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53090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524562.6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无土栽培营养液的消毒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包括柱形过滤系统、太阳能加热、紫外光催化反应系统等三部分。该系统利用光热耦合的协同作用,将光催化的过程引入热催化,结合形成高效的光催化反应技术,协同处理循环营养液中的毒性物质并对营养液进行消毒杀菌。本发明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功能单元设计紧凑巧妙,操作简单,保证了自毒物质的有效降解和病原菌微生物的彻底杀灭,营养液的长期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45836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487494.0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水平转子离心机对潮土进行颗粒分级的方法,包括土壤过筛、土样超声破碎,超声波发生器在10-50JmL-1能量下进行第一次超声,第二次超声所需的能量调整为100-200JmL-1;用水平转子离心机对洗出液进行离心分离,最后一次离心完成倾倒出悬浮液后粉粒转移至蒸发皿中烘干并称重;隔离心步骤的悬浮液加0.05-0.5molL-1CaCl21-50ml絮凝后的溶液转移进离心杯中离心10-20min,弃清液,粘粒到蒸发皿中在55℃烘干并称重。本发明所述超声破碎离心分离方法简单,省时省力,其结果与吸管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回收率能达到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4307216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75981.5
申请日:2014-09-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B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斜板除油沉砂装置,包括池体,位于池体下方的砂斗;所述的池体一端的下侧面设有进水管、另一端的下侧面设有出水管;所述的砂斗底部设有出砂管;所述的池体内靠近进水管端设有配水堰,所述的配水堰包括本体和本体上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的池体内靠近出水管端设有出水堰;所述的配水堰和出水堰之间设有若干由按照阿基米德螺旋线分布的涡街柱串联连接的斜板,所述的涡街柱的长度方向与经配水堰流入斜板的水流方向垂直,所述的斜板彼此相邻之间形成的间隙的长度方向与经配水堰流入斜板的水流方向平行。本发明具有快速高效砂水分离和有机物从砂粒上剥离,含油上清液通过出水装置重力流出,脱水脱油砂粒落入砂斗定期排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304030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607072.2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东方百合的繁殖方法,即以东方百合的花丝为外植体,经消毒,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的增殖,不定芽的诱导生根,组培苗的炼苗和移栽等环节直至形成苗的过程。本法对于降低东方百合生产成本,提高百合品质具有巨大价值。本法涉及到东方百合外植体和消毒方法的选择,植物激素的选择,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的优化,不定芽诱导和增殖条件的优化,生根培养条件的优化,以及炼苗和移栽等条件的优化。本法具有外植体消毒方法简单易行,外植体培养条件宽泛,培养难度低,组培苗成活率高的特点,是一种简单高效的东方百合快速繁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01716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051776.6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压流化生物处理污废水装置,该装置由生化反应区和气体产生区两部分组成;所述的生化反应区包括反应器反应器内部轴向设置有导流筒,反应器下端连接有进水管、进气管和排污管,反应器的上部设置有固液气三相分离装置、载体加料管和出水管道;进气管的出气口处设有进气装置、该进气装置与导流筒相对正;反应器内还设置有载体颗粒,载体颗粒分布于导流筒的内侧和外侧、内侧载体颗粒随着气体和水流向上流动、外侧载体颗粒随水流向下流动、以实现载体水流及气流的流化;气体产生区由两套产气系统构成,一套为空压机、储气罐组成的空气系统,另一套为直接连接氮气或氧气钢瓶组成的气体系统;两套产气系统并联且均与进气管相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5330021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823895.3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C02F3/30
Abstract: 一种可漂浮的污水净化装置,包括集水箱、污水处理的水箱;水箱外周设密封室,水箱内部设进水区、第一去污区、第二去污区、出水区和沉淀区;进水区位于第一去污区的上方,出水区位于第二去污区的上方,进水区和第一去污区与第二去污区之间设置有第一折流板;沉淀区位于第一去污区和第二去污区的下方,且第一去污区与第二去污区的底部与沉淀区之间设置有透水支撑板;第一去污区设置有若干一端固定于横梁上且沿水箱深度方向延伸的吸油毡和弹性材料;沉淀区设置有曝气装置;第二去污区内从上至下设置有生物陶粒层和火山石填料层,第二去污区内从左至右设置有多片平行排列的第二折流板;所述的出水区的上部设置有若干沿水箱周向布置的溢流孔。
-
公开(公告)号:CN104353090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24562.6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无土栽培营养液的消毒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包括柱形过滤系统、太阳能加热、紫外光催化反应系统等三部分。该系统利用光热耦合的协同作用,将光催化的过程引入热催化,结合形成高效的光催化反应技术,协同处理循环营养液中的毒性物质并对营养液进行消毒杀菌。本发明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功能单元设计紧凑巧妙,操作简单,保证了自毒物质的有效降解和病原菌微生物的彻底杀灭,营养液的长期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5920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0673200.7
申请日:2017-08-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C02F9/14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河道排污口废水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该装置包括调节罐、厌氧罐、缺氧罐、好氧罐和澄清过滤罐;调节罐体上设置有进水口,且进水口位于河道排污口下方并用于承接污水,澄清过滤罐上设置有出水口;厌氧罐、缺氧罐、好氧罐中择其一种或者两种以上设置于调节罐和澄清过滤罐之间,通过管道与调节罐和澄清过滤罐串联连接;调节罐内设置有潜水泵和自动开关潜水泵的感应装置,好氧罐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及轻质悬浮填料、用于有机物矿化;澄清过滤罐用于将废水进行澄清过滤;调节罐、厌氧罐、缺氧罐、好氧罐和澄清过滤罐上均外置排泥管,缺氧罐、好氧罐装备有微型潜水泵。具有采用多罐体组合工艺、不会产生恶臭气体,有利于运输、拆装和污泥排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6485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610475654.9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C02F3/30 , C02F3/12 , C02F103/08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302 , C02F1/52 , C02F1/66 , C02F3/1273 , C02F3/34 , C02F2101/16 , C02F2103/08 , C02F2301/046 , C02F2303/06 , C02F2303/14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一种MLE‑MBR法高效处理海水养殖废水装置及方法,原水首先进入装置的缺氧区,在缺氧状态下反硝化菌将水中NO3‑‑N还原成N2、NO等气体,达到去除TN的目的;然后流入好氧区,在好氧状态下硝化菌水中的氨氮氧化成NO2‑‑N和NO3‑‑N,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最后在出水经过孔径为0.01μm的膜组件,将污泥截留在反应器内,处理后的清水排出,其中,好氧区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缺氧区,以补充反硝化作用所需有机碳源,解决现有的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方法造价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大、剩余污泥多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64851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610475654.9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IPC: C02F3/30 , C02F3/12 , C02F103/08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一种MLE‑MBR法高效处理海水养殖废水装置及方法,原水首先进入装置的缺氧区,在缺氧状态下反硝化菌将水中NO3‑‑N还原成N2、NO等气体,达到去除TN的目的;然后流入好氧区,在好氧状态下硝化菌水中的氨氮氧化成NO2‑‑N和NO3‑‑N,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最后在出水经过孔径为0.01μm的膜组件,将污泥截留在反应器内,处理后的清水排出,其中,好氧区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缺氧区,以补充反硝化作用所需有机碳源,解决现有的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方法造价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大、剩余污泥多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