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氮掺杂碳微立方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5609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1459648.1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氮掺杂的碳微立方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锌盐、配体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后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165~200℃的烘箱中反应1~22小时,冷却,清洗后于60℃下,保温24小时以上,获得金属有机框架颗粒;(2)将烘干后的金属有机框架颗粒置于炉膛内,升到900~1500℃,保温1~1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氮掺杂的碳微立方体。本方法制备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获得氮掺杂的碳微立方体在电催化和储能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准晶相增强的LPSO结构Mg‑Zn‑Y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3448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596611.1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准晶相增强的LPSO结构Mg‑Zn‑Y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Zn 5.51~13.58%,Y 11.30~13.35%,余量为Mg。本发明在LPSO结构Mg‑Zn‑Y镁合金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工艺手段,在熔炼LPSO结构Mg‑Zn‑Y镁合金过程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16%的Mg‑Zn‑Y准晶中间合金,制得准晶相增强的LPSO结构Mg‑Zn‑Y镁合金。既保留了该LPSO结构Mg‑Zn‑Y镁合金较好的高温抗蠕变高的优点,又改善了合金的强度和塑性,使制得的新型镁合金的综合性能有明显的提高。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镁合金材料在轨道交通、汽车、电子以及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耐腐蚀生物医用Mg-Zn-Nd-Sm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7005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56444.2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3/04 C22C1/03 C22F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镁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生物医用Mg‑Zn‑Nd‑Sm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耐腐蚀生物医用镁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Zn4.5‑6.0%,Nd0.9‑1.2%,Sm0.2‑0.8%,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元素;上述镁合金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按配比称量原材料并放入石墨‑黏土坩埚中;(2)将装有原材料的石墨坩埚放入电阻炉,熔化后浇铸制成Mg‑Zn‑Nd‑Sm铸态合金母锭;(3)合金母锭放入电阻炉内进行两次热处理后自然时效,制得镁合金。本发明制备的镁合金耐腐蚀性得到显著提高,满足了镁合金作为骨用材料在耐腐蚀性方面的应用要求。

    一种Mg‑Zn‑Gd准晶增强的AZ91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1866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658774.8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g‑Zn‑Gd准晶相增强AZ91镁合金,其特征在于,质量百分含量为:Al 8.18~8.82,Zn 1.90~5.16%,Gd 0.29~1.36%,余量为Mg。本发明先获得组织明确、成分均匀的Mg‑Zn‑Gd准晶合金,再将准晶中间合金添加到传统的AZ91合金,通过合理的工艺手段,将AZ91和质量百分比为2%~10%准晶中间合金同时熔炼,获得Mg‑Zn‑Gd准晶相增强AZ91镁合金。在保证了镁合金的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的同时,使得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及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AZ91合金将进一步提高其在轨道交通、汽车、电子以及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氮掺杂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2066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1527329.X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氮掺杂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锌盐、配体和表面活性剂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后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90~200℃的烘箱中反应,冷却,清洗后于60℃保温24小时以上,获得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2)将烘干后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置于炉膛内,以不同的升温速率升到800~1500℃,保温1~1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氮掺杂的纳米片。本方法制备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获得氮掺杂碳纳米片在超级电容器和水系锌空电池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氮掺杂碳微立方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5609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59648.1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氮掺杂的碳微立方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锌盐、配体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后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165~200℃的烘箱中反应1~22小时,冷却,清洗后于60℃下,保温24小时以上,获得金属有机框架颗粒;(2)将烘干后的金属有机框架颗粒置于炉膛内,升到900~1500℃,保温1~1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氮掺杂的碳微立方体。本方法制备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获得氮掺杂的碳微立方体在电催化和储能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大块匀质Al‑Bi难混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014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404159.3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1/003 C22C1/026 C22C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块匀质Al‑Bi难混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中,首先使金属铝和金属铋充分熔化,使两液相充分熔融为均匀的单一液相,然后加入稀土添加剂,使稀土添加剂充分熔化并均匀分布,最后将加入稀土添加剂后的熔体浇注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大块匀质Al‑Bi难混溶合金。本发明采用稀土金属、混合稀土金属或者稀土中间合金作为添加剂,对Al‑Bi难混溶合金进行均化和细化处理,由于稀土金属一般极易在空气中氧化甚至自燃,将其制备成稀土中间合金可以长期存储,方便运输,提高运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在防止稀土金属氧化方面的成本。

    一种Mg-Zn-Gd准晶增强的AZ91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186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658774.8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g-Zn-Gd准晶相增强AZ91镁合金,其特征在于,质量百分含量为:Al 8.18~8.82,Zn 1.90~5.16%,Gd 0.29~1.36%,余量为Mg。本发明先获得组织明确、成分均匀的Mg-Zn-Gd准晶合金,再将准晶中间合金添加到传统的AZ91合金,通过合理的工艺手段,将AZ91和质量百分比为2%~10%准晶中间合金同时熔炼,获得Mg-Zn-Gd准晶相增强AZ91镁合金。在保证了镁合金的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的同时,使得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及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AZ91合金将进一步提高其在轨道交通、汽车、电子以及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一种Mg-Mn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02409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18608.0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金属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镁合金组织均匀及细化的Mg-Mn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该中间合金体系中Mn以α-Mn的形式存在。该合金按重量百分比为:85~95%Mg,5~15%Mn。制备步骤是:按比例准备好工业纯镁和工业纯铝,将其同时放入石墨坩埚中,将炉温升至680~700℃,待镁完全熔化,在熔体表面覆盖一层厚度大于2.5mm的RJ-2或RJ-3保护熔剂,升温至820~1000℃,保温5~40min;或采用中频炉用170~250HZ的频率将Mg完全熔化,在熔体表面覆盖一层厚度大于2.5mm的RJ-2或RJ-3保护熔剂,采用200~350HZ的频率升温至820~1000℃,保温5~40min;最后将熔体直接浇注成铸锭或制备成棒材。该制备方法简便,所制备的Mg-Mn中间合金对镁合金组织具有良好的均匀细化效果,适合大批量生产。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氮掺杂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22066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27329.X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氮掺杂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锌盐、配体和表面活性剂加入有机溶剂中,搅拌后放入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90~200℃的烘箱中反应,冷却,清洗后于60℃保温24小时以上,获得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2)将烘干后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置于炉膛内,以不同的升温速率升到800~1500℃,保温1~10小时,自然冷却到室温,得到氮掺杂的纳米片。本方法制备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获得氮掺杂碳纳米片在超级电容器和水系锌空电池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