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42579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110004634.0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冷凝下降管与S形弯管、第一管道转动连接阀、流量控制调节阀、集热管、金属连接管、主汽管、第二管道转动连接阀、上升管、蒸汽换热器通过波纹连接管顺次连接;上升管末端设有真空抽气口;转动轴分别于液压系统、反射镜架、镜架支撑相互连接;反射镜架上装有反射镜面;集热管和光强感应器通过集热管支撑架与反射镜架连接;第一管道转动连接阀、第二管道转动连接阀和S形弯管通过与管道转动基支撑连接后与转动轴同轴固定在镜架支撑上;转动管道顶端支撑固定在反射镜架端部;蒸汽换热器安装在铁塔上;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本发明引入自然循环,采用高效新型连接和控制方式,提高系统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5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139822.9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式如式(a)或式(b)所示的化合物:其中,R为烷基或苯基,R1‑R5各自独立选自氢、烷基、环烷基、醚键、卤素、烷氧基、羟基或磺酸根中的一种。本发明还公开了式(a)或式(b)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得化合物结构新颖,抗光漂白性能优异,作为染料表现出在血液中荧光增强的特点。其合成步骤简单,合成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79595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620535.4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1/359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近红外荧光蛋白衍生物或类似物进行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的方法、装置及应用,同时提供近红外荧光蛋白iRFP713在近红外二区的表征;近红外荧光蛋白的发射波长在比传统的GFP类荧光蛋白发射光谱(~400‑600nm)更长的近红外区域,因此更适用于活体内生物成像。与目前GFP类荧光蛋白的生物成像以及近红外荧光蛋白在近红外一区(~700‑900nm)的成像应用相比,本发明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穿透深度和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将大大提高活体成像的穿透深度和信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1179595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20535.4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N21/64 , G01N21/359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近红外荧光蛋白衍生物或类似物进行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的方法、装置及应用,同时提供近红外荧光蛋白iRFP713在近红外二区的表征;近红外荧光蛋白的发射波长在比传统的GFP类荧光蛋白发射光谱(~400-600nm)更长的近红外区域,因此更适用于活体内生物成像。与目前GFP类荧光蛋白的生物成像以及近红外荧光蛋白在近红外一区(~700-900nm)的成像应用相比,本发明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穿透深度和空间分辨率的优势,将大大提高活体成像的穿透深度和信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54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1139822.9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式如式(a)或式(b)所示的化合物:#imgabs0#其中,R为烷基或苯基,R1‑R5各自独立选自氢、烷基、环烷基、醚键、卤素、烷氧基、羟基或磺酸根中的一种。本发明还公开了式(a)或式(b)所示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得化合物结构新颖,抗光漂白性能优异,作为染料表现出在血液中荧光增强的特点。其合成步骤简单,合成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49685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02484.8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C03C1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绞接式玻璃表面导电薄膜喷涂炉及其方法。上炉体和下炉体之间用绞链连接;玻板传送系统由右向推板装置、升板装置、上行导轨、降板装置、左向推板装置和下行导轨组成,玻板传送上行导轨穿越下炉体顶面,下行导轨在炉体下方,右向推板装置安装在炉体左上方,左向推板装置安装在炉体右下方;喷涂系统由刀形喷嘴、喷嘴平动装置与空气压力设备组成,刀形喷嘴、喷嘴平动装置位于炉体正前方。本发明炉体在玻板加热和喷涂过程中始终面面相对,大大减少热量的浪费,能耗低,生产效率高;炉体分离拆卸方便,维修简捷;控制系统简化,故障率低;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2042579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10004634.0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冷凝下降管与S形弯管、第一管道转动连接阀、流量控制调节阀、集热管、金属连接管、主汽管、第二管道转动连接阀、上升管、蒸汽换热器通过波纹连接管顺次连接;上升管末端设有真空抽气口;转动轴分别于液压系统、反射镜架、镜架支撑相互连接;反射镜架上装有反射镜面;集热管和光强感应器通过集热管支撑架与反射镜架连接;第一管道转动连接阀、第二管道转动连接阀和S形弯管通过与管道转动基支撑连接后与转动轴同轴固定在镜架支撑上;转动管道顶端支撑固定在反射镜架端部;蒸汽换热器安装在铁塔上;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本发明引入自然循环,采用高效新型连接和控制方式,提高系统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057087U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20006707.5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然循环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冷凝下降管与S形弯管、第一管道转动连接阀、流量控制调节阀、集热管、金属连接管、主汽管、第二管道转动连接阀、上升管、蒸汽换热器通过波纹连接管顺次连接;上升管末端设有真空抽气口;转动轴分别于液压系统、反射镜架、镜架支撑相互连接;反射镜架上装有反射镜面;集热管和光强感应器通过集热管支撑架与反射镜架连接;第一管道转动连接阀、第二管道转动连接阀和S形弯管通过与管道转动基支撑连接后与转动轴同轴固定在镜架支撑上;转动管道顶端支撑固定在反射镜架端部;蒸汽换热器安装在铁塔上;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本实用新型引入自然循环,采用高效新型连接和控制方式,提高系统效率和稳定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