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导线疲劳寿命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2235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10676.X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导线疲劳寿命的试验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打磨、粗糙度测量以及疲劳试验;本发明的优点:通过步骤一打磨来获取取铝合金导线的不同表面损伤状态,使铝合金导线获取不同表面损伤的状态,并通过步骤二获取不同表面表面损伤的状态下的粗糙度,以及步骤三对铝合金导线进行疲劳试验,整个试验方法可以快速的得到不同表面损伤状态下铝合金导线的疲劳寿命,经过实践证明:铝合金导线损伤程度的增加,疲劳寿命降低,同时可以得出具体的降低值,由于对于表面损伤的引进极大地提高了铝合金导线疲劳性能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铝合金导线力学性能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2234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09401.4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温度变化的铝合金导线力学性能评价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拉伸试样制备、加热或冷却处理、拉伸试验;本发明的优点:通过步骤一对制备后的拉伸试样进行打磨、抛光处理,能有效的改善拉伸试样表面的应力,解决了拉伸过程断裂在夹持位置,步骤二对拉伸试样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以及通过步骤三对拉伸试样进行拉伸试验,从而能得到拉伸试样在一定温度内的应力-应变的拉伸曲线图,可以快速的得到不同温度下铝合金导线的力学性能,经过实践证明:铝合金导线损的力学性能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温度的降低,屈服强度就抗拉强度逐渐升高,同时可以得出具体数值,测试精度高,为铝合金导线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种铝合金导线应力松弛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036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09367.0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导线应力松弛评价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应力松弛试样制备、应力松弛试样加热、应力松弛试验;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对步骤一制备的应力松弛试样进行打磨、抛光处理,能有效的解决了应力松弛过程断裂在夹持位置,提高了试验的可靠性,其次,步骤二将应力松弛试样加热处理,并保温10min,能确保整个应力松弛试样温度的均匀性,以快速的得到不同温度下铝合金导线的应力松弛性能,经过实践证明:铝合金导线在实验温度温度范围(室温-200℃)内,应力松弛程度很小,步骤三通过设置初始应变来进行应力松弛试验,由于利用应变规对初始应变进行测量,测试精度高,这为铝合金导线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种灵敏度高且对严苛环境耐受力强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398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97333.7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敏度高且对严苛环境耐受力强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应变传感器技术领域。所述柔性应变传感器包括柔性衬底、含规则狭缝阵列的薄板状导电层以及导电层两端连接的金属测试导线,其中导电层呈特殊设计的连续结构。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采用微加工方式将导电层切割出狭缝阵列图案、在狭缝阵列局部的沟道侧壁部位电镀金属薄膜、连接测试导线、将导电层封装在两片预拉伸的柔性衬底中、最后释放柔性衬底中的预应变。本发明所提供的柔性应变传感器不仅灵敏度高,能够实现微小应变的精确检测,同时,在过载、冲击、水下浸泡等严苛环境作用之后其电阻响应水平不衰减,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一种小尺寸板状样品单轴蠕变测试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17740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62039.5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蠕变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尺寸板状样品单轴蠕变测试夹具。包括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分别从小尺寸蠕变样品的两端进行夹持固定,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安装在传统蠕变试验机,通过传统蠕变试验机提供加载外力,实现小尺寸蠕变样品的蠕变实验。第一夹紧机构和所述第二夹紧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夹具主体和限位部件,其中夹具主体的一端设有样品夹持头,样品夹持头的端面沿轴向设有样品槽,小尺寸蠕变样品的一端插设于样品夹持头的样品槽内,且通过限位部件轴向限位。本发明能匹配标准蠕变设备,在测试过程中对蠕变变形量造成的干扰极小,摩擦力也极小,实现蠕变测量的精确性。

    一种高通量小微样品疲劳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20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578287.1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通量小微样品疲劳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该测试平台包括试样夹持系统、驱动及限位系统及计算系统,试样夹持系统用于夹持高通量试样组,并带动高通量试样组移动;驱动及限位系统用于对试样夹持系统夹持的高通量试样组进行疲劳加载;测量观察与运动反馈系统用于对高通量试样组周围温度场及表面形貌进行实时检测,及疲劳加载位移量的检测且输出检测信息;计算系统用于接收测量观察与运动反馈系统的检测信息,控制疲劳加载频率,从而获得高通量试样在疲劳断裂过程中的材料性能表征参数。本发明能同时给多个小微样品施加相同条件的疲劳载荷,能够快速、精准地对特殊结构件用材料进行疲劳性能评价。

    一种MEMS器件用高服役可靠性、廉价层状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2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98444.9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EMS器件用高服役可靠性、廉价层状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设计由金属镍层和镍钨合金层交替层叠组成复合层状材料,材料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内部产生的疲劳裂纹可通过发生钝化、偏折以及界面脱粘来降低裂纹扩展速率,从而提高材料的服役寿命;可通过热处理调控材料异质层间晶粒尺寸匹配,进一步提高材料强度。本发明的特点在于:(1)材料成本低,力学性能可靠,并具有长使用寿命;(2)所设计的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可抑制器件服役过程中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降低局部应力集中;(3)可以在空间上灵活地调控相邻层晶粒尺寸,使之相互匹配以使材料获得更高强度。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可穿戴智能人体运动状态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304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25943.3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可穿戴智能人体运动状态识别系统,属于穿戴式人机交互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可穿戴智能装置和移动终端上的用户界面。所述可穿戴智能装置包括:可穿戴织物,柔性应变传感器阵列、微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语音模块及电源。所述移动终端上的用户界面包含嵌入的数据处理程序、嵌入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信号实时监测界面、信号识别结果显示界面和操作按钮。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可穿戴智能人体运动状态识别系统,能够对人体特定部位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类识别,具有准确可靠、操作简便、质轻便携以及无线实时连续监测等优点。

    一种灵敏度高且循环稳定性好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620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338988.9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敏度高且循环稳定性好的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应变电测与传感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三个步骤:在柔性基底上溅射一层金属薄膜、对薄膜进行疲劳加载使其表面产生疲劳裂纹、在薄膜两端连接电导线。利用本发明可以制备出兼具高灵敏度和高循环稳定性的柔性应变传感器。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应变传感器具有十的三次方以上的高灵敏度因子,能够精准感应极微小的应变(小于1.5%的应变),同时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实现了柔性应变传感器两大关键性能的结合,此外还具有易于制备、性能便于调控等优点,为柔性电子器件中应变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