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7179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0630758.7
申请日:2017-07-28
申请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菇管理法,公开了一种香菇水上出菇管理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菌棒挑选和处理管理、补水装置准备、出菇补水管理、出菇管理控制以及休养与刺激出菇。本发明中将菌棒置于槽沟型补水装置内,补水装置内保持一定量流动存水,通过与菌棒下面部分接触,持续为菌棒提供水分,其无需将菌棒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是在菌棒需要时持续给出菇香菇菌棒补水,且通过合理的出菇补水管理控制来有效降低菌棒温度,避免出现散棒现象,提高后期香菇的出菇率,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菌棒下部出菇,便于管理、方便采收、节省人工。
-
公开(公告)号:CN10737179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30758.7
申请日:2017-07-28
申请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A01G1/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菇管理法,公开了一种香菇水上出菇管理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菌棒挑选和处理管理、补水装置准备、出菇补水管理、出菇管理控制以及休养与刺激出菇。本发明中将菌棒置于槽沟型补水装置内,补水装置内保持一定量流动存水,通过与菌棒下面部分接触,持续为菌棒提供水分,其无需将菌棒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是在菌棒需要时持续给出菇香菇菌棒补水,且通过合理的出菇补水管理控制来有效降低菌棒温度,避免出现散棒现象,提高后期香菇的出菇率,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菌棒下部出菇,便于管理、方便采收、节省人工。
-
公开(公告)号:CN11097281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414734.3
申请日:2019-12-31
申请人: 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A01G18/69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便于菌棒催蕾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机架,及活动连接在机架中央用于输送菌棒的输送带,及活动连接在机架上方用于菌棒注水的注水机构,所述机架下方分别连接有用于带动注水机构升降的下压机构与用于带动输送带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与注水机构相连通的送水机构,所述输送带的中央设置有与机架相连的垫板,所述垫板的下方连接有振动盘,且输送带的下方连接有接盘,所述接盘与水箱相连通;该装置能够自动、批量的将菌棒进行注水处理,有效提高菌棒的注水效率与注水便利性,避免了因菌棒培养液不均匀而出现的培养液不足、烂棒等不出菇或爆菇问题,提高了菌棒所能生产菌菇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4925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106515.4
申请日:2018-09-21
申请人: 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香菇快速发菌方法,1)菌棒打孔:将制作好的菌棒放置到自动打孔设备上打孔,打孔方式采取5孔齐打的方式,打孔数量5个孔,孔深5~6cm,不打穿;2)接种:将生产种掰成锥形,塞入孔内,接种口保证紧实、饱满,不能挤压,用套袋封好接种孔,防止杂菌侵入;3)堆放:将接种完成后菌棒横放叠堆培养架上,接种口朝上,堆高可进行调整;4)包覆膜:在接好种的菌棒放满培养架后,接着用塑料薄膜将培养架包密实;5)发菌:在培养架上的菌棒发菌期间,堆温不超过25℃,待发菌孔菌丝生长至直径4~6cm,揭开塑料薄膜进行翻堆,防止高温烧菌;本发明方法采用一人打孔,二人接种,二人堆叠的方式进行,适合工厂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84924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030582.2
申请日:2018-09-05
申请人: 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A01G18/20
CPC分类号: A01G18/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香菇高产配方,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无腐烂不含挥发树脂的硬质木材;步骤2):将木材加工成杂木屑,使其杂木屑长度规格为8mm~10mm;步骤3):将杂木屑加入自来水预湿一天;步骤4)在预湿的杂木屑中加入豆粕和辅料搅拌混合制成栽培料,搅拌均匀,使得水含量为60%~70%;步骤5):装袋、灭菌、接种,即得香菇培养菌棒。本发明通过配料的改进和完善,不仅确保菌棒出菇产量,同时是鲜香菇种质量达到有机产品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3053327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94870.7
申请日:2012-12-31
申请人: 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A01G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孔袋栽培黑木耳的方法,在聚乙烯塑料袋上打孔,孔径0.2?-0.25?cm,孔距3-4/cm,得到小孔袋,在小孔袋中装培养料,外套双层无孔袋,高温灭菌,然后在料袋与套袋之间接种,培养发菌,最后脱去外层双层无孔袋,仅保留小孔袋,免刺孔直接排放在耳架上出耳,出耳管理后采收得到黑木耳。本发明使用的小孔袋增加了菌袋的透气性,有利于提高发菌速度,缩短发菌周期6-8天。本发明使用免刺孔催蕾,直接脱去套袋排放在耳架上出耳的方法,避免了因菌棒刺孔产热易导致的烂棒问题,比常规栽培降低烂棒率3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053327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94870.7
申请日:2012-12-31
申请人: 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A01G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孔袋栽培黑木耳的方法,在聚乙烯塑料袋上打孔,孔径0.2-0.25cm,孔距3-4/cm,得到小孔袋,在小孔袋中装培养料,外套双层无孔袋,高温灭菌,然后在料袋与套袋之间接种,培养发菌,最后脱去外层双层无孔袋,仅保留小孔袋,免刺孔直接排放在耳架上出耳,出耳管理后采收得到黑木耳。本发明使用的小孔袋增加了菌袋的透气性,有利于提高发菌速度,缩短发菌周期6-8天。本发明使用免刺孔催蕾,直接脱去套袋排放在耳架上出耳的方法,避免了因菌棒刺孔产热易导致的烂棒问题,比常规栽培降低烂棒率3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218042896U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20772144.9
申请日:2022-03-31
申请人: 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武义县农业农村局
IPC分类号: A01G18/6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变动式发菌养菌出菇多用架,包括能放置菌棒的架体,架体包括主架,以及若干组可拆卸置于主架上的副架;主架包括两组左右分布的立架组件,以及设于两组立架组件间且上下分布的若干组横架组件,横架组件间隔出上下大间距的堆叠放置层;至少一组的副架设于堆叠放置层间,将上下大间距的堆叠放置层分隔成上下小间距的单排放置层;发菌时菌棒堆叠放置于堆叠放置层上;养菌或出菇时菌棒单层排放在单排放置层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发菌、养菌或出菇时,通过对副架的拆卸或安装,能实现架体的切换使用,兼容性好,实现架体的多功能性;副架放置安装,组装精度要求低,组装便捷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1482258U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22472655.X
申请日:2019-12-31
申请人: 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A01G18/69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于菌棒催蕾装置,包括机架,及活动连接在机架中央用于输送菌棒的输送带,及活动连接在机架上方用于菌棒注水的注水机构,所述机架下方分别连接有用于带动注水机构升降的下压机构与用于带动输送带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与注水机构相连通的送水机构,所述输送带的中央设置有与机架相连的垫板,所述垫板的下方连接有振动盘,且输送带的下方连接有接盘,所述接盘与水箱相连通;该装置能够自动、批量的将菌棒进行注水处理,有效提高菌棒的注水效率与注水便利性,避免了因菌棒培养液不均匀而出现的培养液不足、烂棒等不出菇或爆菇问题,提高了菌棒所能生产菌菇的一致性与稳定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232659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099823.6
申请日:2020-10-15
申请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IPC分类号: G01N21/359 , G01N21/356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近红外技术快速监测蘑菇培养基质的腐熟程度的方法,其整体上可概括如下步骤:S1.检测样品的采集和理化数据的分析统计,S2.建立近红外模型,S3.调试模型数据,使得获得数据准确度达到至少90%,S4.现场快速监测;S5.依据结果得出结论,调整试验方案。本发明利用近红外光谱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可以快速获得与堆肥腐熟度相关的重要的参数;采用烘干后直接进样,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性能可靠;检验量可以只需1毫克,无相关耗材和维修成本,降低了运行成本,实现了在生产过程中的在线分析及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