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0555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04959.8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控制器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电力系统领域,本申请通过获取当前工况下的变流控制器的响应偏差输出参数、主控制器输出的控制输出参数及当前的实际运行输出参数;根据响应偏差输出参数、控制输出参数得到实际控制输出参数;判断实际控制输出参数与实际运行输出参数的差值是否超过预设偏差阈值;若是,启动保护措施。本申请结合了电压源变流控制器输出的响应偏差输出参数,以确定实际控制输出参数,相比于仅通过主控制器输出的控制输出参数与实际运行输出参数判断是否超过预设偏差阈值,判断结果更准确,避免了因判断转矩不匹配而造成的频繁启停机的情况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9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03619.5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风电机组参数配置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若干风电机组的预设储能配置范围信息,并基于预设储能配置范围信息随机初始化秃鹰的位置,得到若干秃鹰搜索种群;位置表征储能配置参数;根据预设调峰功率范围结合预设调频死区、预设调压死区计算若干秃鹰搜索种群的当前适应度;基于预设秃鹰搜索算法对若干个当前适应度进行迭代计算,并在迭代次数达到预设迭代次数时,将得到的最小适应度对应秃鹰搜索种群的位置转换成目标储能容量配置参数,然后对风电机组进行配置。这样一来,本申请基于不同调峰、调压、调频需求利用秃鹰搜索算法确定最终储能容量配置参数,能减少储能增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365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35934.7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的振荡保护方法及装置,应用于风电领域,包括:获取当前周期的发电机的电压信号;将电压信号按照频率分类;根据电压信号的频率及频率对应的辨识规则确定当前周期是否出现振荡;根据振荡的类型确定当前周期是否输出脱扣指令至辅助回路并网开关以控制辅助回路及发电机断电和/或输出切机指令至机组网侧并网开关以控制发电机断电,类型包括引起发电机发生故障的振荡及引起风电机组中除发电机外的其他设备发生故障的振荡。由于不同频率引起的振荡类型不同,影响的设备也不同,所以将当前周期的风电机组的电压信号按照频率划分,按照频率对应的辨识规则确定当前周期是否输出切机指令或脱扣指令,以进行不同的振荡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967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12148.6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短路比辨识的风电机组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风电机组控制领域,通过双SOGI方案获取扰动响应信号的提取,基于此计算出电网的短路比,利用多次得到的短路比确定电网的变化趋势,根据变化趋势确定自适应控制系数,根据自适应控制系数调整电流源型控制方案与电压源型控制方案各自在风电机组整体控制中的占比,两种控制方案共同构成机组整体控制。通过双SOGI方案可以简单地得到扰动响应信号,降低了操作难度和成本;通过调整自适应控制系数能够实现两种控制模式的平滑过渡,避免直接切换给系统带来的扰动冲击而降低系统稳定性,还可以将这两种控制方案的优点结合起来,保证各种电网强度下实现更优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5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90613.6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风储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判断当前是否满足预设遗传算法寻优条件;如果当前满足预设遗传算法寻优条件,则从预设变桨速率范围和预设储能充放电倍率范围中筛选出若干变桨速率值和若干储能充放电倍率值,以得到初始数据种群;基于遗传算法对初始数据种群进行运算,以得到目标数据种群;判断目标数据种群是否满足预设迭代终止条件;如果目标数据种群满足预设迭代终止条件,则从目标数据种群中确定出目标变桨速率和目标储能充放电倍率。这样一来,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利用储能快速充/放电的特性,可以提高机组功率输出的稳定性和储能的利用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