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绳缠绕式提升机钢丝绳同步补偿轮的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3974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510647905.2

    申请日:2015-09-27

    Abstract: 一种多绳缠绕式提升机钢丝绳同步补偿轮的补偿方法,所述的多绳缠绕式提升机钢丝绳同步补偿轮在提升容器的过程中,提升时一根钢丝绳长度变短受力偏重时,另一根钢丝绳长度加长受力减轻,轮体与轮轴通过杠杆原理,轮体向钢丝绳长度加长受力减轻方向转动,使两根钢丝绳平衡受力;能够灵活方便的对多绳缠绕式提升机的钢丝绳张力进行平衡以及不同步进行补偿;重量比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液压张力平衡系统轻,而调节能力要比张力平衡系统大;因为是靠杠杆原理,依靠补偿轮围绕心轴旋转,能够补偿两侧的钢丝绳的张力相同,机构安全可靠。

    一种多绳缠绕式提升机的同步天轮平衡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3975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47946.1

    申请日:2015-09-27

    Abstract: 一种多绳缠绕式提升机的同步天轮平衡调整方法,多绳缠绕式提升机工作时,由两根钢丝绳通过天轮体对容器提升,容器在提升运行中,当液压缸上的天轮缠绕的这根钢丝绳受力偏重时,天轮体通过第一液压缸向下压缩,减小受力的同时,也放松了钢丝绳,钢丝绳放松至与另一侧钢丝绳进行平衡受力的调整;当另一根钢丝绳受力偏重时,天轮体1通过第二液压缸向下压缩,减小受力的同时,也放松了钢丝绳;两个天轮体受力不均衡时对液压缸产生压力补偿:当第一液压缸受压缩时液压通过连通装置对第二液压缸加压平衡,加压后使第二液压缸与第一液压缸压力平衡;能够灵活方便的对多绳缠绕式提升机的钢丝绳张力进行平衡以及不同步进行补偿。

    一种新型立式搅拌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7202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696059.7

    申请日:2018-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2C17/163 B02C2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立式搅拌磨,包括驱动装置、上机体、传动装置、筒体、螺旋搅拌器、分选槽,驱动装置、上机体、筒体由上至下通过连接螺栓依次连接,螺旋搅拌器竖直悬挂在筒体内部,传动装置设在上机体内部,传动装置上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的下端通过端面键和螺栓紧固件与螺旋搅拌器连接,在分选槽本体的外圆面上设有料浆入口、上排料口、下排料口,料浆入口通过变径管与上机体下部外圆面上的溢流口连接,上排料口通过工艺管道与工艺设备水力旋流器连接,下排料口通过循环泵的入口管道与循环泵连接,循环泵的出料口通过出口管道与筒体下部侧壁上的返料口连接,形成了一个圈流粉磨分级系统,实现磨机稳定、高效运转。

    一种多绳缠绕式提升机钢丝绳同步补偿轮的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3974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47905.2

    申请日:2015-09-27

    Abstract: 一种多绳缠绕式提升机钢丝绳同步补偿轮的补偿方法,所述的多绳缠绕式提升机钢丝绳同步补偿轮在提升容器的过程中,提升时一根钢丝绳长度变短受力偏重时,另一根钢丝绳长度加长受力减轻,轮体与轮轴通过杠杆原理,轮体向钢丝绳长度加长受力减轻方向转动,使两根钢丝绳平衡受力;能够灵活方便的对多绳缠绕式提升机的钢丝绳张力进行平衡以及不同步进行补偿;重量比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液压张力平衡系统轻,而调节能力要比张力平衡系统大;因为是靠杠杆原理,依靠补偿轮围绕心轴旋转,能够补偿两侧的钢丝绳的张力相同,机构安全可靠。

    一种新型立式搅拌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67202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810696059.7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立式搅拌磨,包括驱动装置、上机体、传动装置、筒体、螺旋搅拌器、分选槽,驱动装置、上机体、筒体由上至下通过连接螺栓依次连接,螺旋搅拌器竖直悬挂在筒体内部,传动装置设在上机体内部,传动装置上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的下端通过端面键和螺栓紧固件与螺旋搅拌器连接,在分选槽本体的外圆面上设有料浆入口、上排料口、下排料口,料浆入口通过变径管与上机体下部外圆面上的溢流口连接,上排料口通过工艺管道与工艺设备水力旋流器连接,下排料口通过循环泵的入口管道与循环泵连接,循环泵的出料口通过出口管道与筒体下部侧壁上的返料口连接,形成了一个圈流粉磨分级系统,实现磨机稳定、高效运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