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07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245441.1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河南能源集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杨恒 , 贾明魁 , 杨程涛 , 郭启文 , 辛新平 , 郭瑜 , 李国栋 , 李广生 , 狄满洲 , 张智峰 , 王一彤 , 陈攀 , 宛志红 , 闫本正 , 熊俊杰 , 武腾飞 , 李学臣 , 郝殿 , 郭志企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面井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力喷射泄煤增透地面井构建方法,在目标煤层和目标区域选定位置开口施工地面井;将地面井采用“三开”方式钻进,形成三开段,包含一开竖直段,下入套管进行固井、二开竖直拐向段,下入套管进行固井、三开水平段,下入套管不固井,钻进确定辅助泄煤巷的位置,在下入套管时完成综合录井;在将辅助泄煤巷再掘进数米,使辅助泄煤巷与三开段相贯通;在三开水平段内设有水力喷射孔,采用喷枪对三开水平段的周边煤体进行割缝冲孔造穴,三开水平段内送入钢套管,形成泄煤通道;对井内开展冲孔洗井作业,并做好完井设计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792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600472.1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F7/00 , G06F30/20 , G06Q50/02 , E21F17/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一煤层层内卸压防突效果评价的方法,明确影响卸压防突效果的目标考察值和影响因素值,确定以上因素之间的正负影响关系;测定并收集层内卸压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的相关参数和影响因素值资料;设定边界条件,校正目标考察值,建立关联目标考察值和影响因素值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灰色关联法+非定量纲期望区间的方式明确不同层内卸压工艺在不同因素下的卸压防突效果及预测目标区间值的对应关系;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检验,更新并优化目标考察值和影响因素值之间的区间对应关系;回采工作面使用反馈,修正预测模型。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为瓦斯灾害治理提供了预判的方法和指标,降低了后期停产治理的被动局面,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71752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470498.9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内保护层构建效果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单一突出煤层测定瓦斯参数;S2,在煤层底板岩石巷道向煤层设置多组考察孔,计量考察孔卸煤量和周围煤体的膨胀变形量;S3,以考察孔周围煤体的膨胀变形量≥3‰为依据,确定考察孔对应的有效控制范围,确定出内保护层、措施孔、措施孔单位卸煤指标;S4,根据措施孔单位卸煤指标实施卸煤措施,并准确计量各措施孔卸煤量;S5,计算措施孔累计卸煤量,判定措施有效性是否达标;S6,卸煤措施实施结束后,划分矩形单元,探测矩形单元内煤层是否存在卸压空白区;S7,判定煤层内保护层保护效果;若不存在卸压空白区,则判定煤层内保护层保护效果达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717529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70498.9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内保护层构建效果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单一突出煤层测定瓦斯参数;S2,在煤层底板岩石巷道向煤层设置多组考察孔,计量考察孔卸煤量和周围煤体的膨胀变形量;S3,以考察孔周围煤体的膨胀变形量≥3‰为依据,确定考察孔对应的有效控制范围,确定出内保护层、措施孔、措施孔单位卸煤指标;S4,根据措施孔单位卸煤指标实施卸煤措施,并准确计量各措施孔卸煤量;S5,计算措施孔累计卸煤量,判定措施有效性是否达标;S6,卸煤措施实施结束后,划分矩形单元,探测矩形单元内煤层是否存在卸压空白区;S7,判定煤层内保护层保护效果;若不存在卸压空白区,则判定煤层内保护层保护效果达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49262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324226.8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瓦斯涌出密闭式排碴及煤水气分离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设置有煤水气分离箱、旋转式排渣器、螺旋式煤水分离机构、液压控制机构,煤水气分离箱侧面设置有进气口、进渣口,煤水分离箱顶端设置有排气口,煤水分离箱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通过旋转式排渣器与螺旋式煤水分离机构相连通,第二出料口通过进料管道与螺旋式煤水分离机构相连通;所述固定板底端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履带行走机构、螺旋式煤水分离机构均与设置在固定板上的液压控制机构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583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495585.2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上海谱视科技有限公司 , 河南能源集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河南工程学院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6V10/774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矿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光谱技术的煤岩实时在线精准识别方法及系统。一种基于光谱技术的煤岩实时在线精准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煤岩样本的初始近红外光谱数据;对所述初始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清洗,得到目标近红外光谱数据;对所述目标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煤岩样本特征数据;建立初始煤岩识别模型,并利用所述煤岩训练特征数据对所述初始煤岩模型进行训练,得到中间煤岩识别模型;利用所述煤岩测试特征数据,对所述中间煤岩识别模型进行评估,得到目标煤岩识别模型;获取第一待识别煤岩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并输入所述目标煤岩识别模型,得到所述第一待识别煤岩的信息。能够对煤岩实时识别,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95587.1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上海谱视科技有限公司 , 河南能源集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河南工程学院
IPC: G01N15/06 , G01N15/075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煤水混合物的固体浓度检测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光源模块,设置于煤水混合物运输管道的第一侧管壁,出光面背对第一侧管壁;第一光电检测器,设置于正对第一侧管壁的第二侧管壁,第一光电检测器与光源模块同轴设置,第一光电检测器的光接收面背对第二侧管壁;处理模块,与第一光电检测器的输出端连接;光源模块可持续输出波长和强度固定的参考光束,第一光电检测器可采集检测光束的检测光强信号,处理模块可对检测光强信号进行补偿得到目标检测光强信号,根据参考光束的参考光强信号和目标检测光强信号确定煤水混合物中煤颗粒的浓度。该系统能够提升检测的效率和适应性,还能够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10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27597.0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河南能源集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山西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地震槽波多频联合解译煤层厚度的勘探方法,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分析处理勘探获取的地震槽波数据,由输入模块将工作面煤层及围岩的物性参数输入走时正演模块,将观测系统及频散走时观测数据输入厚度反演模块;煤层厚度迭代反演,厚度反演模块利用频散走时观测及正演数据反演煤层厚度变化模型,并输入走时正演模块,走时正演模块基于工作面物性参数及煤层厚度变化模型正演频散走时数据,并输入厚度反演模块;由厚度反演模块输出煤层厚度反演结果至输出模块,并由输出模块产生反演结果的精度及可靠性估计。本发明能够高效利用地震槽波频散数据,达到对频散走时多频率点的自由选取利用,实现对煤层厚度的精细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201129188Y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720307182.2
申请日:2007-12-24
Applicant: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
IPC: E21F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瓦斯抽放封闭装置,包括:抽放管路、横梁、连接环、密闭屏障,横梁固定在巷道顶部,密闭屏障通过连接环连接在横梁上,密闭屏障的上部开有抽放孔,抽放管路装置在抽放孔中,实现快速密闭,结合抽放系统,快速降低瓦斯积聚,保障生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8407523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2840183.0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瓦斯涌出密闭式排碴及煤水气分离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设置有煤水气分离箱、旋转式排渣器、螺旋式煤水分离机构、液压控制机构,煤水气分离箱侧面设置有进气口、进渣口,煤水分离箱顶端设置有排气口,煤水分离箱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一出料口通过旋转式排渣器与螺旋式煤水分离机构相连通,第二出料口通过进料管道与螺旋式煤水分离机构相连通;所述固定板底端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履带行走机构、螺旋式煤水分离机构均与设置在固定板上的液压控制机构相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