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氧化铝湿料的输送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708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78784.X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种氧化铝湿料的输送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上表面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相对面两端的中部均共同转动安装有转动辊,转动辊的外侧之间共同套设安装有输送皮带,第一固定板相对面下侧的中部之间共同转动安装有转动筒,转动筒的外环面上间隔固定有若干毛刷,第一固定板一端表面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相对面之间共同固定有下料刮板,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的对本输送装置中的输送皮带进行清理,避免特种氧化铝湿料粘附在本输送装置中的输送皮带上,有助于对本输送装置进行使用,以便于对特种氧化铝湿料进行输送。

    一种含碳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815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15686.6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催化剂载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碳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活性碳与碱溶液按1:2.8的重量比置入至脱灰设备内,以对活性碳与碱溶液之间进行混合;步骤二:将脱灰后的活性碳与浸渍溶液按照1:2的重量比进行混合,然后经过过滤、干燥后得到浸渍预处理后的活性碳;步骤三:进一步的将预处理后的活性碳置入至密闭的加热容器内进行加热,将预处理后的活性碳加热至135‑230℃,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有助于对脱灰加工后的活性碳原料进行出料,以便于对本脱灰设备进行使用,有助于保证对活性碳原料进行脱灰加工的工作效率,以便于对活性碳原料进行脱灰加工。

    一种钛硅分子筛催化剂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59460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70116.2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其中,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由SiO2:H2O:四丙基氢氧化铵:TiO2:异丙醇按照摩尔比1:15~22:0.25~0.35:0.025~0.035:4.4~4.5制备而成,同时,本发明在制备钛硅分子筛催化剂时引入改性石墨烯,改性石墨烯由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羧基和聚乙烯亚胺中的氨基反应制备而成,通过向石墨烯表面引入氨基,利用螯合作用,提高了催化剂水热合成过程中钛离子的负载率,提高了制备的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同时,利用螯合作用,降低了催化剂服役过程中活性中性钛的流失,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一种钛硅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98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88332.X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硅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属于分子筛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酸四乙酯、去离子水、四丙基氢氧化铵、钛酸四乙酯和异丙醇按照摩尔比为SiO2:H2O:四丙基氢氧化铵:TiO2:异丙醇=1:15~22:0.25~0.35:0.025~0.035:4.4~4.5混合搅拌,再经焙烧等后处理,得到载体,再在载体表面通过溶胶‑凝胶法搭载活性组分‑纳米CoFe2O4粒子,再利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表面处理,得到一种用于含酚废水处理的钛硅分子筛,本发明制备的钛硅分子筛利用光催化降解作用和吸附作用实现对含酚废水中酚类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处理。

    一种钛硅分子筛催化剂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94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70116.2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其中,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由SiO2:H2O:四丙基氢氧化铵:TiO2:异丙醇按照摩尔比1:15~22:0.25~0.35:0.025~0.035:4.4~4.5制备而成,同时,本发明在制备钛硅分子筛催化剂时引入改性石墨烯,改性石墨烯由氧化石墨烯表面的羧基和聚乙烯亚胺中的氨基反应制备而成,通过向石墨烯表面引入氨基,利用螯合作用,提高了催化剂水热合成过程中钛离子的负载率,提高了制备的钛硅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同时,利用螯合作用,降低了催化剂服役过程中活性中性钛的流失,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