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斜拉索体系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35255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711429894.6

    申请日:2017-12-26

    IPC分类号: E01D19/16 E01D1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斜拉索体系,解决了现有的锚索采用钢绞线作为索体,重量比较大,安装搬运不方便,张拉后需抵消自身重力,张拉效果下降的缺陷,包括由碳纤维棒合成的索体及固定在索体端部的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包括带锚孔的锚杯、每一根碳纤维棒上至少固定2个挤压套、设置于锚孔内且与其中一个挤压套相接触的支撑板,锚孔内填充有握裹住碳纤维棒、挤压套及支撑板的环氧冷铸料。碳纤维棒重量轻,且具有强度高,寿命长、耐腐蚀、低密度等优点,减轻锚索的重量,方便搬运及安装,至少2个挤压套固定于一根碳纤维棒的端部,并在锚孔内填充环氧冷铸料,连接更加可靠,同时不会对碳纤维棒造成损伤,不会影响碳纤维棒的性能。

    碳纤维智能索体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8859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711429891.2

    申请日:2017-12-26

    IPC分类号: G01L1/24 G01L5/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智能索体,解决了现有的锚索采用钢绞线作为索体,重量比较大,安装搬运不方便,张拉后需抵消自身重力,张拉效果下降的缺陷,包括螺旋扭合的多股碳纤维棒,外部包覆有环氧树脂层,至少有一股碳纤维棒的中心植入有光纤监测传感器。采用碳纤维棒螺旋扭合成索体,减轻索体的重量,方便搬运及安装;碳纤维棒中心植入光纤监测传感器,通过光纤监测传感器可实时监控碳纤维棒的工作状态,进而反应整根索体的工作状况。

    一种高强预应力筋锚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6703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61584.7

    申请日:2020-08-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预应力筋锚固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置于桥梁混凝土结构内的波纹管、连接套、垫板、穿于波纹管内的高强预应力筋、拧在高强预应力筋上的螺母,处于波纹管外部的螺旋筋,高强预应力筋张拉后波纹管内灌注水泥浆;波纹管的外表为螺旋波纹结构,连接套具有螺纹内壁,连接套密封螺旋于波纹管端部,连接套与垫板固定连接并在接触部位形成密封结构。连接套与波纹管之间的连接采用旋拧的方式,随着连接套与波纹管之间的拧紧,连接套与波纹管之间形成密封结构,连接后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垫板与连接套之间相固定密封连接,从而避免桥梁浇筑混凝土时渗漏到波纹管内,避免堵塞波纹管,确保高强预应力筋穿孔顺利。

    螺纹钢用张拉千斤顶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17509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510625761.0

    申请日:2015-09-28

    IPC分类号: B66F3/30 B66F3/25 B28B23/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纹钢用张拉千斤顶,解决了现有的螺纹钢张拉是工人直接用手扳动螺母来完成旋紧,旋紧工作麻烦,危险性较高的缺陷,千斤顶前端连接有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包括支撑套及设置于支撑套内部的螺母旋紧部件,螺母旋紧部件包括与螺母配合的螺母套及驱动螺母套转动的棘轮机构,棘轮机构连接驱动手柄,驱动手柄伸出到支撑部件外。支撑部件用于将千斤顶与锚板相分离并留出足够螺母旋紧部件安装的位置,螺母旋紧部件的螺母套用来与螺纹钢上的螺母相配合,棘轮机构可以驱动螺母套转动,螺母套转动来旋紧螺母,棘轮机构连接驱动手柄,驱动手柄伸出到支撑部件外,工人可以在外部操纵,不用将手伸入直接扳动螺母,确保操作安全。

    钢绞线智能索
    5.
    发明公开
    钢绞线智能索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807232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431373.4

    申请日:2017-12-26

    IPC分类号: G01B11/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绞线智能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索的索体无法做到实时监测的缺陷,包括索体及穿设于索体内的智能传感器,索体内包括多跟平行由捆扎带捆扎的钢绞线,智能传感器处于相邻钢绞线之间的缝隙处,智能传感器由捆扎带随同钢绞线一起捆扎。索体内置入智能传感器,实现斜拉索实时监测,索体内的钢绞线相互平行,并通过捆扎带将智能传感器一起捆扎,避免钢绞线挤压智能传感器。

    碳纤维悬索体系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35254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1711430503.2

    申请日:2017-12-26

    IPC分类号: E01D19/14 E01D19/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悬索体系,解决了现有的锚索采用钢绞线作为索体,重量比较大,安装搬运不方便的缺陷,包括由缠绕带螺旋形缠绕成一整体的多根平行的索体,缠绕成整体的外部包覆有护套;索体由碳纤维棒扭合而成,索体的端部固定有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包括带锚孔的锚杯、每一根碳纤维棒上至少固定2个挤压套、设置于锚孔内且与其中一个挤压套相接触的支撑板,锚孔内填充有握裹住碳纤维棒、挤压套及支撑板的环氧冷铸料。碳纤维棒重量轻,且具有强度高,寿命长、耐腐蚀、低密度等优点,减轻悬索的重量,方便搬运及安装,挤压套固定于一根碳纤维棒的端部,并在锚孔内填充环氧冷铸料,连接更加可靠。

    碳纤维智能索体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8859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29891.2

    申请日:2017-12-26

    IPC分类号: G01L1/24 G01L5/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智能索体,解决了现有的锚索采用钢绞线作为索体,重量比较大,安装搬运不方便,张拉后需抵消自身重力,张拉效果下降的缺陷,包括螺旋扭合的多股碳纤维棒,外部包覆有环氧树脂层,至少有一股碳纤维棒的中心植入有光纤监测传感器。采用碳纤维棒螺旋扭合成索体,减轻索体的重量,方便搬运及安装;碳纤维棒中心植入光纤监测传感器,通过光纤监测传感器可实时监控碳纤维棒的工作状态,进而反应整根索体的工作状况。

    碳纤维悬索体系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35254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430503.2

    申请日:2017-12-26

    IPC分类号: E01D19/14 E01D19/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悬索体系,解决了现有的锚索采用钢绞线作为索体,重量比较大,安装搬运不方便的缺陷,包括由缠绕带螺旋形缠绕成一整体的多根平行的索体,缠绕成整体的外部包覆有护套;索体由碳纤维棒扭合而成,索体的端部固定有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包括带锚孔的锚杯、每一根碳纤维棒上至少固定2个挤压套、设置于锚孔内且与其中一个挤压套相接触的支撑板,锚孔内填充有握裹住碳纤维棒、挤压套及支撑板的环氧冷铸料。碳纤维棒重量轻,且具有强度高,寿命长、耐腐蚀、低密度等优点,减轻悬索的重量,方便搬运及安装,挤压套固定于一根碳纤维棒的端部,并在锚孔内填充环氧冷铸料,连接更加可靠。

    碳纤维抗剪索体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7493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430513.6

    申请日:2017-12-26

    IPC分类号: E01D19/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抗剪索体,解决了现有的锚索采用钢绞线作为索体,重量比较大,安装搬运不方便,张拉后需抵消自身重力,张拉效果下降的缺陷,包括多股螺旋扭合而成的碳纤维棒,外部包覆有环氧树脂层,索体内复合有高强抗剪钢丝。采用碳纤维棒螺旋扭合成索体,减轻索体的重量,方便搬运及安装;索体内复合高强抗剪钢丝,通过高强抗剪钢丝来增强索体的抗剪性能,从而使得碳纤维适应索体复杂的工作环境。

    锚板孔二次加工的自动化坐标定位系统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8433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710811528.0

    申请日:2017-09-11

    IPC分类号: B23Q17/00 B23Q17/20 B23Q17/22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锚板孔二次加工的自动化坐标定位系统及其装置,由控制系统、视觉系统、高度传感器、硬件装置和数控系统组成,所述的控制系统与视觉系统和高度传感器通过串口连接,所述的控制系统与数控系统通过网线连接;其中,所述的控制系统主体为工控机;所述的视觉系统包括CCD相机、图像处理系统、视觉系统显示屏、开关电源、碗型光源和光源控制器,所述控制系统与图像处理系统通过串口连接,本发明,通过利用控制系统、图像处理系统、高度传感器、数控系统及硬件装置配合工作,大幅度降低了人工劳动力,提高了人工的安全保障,实现了加工自动化,且避免了人工加工产生锚板孔的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及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