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92504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15920.6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消波板,所述支架包括一对平行的底梁以及配合设置在底梁上的前支架和后支架,每根底梁上的前支架和后支架铰接配合,前支架底梁栓杆可拆卸连接,后支架与底梁内侧滑动配合;底梁端部可拆卸连接有一对内侧设有导轨的立柱,后支架内侧固定设置一组滚轮,两立柱与后支架之间滑动连接有一组水平消波片,设置于水平消波片两侧的侧轨与滚轮滑动配合,设置于水平消波片侧端部的定位轮与导轨配合滑动;消波板两侧均开设一组连接孔,所述前支架的两端设置有可穿接该连接孔的铁丝绳,通过所述铁丝绳将消波板固定在前支架上。本发明适用性广,且通过对支架倾角的调节,可找到最合适消波角度和有效间距,增强消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81703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235685.8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IPC: G01F23/292 , G01F23/296 , G05B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23/292 , G01F23/296 ,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测量位置的潮间带地形观测装置,其包括机架和底座,机架和底座中心配合设置固定观测杆,固定观测杆底部连接固定座,机架上设置固定观测架和移动观测架,固定观测架和移动观测架上下交叉设置,固定观测架的下表面固定设置垂直向下的光学传感器薄片阵列,移动观测架的下表面固定设置垂直向下的声波传感器薄片阵列,移动观测架一端与机架铰接配合,并且移动观测架由设置在底座中的步进电机驱动改变移动观测架的展开角度,移动观测架和底座中通过设置的空腔使整个装置获得浮力。本发明实现了多种观测数据的自动化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81703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711235685.8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IPC: G01F23/292 , G01F23/296 ,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测量位置的潮间带地形观测装置,其包括机架和底座,机架和底座中心配合设置固定观测杆,固定观测杆底部连接固定座,机架上设置固定观测架和移动观测架,固定观测架和移动观测架上下交叉设置,固定观测架的下表面固定设置垂直向下的光学传感器薄片阵列,移动观测架的下表面固定设置垂直向下的声波传感器薄片阵列,移动观测架一端与机架铰接配合,并且移动观测架由设置在底座中的步进电机驱动改变移动观测架的展开角度,移动观测架和底座中通过设置的空腔使整个装置获得浮力。本发明实现了多种观测数据的自动化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01295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15919.3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IPC: E02B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消波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拆卸的板式消波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双片式消波板,所述支架包括一对平行的底梁以及配合设置在底梁上的前支架和后支架,每根底梁上的前支架和后支架铰接配合,所述前支架与铰接端相对的一端和设置在底梁上的一组凸耳通过栓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后支架与铰接端相对的一端与底梁内侧滑动配合。所述双片式消波板呈梯形,由两片对称的含有窄端部的消波片组成,所述双片式消波板外套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上并通过卡箍将其窄端部紧固。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消波板的更换与倾角的调节,可适用于更广的水深和波高范围,具有良好的消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7487772U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21636749.0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IPC: G01F23/292 , G01F23/296 , G05B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测量位置的潮间带地形观测装置,其包括机架和底座,机架和底座中心配合设置固定观测杆,固定观测杆底部连接固定座,机架上设置固定观测架和移动观测架,固定观测架和移动观测架上下交叉设置,固定观测架的下表面固定设置垂直向下的光学传感器薄片阵列,移动观测架的下表面固定设置垂直向下的声波传感器薄片阵列,移动观测架一端与机架铰接配合,并且移动观测架由设置在底座中的步进电机驱动改变移动观测架的展开角度,移动观测架和底座中通过设置的空腔使整个装置获得浮力。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多种观测数据的自动化测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934838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690822.1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
IPC: E02B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波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拆卸的板式消波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双片式消波板,所述支架包括一对平行的底梁以及配合设置在底梁上的前支架和后支架,每根底梁上的前支架和后支架铰接配合,所述前支架与铰接端相对的一端和设置在底梁上的一组凸耳通过栓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后支架与铰接端相对的一端与底梁内侧滑动配合。所述双片式消波板呈梯形,由两片对称的含有窄端部的消波片组成,所述双片式消波板外套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上并通过卡箍将其窄端部紧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消波板的更换与倾角的调节,可适用于更广的水深和波高范围,具有良好的消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40542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51224.2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密度海底浊流与悬浮管道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可评估浊流入流雷诺数、管道高度、管道直径及管组间距等对流‑固相互作用的影响;建立了三阶系统的小波响应函数,以此来消除浊流与底床之间因颗粒交换对底床剪切应力测量的影响;通过静态模式分解,以此来解耦上游管道形成的分离涡对下游管道冲击力测量的影响;引入连阶校准的动态频谱函数,以此来耦合不同固有频率下的底床剪应力与管道冲击力。本发明装置结构巧妙,整体性好,装置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4725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267994.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ibvirt与containerd的unikernel运行与管理方法:解析上层配置文件并创建unikernel结构体,保存状态信息和文件,启动守护进程并暂停;从状态文件中恢复unikernel结构体和守护进程,将配置文件转换为XML配置文件来请求libvirt启动unikernel进程;守护进程监控unikernel进程直到退出;终止unikernel进程,守护进程进行清理工作;删除unikernel相关信息以及状态信息和文件。该方法及装置使unikernel可以无缝地集成到containerd中,并进一步整合进kubernetes,显著提高了容器的隔离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765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64429.1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H04L41/0803 , G06F9/455 , H04L4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去边车的单核操作系统在无服务器框架的部署方法:将边车容器的功能集成到单核操作系统中的外部扩展库,作为边车库Lib‑Sidecar,边车库Lib‑Sidecar包括三个服务器:用于流量转发的主服务器,检测并发量并用于扩缩容的依据的性能指标服务器,用于函数容器生命健康检测的健康检测服务器;配置Kubernetes的实例部署文件,以Unikernel运行时部署虚拟机,Knative识别部署实例为Unikernel,不再注入边车容器并启动Pod实例;Unikernel进入启动阶段,Lib‑Sidecar成在外部库初始化阶段启动,确保Unikernel运行时能在Knative框架中兼容。该方法通过设计边车库避免了边车的重量级,降低服务实例占用内存,规避了边车容器流量转发带来的性能损失,同时外部库集成到系统内核中,对应用部署不造成侵入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07769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254505.0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9B2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物体绕流问题的实验教学装置,包括实验台、供水装置、绕流测量水箱、二分力传感器和若干测压管,绕流测量水箱放置在实验台上,二分力传感器安装在绕流测量水箱的底壁的中部,若干测压管分别直立安装在一固定箱内,固定箱的侧壁设置有直立的量尺,每根测压管的上端开口、下端分别连接有一根软管。该实验教学装置结构简单,可实现对绕流过程中待测物体所受作用力及待测物体各个测点的压强的检测,有助于认识实际流体绕流时物体表面的压强分布规律,使学生熟练掌握绕流理论知识和绕流阻力的求解方法、实验方法以及对绕流物体的周围流场、压力场和作用力的认知,并了解绕流形状阻力的产生机理,学会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