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14577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660310.6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1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测雷击数据的输电线路击杆率获取方法,该方法以实测输电线路本体雷击数据,包含雷击避雷线次数、雷击杆塔次数及雷击导线次数,分析线路杆塔相对整个档距的引雷性能,综合计算线路杆塔击杆率。主要步骤如下:首先根据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划分杆塔区间,然后在输电线路各相导线上分布安装行波监测装置,监测各相导线上的高频电流数据,建立波形辨识判据,获取某一区间一段时间内线路雷击数据,包括线路雷击避雷线次数n1、雷击杆塔数据n2及雷击导线次数n3,获得该区间内线路等效击杆率。本发明以实际数据为基础,与现有规程推荐值及单纯根据电气几何模型相比,本发明计算输电线路杆塔击杆率更加可靠和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4614577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10660310.6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1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测雷击数据的输电线路击杆率获取方法,该方法以实测输电线路本体雷击数据,包含雷击避雷线次数、雷击杆塔次数及雷击导线次数,分析线路杆塔相对整个档距的引雷性能,综合计算线路杆塔击杆率。主要步骤如下:首先根据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划分杆塔区间,然后在输电线路各相导线上分布安装行波监测装置,监测各相导线上的高频电流数据,建立波形辨识判据,获取某一区间一段时间内线路雷击数据,包括线路雷击避雷线次数n1、雷击杆塔数据n2及雷击导线次数n3,获得该区间内线路等效击杆率。本发明以实际数据为基础,与现有规程推荐值及单纯根据电气几何模型相比,本发明计算输电线路杆塔击杆率更加可靠和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4422854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403036.X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 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2
Abstract: 一种T接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区间定位方法,属于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分布式行波故障定位装置检测的工频电流来判别故障区间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原来的包含工频电流测量单元的分布式行波定位装置上加装一个工频电流测量单元,两个工频电流测量单元各安装在T接点的两条分支线路上,根据故障时刻前后一个周期内的电流峰值及相位的变化特征,对故障点的位置进行区间定位。采用本方法可解决传统行波定位伪故障点的问题,同时由可靠准确的工频故障电流的测量有效提高了故障定位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55568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310174703.1
申请日:2013-05-13
Applicant: 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 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击输电线路避雷线精确定位方法,按照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电技术领域。其目的主要解决现有的雷电定位系统广域测量定位精度低,而基于输电线路参数和特性的精确定位方法经济性差的问题。其特征是利用监测终端采集雷击避雷线振荡电流行波,利用小波变化处理波形,提取雷击避雷线的振荡电流有效GPS行波电流时间,最终基于高频电流行波折反射分析实现雷击避雷线位置的精确定位。该方法可实现将雷电广域监测的线路走廊缩小到输电线路本体避雷线,提高了定位的精度,此外,监测终端每隔15-20km安装一个,相对于每级杆塔装设监测装置的方法大大降低了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777106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409178.2
申请日:2012-10-22
Applicant: 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 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风偏故障智能辨识方法,利用分形理论进行故障时刻行波电流波形相似度比较,实现输电线路风偏故障智能辨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输电线路电流在线监测数据;提取故障时刻行波电流数据;计算每个故障时刻行波电流数据的分形维数;分析分形维数并输出辨识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物理概念清晰,判断思路明确,可有效辨识行波电流信号是否为雷击输电线路避雷线及杆塔的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257110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15946.0
申请日:2011-12-12
Applicant: 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 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3M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数据压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数据序列相邻数据间的差分序列,保存差值补码的16进制形式;根据差分序列的特性分成8类符号串,得到它们的概率值即冗余数据量;对数据使用前缀码的方式按类进行变长编码把符号串的特征信息表现在编码的最前面,尽可能避免保存冗余信息;获得压缩比的计算公式。本发明提供的对连续曲线的数据利用差分和前缀码方式进行变长压缩的方法可实现对用16进制表示的大型数据文本的无损压缩,提高压缩效率,节省大量的存储资源,而且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42285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403003.5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 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工频故障电流辨识方法,所述方法共包括四个步骤:获取工频故障电流信号,选取工频故障电流的特征区间,计算各个特征区间电流幅值,比较特征区间幅值并输出结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输电线路工频故障电流辨识方法所采用的算法简单,可应用与在线监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3445632U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20257459.0
申请日:2013-05-13
Applicant: 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 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一种输电线路新型电源储能装置,该装置安装于输电线路导线上,由高性能锂电池、DC-DC变换器、超级储能电容、切换控制电路组成;高性能锂电池、DC-DC变换器、超级储能电容作为三种不同的供能方式由切换控制电路控制为监测终端供电,其中故障时刻储能元件为高性能锂电池和超级电容。该装置主要用于行波故障定位系统监测终端在故障时刻完成行波采集、数字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等功能的电能供给。按本方法研制的电源储能装置具有寿命长、稳定性好、体积小等优良特点,且已成功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能够很好地满足在故障时刻线路停电的情况下,监测终端可稳定运行一段时间用于记录故障信息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03444064U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20553881.0
申请日:2013-08-30
Applicant: 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 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T接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电流采集与传输装置,由数据处理与通讯主设备、外接传感器、传感器接线构成。所述的数据处理与通讯主设备安装在通常负荷电流较大的高压输电线路主线上,外接传感器安装在待监测的支线上,主设备与外界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接线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使故障电流采集与传输装置即使在T接高压输电线路支线电流很小的情况下,仍可通过感应取电方式可靠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06074739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065432.1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 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试验变压器。该试验变压器包括:回字形铁芯、一次侧绕组线饼、二次侧绕组线饼、多个外部接头,其中,一次侧绕组线饼穿设在回字形铁芯的一侧,二次侧绕组线饼穿设在回字形铁芯的对侧;一次侧绕组线饼中相邻的一次侧绕组线饼通过第一软线电连接,二次侧绕组线饼中相邻的二次侧绕组线饼通过第二软线电连接;一次侧绕组线饼和二次侧绕组线饼的引线中电位不同的引线与多个外部接头中不同的外部接头电连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短接相应的外部接头就能够在不拆卸变压器的情况下进行匝间短路试验,解决了用于模拟绕组变形的试验变压器的可重复性差的问题,提高了试验变压器的可重复性,简化了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
-
-
-
-
-
-
-
-
-