(2)相连接,所述ARM内核(1)和DSP内核(2)通过内部总线访问共有的内存片上RAM(7)。该双核处理器采用共享内存的方式来实现ARM与DSP的相互通信,其重要特征是提高了通信效率,从而提升了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315643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110239133.0
申请日:2011-08-19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在我国电网建设中普遍采用的电力系统三道防线的概念,提出了分类的故障模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故障集的自动批量生成,可对同一区域或同一电压等级的若干节点进行同类故障的批量生成,与现有的针对元件的单一故障生成相比,为用户省去了许多重复性操作,大大节省了故障生成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将各类故障模板按照三道防线的要求进行分类,能够更全面准确的发现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点和安全危险点,为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777766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116152.X
申请日:2010-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输电能力风险评估方法,包括:针对电网系统建立包含配电网络阻抗的负荷模型,计算得负荷模型参数的变化范围;以负荷模型的典型负荷为模型向量基,将各种典型负荷组成比例与模型向量基相乘得到模型向量;计算得到负荷模型参数在不同温度下的模糊期望,将不同温度下的模糊期望与该温度出现的概率相乘再累加,得温度模糊期望;将负荷模型参数的变化范围分为预设等份,分别计算负荷模型参数按预设等份变化时,断面传输功率极限和发电机阻尼比;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在负荷模型参数的变化范围内对断面传输功率极限和发电机阻尼比进行抽样,得到负荷模型风险评估参数;根据负荷模型风险评估参数计算电网断面输电能力的风险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333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97368.0
申请日:2011-04-19
Applicant: 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3 , H02J3/386 , H02J3/387 , H02J7/34 , H02J9/06 , H02J2003/388 , Y02B10/72 , Y02B90/14 , Y02E10/563 , Y02E10/566 ,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变流器在微电网中实现并离网双模式运行的方法,通过微电网中的并离网控制器检测大电网是否失电或恢复供电,通过二位二进制编码的接口形式向双向变流器发送“准备离网”、或“离网”、或“准备并网”、或“并网”指令,同时并离网控制器与微电网控制系统进行通信,由微电网控制系统发出充放电功率指令信号使双向变流器进行相应动作。当大电网失电时,双向变流器立即从并网运行状态转入离网运行状态,双向变流器切换为电压源工作模式,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投入,解决了储能系统与光伏并网逆变器在大电网失电后无法工作的问题,以及不易组建微电网系统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微电网控制中离网运行和并网运行快速无缝转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384070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131364.4
申请日:2012-0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50
Abstract: 一种基于PSASP的电能质量分析计算方法具有清晰的功能划分及数据架构,将电能质量分析计算与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结合起来,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的基础上,根据给定的电网结构、运行条件以及不对称负荷的电能质量模型等元件的参数,定量计算系统中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以及电压波动和闪变等电能质量分析指标,得出了不对称负荷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根据本方法的计算结果,能够有针对性的提出电网电能质量的治理方案,提高公共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减少电网运行的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保障公共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315643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39133.0
申请日:2011-08-19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在我国电网建设中普遍采用的电力系统三道防线的概念,提出了分类的故障模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故障集的自动批量生成,可对同一区域或同一电压等级的若干节点进行同类故障的批量生成,与现有的针对元件的单一故障生成相比,为用户省去了许多重复性操作,大大节省了故障生成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将各类故障模板按照三道防线的要求进行分类,能够更全面准确的发现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点和安全危险点,为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