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监测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8877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28561.9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边坡影像数据获取,通过影像设备获取边坡的二维时序可见光影像数据;S2:图像的预处理,对所述影像数据初步筛选,按照边坡全貌整体分析、边坡植被细部分析、边坡三维模型重构的用途进行分类;其特征在于:S3:植被影像数据分析:通过对二维影像数据的植被指数反演提取植被水平结构参数;通过对二维影像的三维模型重构提取植被垂直结构参数。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利用影像数据得出具体真实的植被评价指标数值,对边坡进行长期追踪监测,进而全面、客观、定量地反映边坡生态修复的具体效果与程度。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藻基淹水栽培植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9852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810731538.8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藻基淹水栽培植物的方法,在废水中接种微藻,通过微藻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营造高氧水环境,再将植物直接投放入栽培容器中,使植物的地上部部分淹没在水中进行栽培。由于本方法可缓解淹水对植物的胁迫,植物在淹水条件下仍能生长。该淹水栽培方法无需固定植株,极大简化了植物栽培、管理和收获,同时可在废水中高密度栽培植物,从而提高废水的生态修复效率。本发明有助于促进植物在废水修复中的工程化应用和作物的水培生产。

    一种通过未成熟胚快速培育水松幼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0137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46335.0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未成熟胚快速培育水松幼苗的方法,旨在解决水松群体数量少,以及生产上通过扦插繁殖导致的遗传多样性低等问题。本发明以浙江省余杭区瓶窑镇水松扦插植株的未成熟球果为起始材料,表面消毒后剥取其胚乳与未成熟胚,通过胚培养技术快速培育水松植株有性后代,短时间内获得数量较多的水松幼苗。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水松带有胚乳的未成熟胚,培养30天后,获得水松有性后代群体,改善水松主要通过扦插繁殖的现状,加快水松幼苗培育速度。该方法可操作性强,简单高效,污染率低,对世界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以及苗木的快速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山地石漠深层缝隙植树造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589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610687393.7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P60/40 A01G23/00

    Abstract: 一种利用山地石漠深层缝隙植树造林的方法,包括探寻深层缝隙和树苗种植两个步骤,具体步骤包括在山地石漠上用金属探针、向漏斗内灌水、声纳地层剖面仪、地质“空洞探测仪”探测石漠上的深层缝隙,做好标记;石漠深层缝隙上部孔隙较大的,取出孔隙内的碎石,形成种植坑,用无纺布袋装填栽培基质构成无纺布基质包并封堵住种植坑的底孔,种植树苗。石漠深层缝隙上部狭窄,孔隙太小不适合植树的,预先在石漠缝隙内垂直置入微型炸药包,用雷管引爆,炸碎石漠缝口岩石,挖出碎石,形成种植坑,用无纺布袋装填栽培基质构成无纺布基质包并封堵住种植坑的底孔,种植树苗。本发明的技术把山地石漠生态恢复,从化费巨大的建梯田种植乔木、灌木、草或在岩石上爆破挖蓄水坑培土植树的方式,改变成利用山地石漠深层缝隙植树造林,达到大幅度降低山地石漠植树造林费用的目的。

    用尼龙网和无纺布固定基质的陡坡喷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83901A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2143063.2

    申请日:2002-09-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徐礼根 娄成城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尼龙网和无纺布固定基质的陡坡喷播方法。本发明先在岩坡11顶部固定牢尼龙绳网3,在坡面上铺上基质附着物10,把尼龙绳网3由上向下把基质附着物10压住,然后喷第一层基质层7,在第一层基质层7上铺上无纺布6,在无纺布6上均匀铺上基质附着物10,用尼龙丝网1压住基质附着物10,然后喷第二层基质浆,并由此重复第二层基质层喷射的方法和过程,一层一层一直喷到基质厚度达到规定要求,再喷种子基质层9。本发明能把厚层基质牢固地固定在陡坡上,不会造成基质水土流失。

    基于微藻-纳米零价铁协同作用去除水体中壬基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320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832653.0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藻‑纳米零价铁协同作用去除水体中壬基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受污染水体进行预处理后加入到可透光的容器中;(2)向所述容器中加入胶网藻和纳米零价铁,进行培养;(3)间隔第一预定时间,对所述容器内的溶液进行机械搅拌,以增大纳米零价铁、胶网藻与受污染水体的接触面积;(4)机械搅拌后的第二预定时间,待受污染水体的去除率达到一定程度后,对所述容器内的溶液进行电磁搅拌,以实现纳米零价铁与藻细胞的分离;(5)过滤回收可二次利用的纳米零价铁与胶网藻,得到去除壬基酚的水体。

    利于边坡植被生长陡立混凝土框格梁护坡系统及营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3068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910010673.8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生态护坡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利于边坡植被生长陡立混凝土框格梁护坡系统及营造方法。该框格梁护坡系统包括建筑于陡立岩质边坡上的混凝土框格梁加固结构;该系统还包括:预埋在各框格的每条框格梁中的连通管,作为植被根系连通构造;铺设在各框格内的网格片,作为坡面固土生根构造;布置在各框格中的边坡坡面上的多个钻孔,用于辅助植被生根;填充于各框格中并覆盖或填充网格片、钻孔及连通孔的基质土,其中包含植物种子。本发明利用连通管使植物根系吸收均匀,根系可以穿越框格梁起到加固表层土壤的作用,表层植被可以完整覆盖框格梁,减少框格梁裸露面积,提供生态修复效果,重建边坡优美景观。

    一种通过水旱轮作生产郁金香种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4634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058044.X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水旱轮作生产郁金香种球的方法,包括:10-11月水稻收获后,施用生石灰或石灰氮,腐熟有机肥,碎稻秆,复合肥后,深耕,做畦;11月、12月播种郁金香种球;2-3月开花期间将花冠去除还田;4-5月郁金香地上部枯萎,收获球用郁金香种球,依次进行清洗,分拣,分级,消毒,干燥后将郁金香在冷库依次进行花芽分化,低温打破休眠处理;收获郁金香种球后进行水稻种植。本发明通过人为改变郁金香的物候期,使其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达到了在国内生产郁金香种球的目的。本发明具有提高种球品质和产量,减少农药使用,降低郁金香病虫害发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保护环境的优点。

    水稻免耘剂的配方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00391A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申请号:CN02152565.X

    申请日:2002-11-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推广水稻抛秧新技术后使耘田作业变得更加困难。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水稻免耘剂,在抛秧田上喷上它后,能促使秧苗迅速发根返青而且抑制杂草生长,达到省工省力、快速除草而又提高产量之目的。它采用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延缓剂、高效广谱水田除草剂、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及增效剂为主要成分复配而成。可以粉状或液体的剂型进行生产。可与水稻抛秧技术相配套应用。

    一种通过水旱轮作生产郁金香种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4634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711058044.X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水旱轮作生产郁金香种球的方法,包括:10‑11月水稻收获后,施用生石灰或石灰氮,腐熟有机肥,碎稻秆,复合肥后,深耕,做畦;11月、12月播种郁金香种球;2‑3月开花期间将花冠去除还田;4‑5月郁金香地上部枯萎,收获球用郁金香种球,依次进行清洗,分拣,分级,消毒,干燥后将郁金香在冷库依次进行花芽分化,低温打破休眠处理;收获郁金香种球后进行水稻种植。本发明通过人为改变郁金香的物候期,使其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达到了在国内生产郁金香种球的目的。本发明具有提高种球品质和产量,减少农药使用,降低郁金香病虫害发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保护环境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