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短延时脱扣器和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1183152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33233.6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一种短路短延时脱扣器和断路器,属于低压电器领域,断路器包括所述短路短延时脱扣器,短路短延时脱扣器包括电磁脱扣器,所述电磁脱扣器包括线圈、静铁芯和动铁芯,所述线圈通电时驱动动铁芯从初始位置向静铁芯移动,所述短路短延时脱扣器还设有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设置在线圈骨架外,所述弹性结构设有第一阻力部和第二阻力部,所述第一阻挡部位于线圈骨架外,所述第一阻力部与第一阻挡部接触连接用于提供第一阻力,所述第二阻力部位于第一阻挡部的移动路径上用于提供第二阻力,所述第一阻挡部在动铁芯从初始位置移动行程距离d后与第二阻力部接触,对延时动作整定值和短路延时时间的调节实现短路短延时功能。

    断路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2783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711051606.8

    申请日:2017-10-31

    Inventor: 葛伟骏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和枢转连接在壳体内部且一端伸出壳体外的手柄,安装于壳体内的进线端、出线端、操作机构、灭弧机构、电磁系统和双金属片组件;断路器的内部空间沿厚度方向分层设置,包括第一层安装腔和第二层安装腔;所述手柄,进线端,出线端,操作机构,灭弧机构,电磁系统和双金属片组件分别安装于第一层安装腔和第二层安装腔内。本发明将断路器内部各元件进行分层设置,对断路器内部的元件进行再次布置,适当增加断路器的厚度,来降低断路器的高度,以满足通讯用断路器的工作环境,显然本发明的断路器也能满足其他行业专用断路器的要求。

    一种自复式过欠压保护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1778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536072.2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一种自复式过欠压保护器,包括检测电路、控制模块和继电器,检测电路采集并反馈主线路的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控制模块根据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驱动继电器,检测电路包括向控制模块反馈电压值和相位信息的电压值及相位检测电路,控制模块通过电压值及相位检测电路获取电流过零点时刻,在主线路存在过欠压故障时,控制模块驱动继电器的触头分闸,在主线路正常运行状态下,控制模块驱动继电器的触头合闸,且使继电器的合闸时刻在电流过零点时刻的前5ms之内;自复式过欠压保护器的控制方法,计算出电流过零点时刻,使合闸时刻在电流过零点时刻的前5ms。合闸时刻控制在接近电流过零点的时刻,避开电流峰值,利于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小型断路器
    4.
    发明公开
    小型断路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94834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0682536.1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其包括断路器外壳以及分别设置在断路器外壳内的操作机构、过载保护机构、短路保护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锁扣配合的锁扣件和跳扣件;所述跳扣件包括跳扣受动柱,过载保护机构和短路保护机构分别与跳扣受动柱驱动配合,驱动跳扣件转动并解除与锁扣件的锁扣配合;本发明小型断路器,其结构简单、动作可靠。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6791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1287433.9

    申请日:2019-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其包括设置在断路器的壳体内的手柄、首连杆、次连杆、跳扣、动触头件、锁扣和弧形的滑槽;所述手柄枢转设置在壳体上,首连杆的第一前端与手柄一端转动相连,首连杆的第一后端与跳扣中部转动相连且与滑槽滑动配合,跳扣的一端与次连杆一端转动相连,跳扣的跳扣配合端用于与锁扣一端的锁扣配合端锁扣配合,锁扣中部枢转设置在壳体上,次连杆另一端与动触头件一端转动相连,动触头件通过设于其中部的腰形孔转动设置在第一转轴上,动触头件另一端设有动触点;本发明的断路器的操作机构,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布局紧凑、节约装配空间。

    一种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9735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118122.2

    申请日:2020-10-19

    Inventor: 葛伟骏 王帮乐

    Abstract: 一种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外壳、多个保护极和一个中性极,在外壳内设置有用于采集、处理断路器主线路电流信号以及根据电流信号驱动断路器动作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包括信号处理电路、脱扣电路以及电源电路,在信号处理电路判断存在剩余电流后驱动脱扣电路动作,脱扣电路驱动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动作使断路器脱扣断电,所述线路板包括电气连接的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第一线路板沿外壳宽度方向贯穿设置于保护极和中性极中,第二线路板设置于中性极内,信号处理电路和脱扣电路设置在第二线路板上。本发明的第一线路板与第二线路板电连接并分开设置,如此结构能够减少线路板接线所占用的空间,缩短导线长度,提高线路板的工作性能。

    电弧故障检测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370124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10319384.2

    申请日:2016-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电弧故障检测方法,包括:数据采样步骤,按照预定的采样频率和采样周期进行数据采样;采样数据预处理步骤,对采样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进行保存;采样数据处理步骤,对经过预处理的采样数据进行处理,依据处理的结果预判断故障类型并启动相应的故障判断子程序,或者指令脱扣;执行动作步骤,依据采样数据处理的处理结果,执行脱扣动作或者不执行脱扣动作,如果执行脱扣动作,则整个电弧故障检测方法结束,如果不执行脱扣动作,则回到数据采样步骤继续进行数据采样,重复上述的过程。该电弧故障检测方法能使用各种复杂的负载环境的工作环境,能识别复杂负载环境下的正常工作电流和真实电弧故障信号,减少错判或者漏判的可能性。

    断路器及其排气结构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44242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510733926.6

    申请日:2015-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73/18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断路器的排气结构,包括一排气口,该排气口对准灭弧室的尾部,该排气口的排气空间与断路器的接线装置重叠,接线装置未接线时占据排气空间,接线装置接线时空出排气空间。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具有上述排气结构的断路器。本发明的断路器的排气结构利用了接线装置的空余空间,增加了排气口的数量,增大了排气空间,使得排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该排气结构还并且设置了分割凸起来分割电弧,该分割凸起同时起到支撑灭弧室的作用,避免灭弧室收到冲击产生移位而导致的灭弧能力降低。

    小型断路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7111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1910845694.1

    申请日:2019-09-02

    Abstract: 一种小型断路器,其壳体内设有操作机构和静触头,操作结构包括触头支持,所述触头支持设有与静触头配合的动触头,所述壳体内设有用于屏蔽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电弧的屏蔽件;所述屏蔽件设有转动端、限位端和屏蔽端;所述转动端与壳体转动连接,限位端设有用于控制屏蔽件与动触头相对位置的滑槽,动触头通过凸出的接触部伸入滑槽内带动屏蔽件绕转动端作相对于动触头的转动;分闸时,屏蔽端转入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合闸时,屏蔽端转出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在分、合闸过程中,屏蔽件在滑槽的作用下由动触头带动并绕转动端进行相对于动触头的转动,结构简单且紧凑,所占用的转动空间较小。

    漏电保护断路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9389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1711317851.9

    申请日:2017-12-12

    Abstract: 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包括壳体,在壳体中设有触头机构、与触头机构连接的操作机构、与操作机构连接的漏电脱扣机构,以及灭弧室和连接在灭弧室与触头机构之间的引弧通道,操作机构能够带动触头机构的动触头摆动与静触头接触,漏电脱扣机构与操作机构连接,漏电脱扣机构在线路漏电时能够触发操作机构解锁,漏电脱扣机构包括线路板组件以及与线路板组件相连的互感器和漏电脱扣器,线路板组件沿壳体厚度方向设置在引弧通道的一侧,通过将漏电脱扣机构的线路板组件沿壳体厚度方向设置在引弧通道的一侧,在不影响降低产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缩减了漏电保护断路器体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