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补偿式油风冷却器

    公开(公告)号:CN11387114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0902508.0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一种温度补偿式油风冷却器,包括风机面板,风机面板上安装有风机罩壳,风机罩壳中安装有风机;风机面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侧板,形成热交换区域;热交换区域内设有换热芯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换热芯体组件包括成组设置的椭圆翼片管,椭圆翼片管的两端分别与浮动进油管箱和固定出油管箱连接;上沿椭圆翼片管的轴向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与侧板上的翻边通过滑动副配合,从而形成浮动连接结构;固定出油管箱与侧板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补偿式油风冷却器,该冷却器能够对变压器进行散热冷却,且具有结构紧凑、散热效率高的优点,并能根据冷却器的运行情况自动进行温度补偿,提高冷却器的可靠性。

    一种带油液状态分析装置的油水冷却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87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452244.3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水冷却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带油液状态分析装置的油水冷却器及其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油水冷却器本体,在所述油水冷却器本体的油侧设置有用于实时监测变压器油液状态的油液状态分析装置;本发明带油液状态分析装置的油水冷却器通过集成多种监测模块,可以实时获取油液的状态,这种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油液中的杂质以及气体含量的异常变化,通过快速反馈,操作人员可以在问题初现时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避免潜在的设备损坏和停机损失,相比于传统冷却器未配备状态监测系统的方式,实时监测显著增强了变压器的运行安全性,减少了因设备故障造成的意外停机,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发明适用于油水冷却器技术领域。

    一种自动排气的油风冷却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235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269423.3

    申请日:2024-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器结构,旨在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在工作时能自动排气,同时换气阀维护与更换方便的一种自动排气的油风冷却器及其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在冷却器内设置有油冷却部与风冷却部,使得冷却器能同时通过通油管道内油液、散热翅片以及风机对变压器进行降温,且风机侧通过设置有挡风罩与外界大气连通,同时所述的通油管道上还设有自动排气阀,所述的自动排气阀能使得通油管道内部的气体自动排出,不会由于通油管道内存在气体导致换热性能下降,同时,所述冷却器能在变压器工作过程中自动检测当前通油管道内的油液温度与流量,并根据检测的数据判断当前冷却器的工作状态,使用的效果好,本发明适用于冷却器技术领域。

    自动排污的油水冷却器及其自动排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2550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14801.6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自动排污的油水冷却器,油水冷却器包括水管和油管,水管和油管分别与冷却器本体相连,油水冷却器还包括反冲洗过滤器,反冲洗过滤器设置在水管的进水口处;反冲洗过滤器包括筒体,筒体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以及排渣口,筒体中设有管式过滤网,管式过滤网的一端与进液口相连,另外一端与排渣口相连,管式过滤网中设有水流导向阀,排渣口设有电动开关阀;水管上还设有水路压强测试仪和水路流量传感器,水路压强测试仪、水路流量传感器、水流导向阀以及电动开关阀与控制箱电性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排污的油水冷却器,具有使用寿命长、维修成本低以及可靠性高的优点;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油水冷却器的自动排污方法。

    便捷式流量控制放泄阀

    公开(公告)号:CN112984145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0154342.9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便捷式流量控制放泄阀,包括由换热器壳体引出的弯接管、弯接管排出口朝下,且连接有直接管,直接管外部套装有锁紧螺套,直接管和锁紧螺套下方连接有放泄阀组件;放泄阀组件包括阀体、安装于阀体内的转阀芯以及驱动转阀芯旋转的把手,把手能够驱动转阀芯切换至封闭状态、排液状态和排气状态。本发明采用过渡的直接管和锁紧螺套与放泄阀组件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更换方便,并且能够在圆周方向调节位置;放泄阀组件设有转阀芯,仅需转动把手便可调节转阀芯的通流量,并且能够调节至封闭状态、大通流量的排液状态和小通流量的排气状态,以分别满足密封、排液和排气的不同需求,使排液效率更高,排气更加稳定。

    变压器油智能调温系统及变压器油智能调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9002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36905.0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本发明的变压器油智能调温系统可以对变压器油进行智能调温控制,其包括油水冷却器、蒸汽加热器和微机控制器;油水冷却器上设有进油管路、出油管路、A进水管路和A出水管路,其底部设有A支架;蒸汽加热器上设有蒸汽进口管路、蒸出口管路、B进水管路和B出水管路,其底部设有B支架;B出水管路与A进水管路通过连接管路相连通;进油管路上设有A温度传感器,B出水管路上设有B温度传感器;蒸汽进口管路和蒸汽出口管路上分别设有一个A电动阀;连接管路上连通有旁通管,旁通管上设有B电动阀;A温度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A电动阀和B电动阀均与微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油智能调温方法。

    便捷式流量控制放泄阀

    公开(公告)号:CN11298414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54342.9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便捷式流量控制放泄阀,包括由换热器壳体引出的弯接管、弯接管排出口朝下,且连接有直接管,直接管外部套装有锁紧螺套,直接管和锁紧螺套下方连接有放泄阀组件;放泄阀组件包括阀体、安装于阀体内的转阀芯以及驱动转阀芯旋转的把手,把手能够驱动转阀芯切换至封闭状态、排液状态和排气状态。本发明采用过渡的直接管和锁紧螺套与放泄阀组件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更换方便,并且能够在圆周方向调节位置;放泄阀组件设有转阀芯,仅需转动把手便可调节转阀芯的通流量,并且能够调节至封闭状态、大通流量的排液状态和小通流量的排气状态,以分别满足密封、排液和排气的不同需求,使排液效率更高,排气更加稳定。

    变压器油智能调温系统及变压器油智能调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9002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1036905.0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本发明的变压器油智能调温系统可以对变压器油进行智能调温控制,其包括油水冷却器、蒸汽加热器和微机控制器;油水冷却器上设有进油管路、出油管路、A进水管路和A出水管路,其底部设有A支架;蒸汽加热器上设有蒸汽进口管路、蒸出口管路、B进水管路和B出水管路,其底部设有B支架;B出水管路与A进水管路通过连接管路相连通;进油管路上设有A温度传感器,B出水管路上设有B温度传感器;蒸汽进口管路和蒸汽出口管路上分别设有一个A电动阀;连接管路上连通有旁通管,旁通管上设有B电动阀;A温度传感器、B温度传感器、A电动阀和B电动阀均与微机控制器电性连接。对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油智能调温方法。

    一种漆膜划格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328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910451783.8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漆膜划格器,属于漆膜附着力检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漆膜划格器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漆膜划格器包括第一划格板、第二划格板和能吸附在漆膜测试板上的定位件,第一划格板上设有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第一划格槽,第二划格板上设有若干条平行设置的第二划格槽,第一划格板和第二划格板的一端均套设在定位件上且第一划格板和第二划格板均能绕定位件旋转,当第一划格板和第二划格板相重叠时,第一划格槽和第二划格槽相垂直。本漆膜划格器能对垂直或者倾斜放置的漆膜测试板进行检测,且能提高漆膜附着力的检测精度。

    一种冷却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7704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310001.0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一种冷却器,包括圆柱状的壳体、穿过壳体安装的冷却芯组以及内胆;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冷却芯组包括通流管和导流板,通流管和导流板安装于内胆内部;内胆外壁和壳体之间形成储油腔。导流板包括内通板和外通板,内通板和外通板板身设有供通流管穿过的开孔,通流管垂直穿过内通板和外通板的开孔且与开孔之间形成密封。本发明的冷却器在导流板和壳体之间安装内胆,能够在导流板边缘处形成密封,保证油液都经过通流管实现冷却,提高换热效率;此外,内胆和壳体之间形成储油腔,储油腔内油液流入,在内胆和壳体之间形成不参与冷却循环的油液层,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降低壳体内外空间的热交换速度,进一步提高冷却器的换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