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861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80086635.6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浦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 浦项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该正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包含:锂金属氧化物颗粒;以及涂层,其位于锂金属氧化物颗粒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涂层包含第5族元素和第6族元素中任何一种以上元素、B、LiOH、Li2CO3和Li2SO4。
-
公开(公告)号:CN11484664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080088648.2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浦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 浦铁未来材料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 , C01G53/00 , C01B35/00 , C01D15/02 , C01D15/06 , C01D15/08
Abstract: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它的锂二次电池。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包含:锂金属氧化物颗粒;以及涂层,其位于所述锂金属氧化物颗粒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涂层包含B、LiOH、Li2CO3和Li2SO4。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20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980101043.X
申请日:2019-10-02
Applicant: 浦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 浦铁未来材料有限公司
IPC: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62 , H01M4/3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及包含该正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通过同时掺杂对提高导电率具有优异效果的钨(W)元素和位于表面抑制残留锂与电解液的副反应的硼(B)元素,以改善高容量正极材料的电池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3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1980079154.5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浦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 浦铁未来材料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 C01G5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添加剂、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添加剂以下述化学式1表示,[化学式1]Li6xCo1‑yMyO4在所述化学式1中,0.9≤x≤1.1、0<y≤0.1,My=BaWb,0≤a≤0.1、0≤b≤0.1,a与b不同时为0。另外,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添加剂包括以下述化学式2表示的核以及包含硼(B)及钨(W)中1种以上的涂层。[化学式2]Li6xCoO4在所述化学式2中,0.9≤x≤1.1。
-
公开(公告)号:CN1148466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80088648.2
申请日:2020-12-18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 , C01G53/00 , C01B35/00 , C01D15/02 , C01D15/06 , C01D15/08
Abstract: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包含它的锂二次电池。根据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其包含:锂金属氧化物颗粒;以及涂层,其位于所述锂金属氧化物颗粒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涂层包含B、LiOH、Li2CO3和Li2SO4。
-
公开(公告)号:CN10528398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80033935.8
申请日:2014-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01J8/085 , B01J8/087 , B01J8/10 , B01J19/18 , B01J19/1806 , B01J19/28 , B01J2208/00212 , B01J2208/00584 , B01J2219/00094 , B01J2219/00189 , B01J2219/00889 , B01J2219/00894 , B01J2219/00905 , B01J2219/1943 , B05C3/08 , C01G3/006 , C01P2004/84 , H01M4/38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02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粒子的制造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核-壳粒子制造方法。所述核-壳粒子的制造装置包括:反应器,其包括汽缸、旋转体、驱动部、第一原料注入口与第二原料注入口、排出口、至少一个壳物质注入口、热交换物质移动路径、热交换物质注入口以及热交换物质排出口;第一存储部,其连接设置在所述反应器的第一原料注入口上;第二存储部,其连接设置在所述反应器的第二原料注入口上;固液分离部,其连接设置在所述反应器的排出口,从而将从排出口排出的生成物分离成固体粒子和液体;以及干燥部,其连接设置在所述固液分离部,以干燥从所述固液分离部分离出来的固体粒子,其中,所述汽缸向非旋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为中空结构;所述旋转体与所述汽缸的内壁面相隔一定距离地设置在内侧且向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驱动部连接设置在所述旋转体的一侧末端用于使旋转体旋转;所述第一原料注入口与第二原料注入口以所述汽缸的长度方向为准分别安装在一侧末端的外周面上并与所述汽缸的内部连通;所述排出口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原料注入口与第二原料注入口相对的汽缸的另一侧末端并与汽缸内部连通;所述至少一个壳物质注入口安装在所述汽缸的外周面上且向汽缸内部供给壳物质;所述热交换物质移动路径安装在所述汽缸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之间以提供热交换物质移动的路径;所述热交换物质注入口与所述热交换物质移动路径连接设置用于注入热交换物质;所述热交换物质排出口与所述热交换物质移动路径连接设置用于排出热交换物质。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液相溶剂存在的状态下向核注入气体、液体及/或固体物质以在核上形成壳的核-壳粒子的制造装置,优选为使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阳极活性物质的核-壳粒子的制造装置。尤其,本发明无需进行额外的涂覆工艺,在一反应器中把阳极活性物质的前驱体制造为核形态之后对其进行涂覆,以此来制造核-壳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1149251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880081840.1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IPC: H01M4/525 , H01M4/505 , C01G53/00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所述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含有镍、钴和锰的锂复合金属氧化物,当进行取向差(△g)不大于30度下的EBSD分析时,以ND轴为准相对于[001]方向的取向性为29%以上或者以RD轴为准相对于[120]+[210]方向的取向性为82%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46720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980101043.X
申请日:2019-10-02
IPC: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62 , H01M4/3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及包含该正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通过同时掺杂对提高导电率具有优异效果的钨(W)元素和位于表面抑制残留锂与电解液的副反应的硼(B)元素,以改善高容量正极材料的电池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3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79154.5
申请日:2019-11-12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 C01G5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添加剂、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添加剂以下述化学式1表示,[化学式1]Li6xCo1‑yMyO4在所述化学式1中,0.9≤x≤1.1、0<y≤0.1,My=BaWb,0≤a≤0.1、0≤b≤0.1,a与b不同时为0。另外,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添加剂包括以下述化学式2表示的核以及包含硼(B)及钨(W)中1种以上的涂层。[化学式2]Li6xCoO4在所述化学式2中,0.9≤x≤1.1。
-
公开(公告)号:CN11149251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880081840.1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浦项产业科学研究院
IPC: H01M4/525 , H01M4/505 , C01G53/00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所述锂二次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含有镍、钴和锰的锂复合金属氧化物,当进行取向差(△g)不大于30度下的EBSD分析时,以ND轴为准相对于[001]方向的取向性为29%以上或者以RD轴为准相对于[120]+[210]方向的取向性为82%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