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升降调向功能的微水头水轮机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3313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017194.5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水力发电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具有升降调向功能的微水头水轮机及控制方法。有升降调向功能的微水头水轮机的底座上布置升降杆;升降杆的顶端设有轴承;微水头水轮机通过轴承与升降杆相连,微水头水轮机沿轴承转动;底座内设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控制升降杆的升降;调向电机带动轴承转动。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升降调向功能的微水头水轮机及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技术的水力发电,有效开发微水头水能资源、投资小、建设周期短、对生态友好;相比于传统技术的微水头发电机,充分利用水能资源,通过间断性的工作可避免升降电机和调向电机的疲劳运转、进而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微水头的可调叶片的水力发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150334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810026712.9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水头的可调叶片的水力发电设备,包括发电机、传动机构和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均为外径相同且右侧封闭的中空套筒,所述发电机安装在第一壳体的左侧,第一壳体的右侧安装有可拆卸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右侧安装有可拆卸的第三壳体。优点:能够合理的利用微水头的江河、溪流以及其他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的水能进行发电,而且该设备体积较小、结构紧凑,方便携带,并且拆装操作便捷,十分适合野外携带和使用,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水流条件选用不同的发电方式,从而高效的利用水能,面对自然灾害时,该设备可作为应急发电装置。

    一种有害气体净化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77946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810816.5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害气体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状的机架(1),所述机架(1)内部安装有储液装置(2)、喷淋装置(3)、反应装置(4)、除尘装置(5)、吸附装置(6)、水泵(7)、风机(8)、电源(9)和控制装置(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害气体净化器,即轻便又高效,反应液循环利用,合理布局使物理吸附及化学反应充分,能够根据空气中主要有害气体污染源的不同而配置不同反应液,且反应液流量可调,移动方便。

    具有升降调向功能的微水头水轮机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3313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17194.5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F03B15/00 F05B2270/329 F05B2270/602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水力发电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具有升降调向功能的微水头水轮机及控制方法。有升降调向功能的微水头水轮机的底座上布置升降杆;升降杆的顶端设有轴承;微水头水轮机通过轴承与升降杆相连,微水头水轮机沿轴承转动;底座内设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控制升降杆的升降;调向电机带动轴承转动。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升降调向功能的微水头水轮机及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技术的水力发电,有效开发微水头水能资源、投资小、建设周期短、对生态友好;相比于传统技术的微水头发电机,充分利用水能资源,通过间断性的工作可避免升降电机和调向电机的疲劳运转、进而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一种基于微水头的可调叶片的水力发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150334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026712.9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水头的可调叶片的水力发电设备,包括发电机、传动机构和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均为外径相同且右侧封闭的中空套筒,所述发电机安装在第一壳体的左侧,第一壳体的右侧安装有可拆卸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右侧安装有可拆卸的第三壳体。优点:能够合理的利用微水头的江河、溪流以及其他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的水能进行发电,而且该设备体积较小、结构紧凑,方便携带,并且拆装操作便捷,十分适合野外携带和使用,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水流条件选用不同的发电方式,从而高效的利用水能,面对自然灾害时,该设备可作为应急发电装置。

    一种侧向掺气坎的水翅防治方法及平直出流侧向掺气坎

    公开(公告)号:CN10282849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20527.6

    申请日:201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向掺气坎的水翅防治方法及平直出流侧向掺气坎。一种侧向掺气坎的水翅防治方法,在泄水建筑物底部及侧面分别设置底掺气坎和楔形掺气坎,再对楔形掺气坎进行等高(厚)延伸并形成条形掺气坎,最后,利用条形掺气坎抑制水翅的产生。一种平直出流侧向掺气坎,包括:楔形掺气坎,及在楔形掺气坎末端连接等高(厚)的条形掺气坎。本发明用于在满足一定掺气效果的条件下,减免水翅发生,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泄水建筑物的设计和运行均有良好的应用。

    一种流速检测车仪器安装平台水平零位校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478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138840.4

    申请日:2021-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速检测车仪器安装平台水平零位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仪器安装平台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在检测车安装架上;步骤2:检测车通过滑轮在导向轨上进行直线运动位移调整;步骤3:将测距仪安装到仪器安装平台中轴线位置,调整测距仪的朝向;步骤4:推动仪器安装平台在安装架上旋转90°;步骤5:沿导向轨测量一组仪器安装平台中轴线至导向轨之间的距离;步骤6:根据测得的距离进一步调整仪器安装平台的位置。该流速检测车仪器安装平台水平零位校准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精确校准检测车仪器安装平台水平零位,使仪器轴中心的随检测车运动轨迹与轨道平行,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推广应用。

    一种侧向掺气坎的水翅防治方法及平直出流侧向掺气坎

    公开(公告)号:CN102828495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210220527.6

    申请日:201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向掺气坎的水翅防治方法及平直出流侧向掺气坎。一种侧向掺气坎的水翅防治方法,在泄水建筑物底部及侧面分别设置底掺气坎和楔形掺气坎,再对楔形掺气坎进行等高(厚)延伸并形成条形掺气坎,最后,利用条形掺气坎抑制水翅的产生。一种平直出流侧向掺气坎,包括:楔形掺气坎,及在楔形掺气坎末端连接等高(厚)的条形掺气坎。本发明用于在满足一定掺气效果的条件下,减免水翅发生,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泄水建筑物的设计和运行均有良好的应用。

    一种有害气体净化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77946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810816.5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害气体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状的机架(1),所述机架(1)内部安装有储液装置(2)、喷淋装置(3)、反应装置(4)、除尘装置(5)、吸附装置(6)、水泵(7)、风机(8)、电源(9)和控制装置(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害气体净化器,即轻便又高效,反应液循环利用,合理布局使物理吸附及化学反应充分,能够根据空气中主要有害气体污染源的不同而配置不同反应液,且反应液流量可调,移动方便。

    一种流速检测车定位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409031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20274853.X

    申请日:202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速检测车定位装置,包括流速检测车主体和第二连接轴,所述流速检测车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调节块,且第一调节块的右端与第一连接轴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流速检测车主体的左端外壁与流速检测车主体的右端内壁相互连接,且第一连接轴的外表面焊接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该流速检测车定位装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第一调节块,使得第一连接轴通过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进行旋转,使得第一直齿轮通过第一传动带带动第二直齿轮和第三直齿轮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支撑杆向下滑动并与路面连接,进而完成对流速检测车主体的定位工作,避免了在流速检测过程中发生移动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