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控制器插座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47175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81120.7

    申请日:2021-08-02

    发明人: 叶选锋 蓝汉兴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灯具控制器插座,适于与灯座装配,插座包括:第一安装件;插座主体,具有通过锁扣结构与第一安装件装配的第一插座部,以及与安装孔对应设置的第二插座部;第一密封圈,设于第一安装件与插座主体之间,以形成防水密封;第二密封圈,设于插座主体与灯座之间,以形成防水密封;紧固组件,适于使插座主体、第二密封圈与灯座形成密封装配。通过在第一安装件与插座主体之间设置用于防水密封的第一密封圈,与现有技术在第一安装件与灯座之间设置密封圈的方式相比,发明人巧妙地改变了密封圈的安装位置,使得插座主体与灯座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并不会影响到第一安装件与插座主体的装配,这样装配更加快捷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

    一种控制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1636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41680.4

    申请日:2019-01-16

    发明人: 叶选锋 蓝汉兴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底座、插接端子、基座和插接件。其中,底座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插接端子与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基座在底座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往复转动且可拆卸地设置;插接件固定在基座上且与插接端子一一对应。在第一位置,插接件插入第一安装孔,基座旋转一定角度后位于第二位置,基座旋转至第二位置处即停止旋转,能够有效避免基座旋转不到位,或者基座旋转过渡时插接件的伸入端会以其在的两个插脚的卡接点为支点随基座摆动,使插接件难以在两个插脚之间配合到位,引起基座和底座连接不牢固的问题;同时插接件与两个插脚配合到位后能够增加插接件与两个插脚的接触面积,增强导电效果,提高控制器的控制精确度。

    转换装置及灯具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730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69089.4

    申请日:2024-08-23

    摘要: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换装置及灯具设备,该转换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模块、第一连接器、转换调节模块和第二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用于连接灯具设备;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目标电源;第一连接器用于接入目标电源;转换调节模块用于接收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将电压信号传输至第二连接模块;第二连接模块用于接收电压信号,将电压信号传输至灯具设备;电压信号用于控制灯具设备的亮度。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实现对灯具设备的控制,可以支持两种指定调光接口类型,扩展DALI系统的应用范围并提高照明系统的智能化和灵活性。

    一种控制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1636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910041680.4

    申请日:2019-01-16

    发明人: 叶选锋 蓝汉兴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底座、插接端子、基座和插接件。其中,底座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插接端子与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基座在底座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往复转动且可拆卸地设置;插接件固定在基座上且与插接端子一一对应。在第一位置,插接件插入第一安装孔,基座旋转一定角度后位于第二位置,基座旋转至第二位置处即停止旋转,能够有效避免基座旋转不到位,或者基座旋转过渡时插接件的伸入端会以其在的两个插脚的卡接点为支点随基座摆动,使插接件难以在两个插脚之间配合到位,引起基座和底座连接不牢固的问题;同时插接件与两个插脚配合到位后能够增加插接件与两个插脚的接触面积,增强导电效果,提高控制器的控制精确度。

    一种接线结构、底座与接线结构的配合机构及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0958609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41232.4

    申请日:2019-01-16

    发明人: 叶选锋 蓝汉兴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线结构、底座与接线结构的配合机构及控制器。其中,接线结构包括至少两根导线;至少两个插接端子,具有与所述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端;安装座,其外壁面上设有由外向内凹进且沿导线长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沿导向长度方向的两端呈敞开口;所述插接端子的连接端和部分所述导线适于经所述第一插槽的槽口一一嵌装在所述第一插槽内。底座与接线结构的配合机构包括接线结构和底座。控制器包括底座与接线结构的配合机构和基座。此结构的接线结构,插接端子和部分导线可以从第一插槽的槽口插入并嵌装在第一槽内,导线和插接端子安装迅速高效,节省人力和时间。

    一种灯具插座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00314U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23633361.3

    申请日:2023-12-28

    IPC分类号: H01R33/22 H01R13/4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插座,安装于灯座上,灯座成型有第一通孔,灯具插座包括:插座主体,安装于灯座的上表面,且具有伸入第一通孔的连接段,插座主体成型有供螺钉穿设的第二通孔,连接段具有外螺纹;压板,套设于连接段上,且具有与连接段外螺纹适配连接的内螺纹,其中,在装配状态时,插座主体和压板分别与灯座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相抵。这样灯具插座既可以通过螺钉安装,也可以通过压板螺纹安装,方便用户使用,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一种电源接线端子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768806U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21730782.0

    申请日:2022-07-04

    IPC分类号: H01R9/00 H01R9/28 H01R4/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接线端子,包括:接线座;至少一组第一接线框和第二接线框,分设于接线座的两端,第一接线框成型有多个相互分隔的第一接线腔,以及与第一接线腔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螺钉;接线件,具有分设于其两端的多个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多个第一接线板适于插入对应的第一接线腔,第二接线板适于与第二接线框装配。接线时,多条导线可插入对应的第一接线腔内,然后通过第一螺钉与第一接线板固定,从而实现了一路进线多路出线的连接,这样接线方便,且方便后期维护。

    一种灯具控制器插座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086894U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20618259.2

    申请日:2022-03-21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控制器插座,包括插座主体和端子安装座,端子安装座上设有多个适于与外部导线对应相连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通过弹性卡接结构与导线装配。装配时,用户仅需将导线从插座主体的后侧插入,即能与接线端子卡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样不仅装配快捷方便,且客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选择导线的规格,使用方便;另外,由于插座仅包括插座主体和端子安装座,省去了多条导线,这样占用空间小,大大降低了包装成本。

    一种灯具控制器插座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184759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1791182.0

    申请日:2021-08-02

    发明人: 叶选锋 蓝汉兴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控制器插座,适于与灯座装配,插座包括:第一安装件;插座主体,具有通过锁扣结构与第一安装件装配的第一插座部,以及与安装孔对应设置的第二插座部;第一密封圈,设于第一安装件与插座主体之间,以形成防水密封;第二密封圈,设于插座主体与灯座之间,以形成防水密封;紧固组件,适于使插座主体、第二密封圈与灯座形成密封装配。通过在第一安装件与插座主体之间设置用于防水密封的第一密封圈,与现有技术在第一安装件与灯座之间设置密封圈的方式相比,发明人巧妙地改变了密封圈的安装位置,使得插座主体与灯座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并不会影响到第一安装件与插座主体的装配,这样装配更加快捷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

    一种小型断路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885017U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23633707.X

    申请日:2023-12-28

    IPC分类号: H01H71/02 H01H71/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外壳,具有用于供外部导电件插入的插槽,以及设于插槽后端的至少一个待掰断块,待掰断块具有与外壳一体相连的待掰断边,待掰断边的厚度小于待掰断块的厚度。当外部导电件宽度较短时,可以直接插入插槽内;当外部导电件宽度较宽时,可以通过掰断待掰断块,增加插槽的深度,这样仅需设计生产一个外壳,就能够适应具有不同深度的外部导电件,通用性强,降低了外壳模具生产成本和备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