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8378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664281.X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1/088 , H02M1/32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相五电平并网逆变器,包括由输入直流源、第一半桥升压电路、母线电容、第二半桥电路、H桥逆变电路及滤波电路组成,其中第二半桥电路与H桥逆变电路组成五电平逆变电路,与电网相连实现并网;直流源与第一半桥升压电路及母线电容组成升压及解耦电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有源功率解耦控制策略。本发明通过设计逆变电路部分及升压电路部分的控制器,可自动实现所提五电平逆变器的功率解耦,所述五电平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策略在实现多电平输出及升压的同时,实现了有源功率解耦,从而可减小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5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66910.2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口PFC变换器,该多端口PFC变换器由输入交流电源、输入滤波器、二极管整流电路、buck‑boost变换器及多路dc‑dc变换器组成。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此多端PFC变换器的无需电流传感器的控制策略。本发明提供的多端口PFC变换器及控制策略可实现输入电流高电能质量、高功率因数及多端口输出的同时,无需任何电流传感器即可实现输入侧电网的同步及PFC变换器的控制,因此极大地节约了系统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82543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16237.2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变器串联型微电网的并离网统一控制方法,包括:采样各分布式电源逆变器输出口端的瞬时电压与电流信号,基于采样结果计算对应的平均无功功率,通过频率‑无功功率下垂特性构造闭环控制算法计算角频率参考值,结合设定的电压幅值控制生成各逆变器的输出正弦电压参考值。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并离网统一控制方法的控制系统。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根据不同连接状态下各逆变器的平均无功功率,计算用于调节电网的输出正弦电压参考值,保证输出电压与有功功率的稳定性,从而实现并网模式与离网模式之间的统一控制与无缝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26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8118.X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关电容的共地型五电平单相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该逆变器包括直流侧两个分裂电容、五个开关管、一个开关电容、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网侧滤波器,其中开关管S2为双向开关。所述逆变器光伏负极与电网负端直接连接;开关管S1,S2和S3构成半桥T型三电平电路,并与直流侧分裂电容相连。开关管S4和S5的发射极与滤波器一端相连,集电极分别与开关电容的两端相连;二极管D1的阳极与开关管S5集电极相连,阴极与电网负端相连。本发明所提五电平逆变器拓扑具有较少的开关器件,具备无功调节能力以及开关电容电压自平衡能力。由于光伏负极与电网负端直接相连,可实现零漏电流。通过所提的中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实现了中点电压的主动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25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0155182.4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短路比下提高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包括,采样PCC点电压,并网电流,直流母线电压;并网逆变器通过PLL获取PCC点电压相位;根据PLL锁得的PCC点电压相位及电流幅值信息获得并网电流参考值,将并网电流参考值加上主动注入的间谐波电流参考得到并网电流总的参考;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提取PCC点电压和并网电流中的谐波响应分量,从而评估出电网线路阻抗,进而得到线路电感值;根据评估出的线路电感值,虚拟出感值大于的线路负电感,将虚拟的负电感与并网电流之积反馈至电流环控制器,获得最终的调制信号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作比较,生成PWM信号驱动逆变器开关管。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26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028118.X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关电容的共地型五电平单相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该逆变器包括直流侧两个分裂电容、五个开关管、一个开关电容、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网侧滤波器,其中开关管S2为双向开关。所述逆变器光伏负极与电网负端直接连接;开关管S1,S2和S3构成半桥T型三电平电路,并与直流侧分裂电容相连。开关管S4和S5的发射极与滤波器一端相连,集电极分别与开关电容的两端相连;二极管D1的阳极与开关管S5集电极相连,阴极与电网负端相连。本发明所提五电平逆变器拓扑具有较少的开关器件,具备无功调节能力以及开关电容电压自平衡能力。由于光伏负极与电网负端直接相连,可实现零漏电流。通过所提的中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实现了中点电压的主动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31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60175.2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变器串并联型微电网的低通信控制方法,所述逆变器串并联型微电网由多个分布式电源的逆变器输出侧相互串联形成串联子系统,各子系统再相互并联组成,在每个逆变器串联子系统中仅选择一个逆变器作为代理逆变器,通过各代理逆变器之间少量的信息交换即可实现功率的合理分配和电压频率的稳定,除代理逆变器之外的其余逆变器仅利用本地信息进行自同步。本法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引入代理逆变器与从属逆变器的概念,将代理逆变器作为同一串联子系统从属逆变器的参考,仅需要进行各代理逆变器之间的同步即能完成全局的调节,从而降低微电网系统对通信能力的依赖性,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微电网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25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26422.0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M1/088 , H02M1/12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有源功率解耦及升压功能的单相五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该五电平逆变器由光伏电池、母线电容、第一半桥换向电路、第二半桥升压电路、第三半桥T型三电平电路及滤波电路组成。第一半桥换向电路的上下端与母线电容正负极相连,桥臂中点与电网负端相连。光伏电池正极通过直流滤波电感连到第二半桥电路中点,共同组成第二半桥升压电路。第三半桥T型三电平电路的输入端与光伏电池相连,上下端与母线电容正负极相连,其中点与滤波电路的一端相连,滤波电路另一端连至电网正极。通过闭环实时控制光伏电池电压为恒定值以及并网电流为正弦值可自动实现该单相五电平逆变系统的功率解耦。所提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策略在实现多电平输出的同时具有升压及有源功率解耦功能,可有效提高光伏逆变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55182.4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短路比下提高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包括,采样PCC点电压,并网电流,直流母线电压;并网逆变器通过PLL获取PCC点电压相位;根据PLL锁得的PCC点电压相位及电流幅值信息获得并网电流参考值,将并网电流参考值加上主动注入的间谐波电流参考得到并网电流总的参考;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提取PCC点电压和并网电流中的谐波响应分量,从而评估出电网线路阻抗,进而得到线路电感值;根据评估出的线路电感值,虚拟出感值大于的线路负电感,将虚拟的负电感与并网电流之积反馈至电流环控制器,获得最终的调制信号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作比较,生成PWM信号驱动逆变器开关管。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25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026422.0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M1/088 , H02M1/12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有源功率解耦及升压功能的单相五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该五电平逆变器由光伏电池、母线电容、第一半桥换向电路、第二半桥升压电路、第三半桥T型三电平电路及滤波电路组成。第一半桥换向电路的上下端与母线电容正负极相连,桥臂中点与电网负端相连。光伏电池正极通过直流滤波电感连到第二半桥电路中点,共同组成第二半桥升压电路。第三半桥T型三电平电路的输入端与光伏电池相连,上下端与母线电容正负极相连,其中点与滤波电路的一端相连,滤波电路另一端连至电网正极。通过闭环实时控制光伏电池电压为恒定值以及并网电流为正弦值可自动实现该单相五电平逆变系统的功率解耦。所提逆变器拓扑及控制策略在实现多电平输出的同时具有升压及有源功率解耦功能,可有效提高光伏逆变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追踪效率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