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湿式电除尘系统外排水的工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3047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744365.4

    申请日:2016-08-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52 C02F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湿式电除尘系统外排水的工艺系统,包括循环水箱、湿电排水箱、湿电废水排污泵、沉淀池、排泥泵和固液分离设备;湿电排水箱溢流口与循环水箱顶部入口连接;湿电排水箱底部出水口通过自流至沉淀池入口,或者通过与湿电废水排污泵入口连接,湿电废水排污泵出口连接至沉淀池入口,沉淀池上层出来的清水流至循环水箱,沉淀池底部出泥口通过排泥泵打入或自流至固液分离设备。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湿电冲洗水在湿电排水箱中进行预沉淀,顶部溢流至循环水箱中循环使用,减少了后续工艺中的湿电废水处理量,也降低了絮凝剂和助凝剂的用量,节省了后续处理成本。

    一种湿法烟气脱硫增效强化传质构件

    公开(公告)号:CN205925719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968416.7

    申请日:2016-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法烟气脱硫增效强化传质构件,包括一个脱硫传质构件,脱硫传质构件表面开有的筛孔,并在脱硫传质构件上设有浮阀单元;所述脱硫传质构件安装在烟气脱硫吸收塔内,脱硫传质构件安装在浆液喷淋层下部;烟气和浆液均以筛孔作为流动通道,烟气由下向上穿过筛孔,浆液自上至下穿过筛孔,不单独设溢流堰或降液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烟气和浆液均以筛孔作为流动通道,烟气由下向上穿过筛孔,浆液自上至下穿过筛孔。脱硫强化传质构件不单独设置溢流装置,可以有效节省溢流装置所占据的吸收塔截面积,可有效增加使气液传质区域,同时,也使脱硫强化传质构件的结构简化,降低了脱硫强化传质构件的生产成本。

    节能型双循环脱硫系统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925423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952660.4

    申请日:2016-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型双循环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吸收塔浆池、塔外浆池,吸收塔浆池和塔外浆池之间采用阵列式多通道方式连接,所述吸收塔塔顶部设有吸收塔喷淋层,吸收塔浆池连接有多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吸收塔浆液循环泵与吸收塔浆池通过管道连接,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的启停与入口阀门进行联锁;所述塔外浆池与浆液循环泵A和浆液循环泵B连接;所述的塔外浆池喷淋层与浆液循环泵A和浆液循环泵B连接对应;塔外浆池喷淋层在吸收塔喷淋层的上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系统简单可靠,即可以减轻上述连通管道浆液沉积、结垢的情况,又可根据脱硫吸收塔运行工况精确调节循环泵流量,使其在较低电耗下运行。

    一种箱罐池液封装置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34406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179762.7

    申请日:2016-03-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罐池液封装置,包括疏液管道、L型挡板和罐体;所述疏液管道位于罐体的上部,疏液管道下方设有L型挡板;L型挡板的将罐体分为小室和大室,所述疏液管道的管口位于小室内,L型挡板上部边缘高于疏液管道的管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液封容易。小室空间小,只需少量液体即可形成液封。2、装置简单。只需设置L型挡板即可实现液封功能。3、实用性强。不影响箱罐池内其它设备的运行。4、检修方便。如意外工况导致箱罐池内疏液管道堵塞,相对其它液封方式易于检修。

    减少湿式电除尘系统外排水的工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917057U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20964396.6

    申请日:2016-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少湿式电除尘系统外排水的工艺系统,包括循环水箱、湿电排水箱、湿电废水排污泵、沉淀池、排泥泵和固液分离设备;湿电排水箱溢流口与循环水箱顶部入口连接;湿电排水箱底部出水口通过自流至沉淀池入口,或者通过与湿电废水排污泵入口连接,湿电废水排污泵出口连接至沉淀池入口,沉淀池上层出来的清水流至循环水箱,沉淀池底部出泥口通过排泥泵打入或自流至固液分离设备。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湿电冲洗水在湿电排水箱中进行预沉淀,顶部溢流至循环水箱中循环使用,减少了后续工艺中的湿电废水处理量,也降低了絮凝剂和助凝剂的用量,节省了后续处理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