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铁盾构隧道病害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2090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348834.4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铁盾构隧道病害检测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A.架设摄像头并进行摄像;B.测区数据的过拟合处理;C.模型的评价与修正;D.隧道损伤的识别与定位;E.隧道测区位置损伤自动在线监测与实时存储。本发明的优点是:1.解决了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数字化程度低、不利于检测的信息化、自动化的缺点;2.解决了传统隧道损伤监测方法中图像传输距离受限的问题,提高测量精度;3.通过加入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大大减轻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识别失误;4.采用高速千兆以太网将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输到计算机,实时传输快,实现数据在线即时处理,可以将监控视频与拉索实时应力状态结合查看,可以实现事件全信息回放。

    一种基于随机减量技术的结构动力特性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562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148179.9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随机减量技术的结构动力特性识别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A.实物模型实验:进行系统搭载、调试,布置测点,输出在一定激励下的相应方向周加速度响应;B.根据实物模型的模型参数进行有限元模型建模,在不同的时程工况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加速度激励,得出不同阶的振型及频率;C.测点布置及相应输出:根据有限元模型结构布置测点,在给定的采样频率下输出所需坐标轴方向的加速度响应;D.对响应数据进行处理:在给定的触发条件下,提取时间片段长度,采用随机减量技术和Ibrahim时域法对各测点进行处理,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来检验随机减量技术在动力特性方面的适用范围和精度。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桩式基础高强固结修复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9215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1099740.6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桩式基础高强固结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吊装修复环固定于风电桩式基础上损坏部上方,修复环上设置的灌浆孔朝向施工船只;使用打击装置将修复环1的灌浆孔对应处的风电桩式基础击穿,形成与灌浆孔大小接近的缺口;施工船只将高强固结浆料管道连接至灌浆孔,并向风电桩式基础内灌注高强固结浆料;高强固结浆料灌注至浆料漫过灌浆孔时停止;灌浆结束后,回收灌浆管道并将修复环旋转一定位置后再次固定,用以保证风电桩式基础上的通料缺口与灌浆孔完全错开。本发明的修复环结构简单、制造速度快、且成本低廉,能够在海上风电基础受到破坏时快速根据破坏部位制作出对应的修复装置。

    一种螺栓锚固仿生草连锁排结构的防冲刷装置及防冲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581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77527.4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螺栓锚固仿生草连锁排结构的防冲刷装置及防冲刷方法,包括空心块,空心块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仿生草,空心块的内腔中设置有真空模具,真空模具上设置有软管,软管向内插接至空心块的内腔,并与真空模具连通,外端从空心块穿出,并在软管上设置有阀门,打开阀门海水通过软管进入并填充真空模具,实现空心块下沉。结构简单,在海上安装该防冲刷结构操作简单。空心块的下部设置有凹槽,是一个半开放结构,可提供吸力,保持整体与海床紧紧连接,保证结构工作稳定性。灌浆连接仿生草连锁排结构的仿生草具有柔性可变性,可适应不同冲刷坑形态。根据具体工程预制尺寸,尼龙缆搭配软管的组合更加适应不同海床条件。

    一种防冲刷软体织物水下快速拼接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75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316041.0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冲刷软体织物水下快速拼接施工方法,包括:将第一块基垫通过牵引绳与对应的浮体组件进行连接,将预先安装于基础平台的起吊器与浮体组件连接,实现对浮体组件位置的控制,将该基垫吊装至海床;将下一块基垫通过牵引绳与对应的浮体组件进行连接,然后将该基垫吊装至海面;将步骤2中的浮体组件与预先安装于基础平台的起吊器连接,通过起吊器控制该浮体组件的位置,将步骤2中的基垫与前一块基垫的牵引绳连接,使步骤2中的基垫沿着前一块基垫的牵引绳下沉至海床;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至所有基垫拼接完毕。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能够实现软体织物基垫的水下快速拼接,降低施工成本和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桩式基础高强固结修复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9215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099740.6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桩式基础高强固结修复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吊装修复环固定于风电桩式基础上损坏部上方,修复环上设置的灌浆孔朝向施工船只;使用打击装置将修复环1的灌浆孔对应处的风电桩式基础击穿,形成与灌浆孔大小接近的缺口;施工船只将高强固结浆料管道连接至灌浆孔,并向风电桩式基础内灌注高强固结浆料;高强固结浆料灌注至浆料漫过灌浆孔时停止;灌浆结束后,回收灌浆管道并将修复环旋转一定位置后再次固定,用以保证风电桩式基础上的通料缺口与灌浆孔完全错开。本发明的修复环结构简单、制造速度快、且成本低廉,能够在海上风电基础受到破坏时快速根据破坏部位制作出对应的修复装置。

    基于图像特征与贝叶斯数据融合的结构表面裂缝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6103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0342409.4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基于图像特征与贝叶斯数据融合的结构表面裂缝检测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A.采集金属构件表面视频图像和建立检测图像库;B.局部二进制化计算图像纹理特征;C.两步支持向量机图像裂缝扫描与集合;D.贝叶斯数据融合与决策。本发明采用视频图像检测,可以获取许多人力难以到达的区域;采用计算机识别结构构件表面裂缝,可以大大降低判读工作的繁重程度,提高对裂缝的检测率;与构件表面光照强度相关性较好,相比以往的灰度图或其他方式能够提高对纹理的识别效果;能够及时对裂缝病害进行预警,提早发现结构病害;保持了较高的扫描速度前提下,利用径向基函数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维持了较高的正确率;提高了对裂缝识别的正确率。

    一种具有防撞击结构的海上风电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2253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043609.1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撞击结构的海上风电桩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防撞击结构套设于桩基础上,其包括第一卡箍、撞击吸收组件和第二卡箍,所述撞击吸收组件包括若干环布于桩基础四周的撞击吸收滚筒,所述撞击吸收滚筒包括支撑轴机构、弹性吸收体、第一滑动机构及第二滑动机构,第一滑动机构与第一卡箍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机构与第二卡箍滑动连接,支撑轴机构能够相对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进行自转。本发明的撞击吸收滚筒不仅能够吸收冲击力,然后还能通过自转以及在两个卡箍上的滑动来转移船只的冲击力,使船只对桩基础的冲击大大减小,降低结构变性能和损伤程度,保护结海上风电构的安全,降低运维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